國内大數據産業城市排名?浙江新聞客戶端 |米亞 群青一座城市的商圈發展,見證着這座城市的變革,承載數代人的記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國内大數據産業城市排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浙江新聞客戶端 |米亞 群青
一座城市的商圈發展,見證着這座城市的變革,承載數代人的記憶。
杭州商圈的發展史,同樣見證着杭州城的每一次擴容,每一輪的人口更替。
從曾經的“三線三圈”,到當下的“四片十三圈”,伴随着商圈擴容而聚集的消費群體和數據,是城市格局的風起雲湧、新城經濟的鋒芒初露。
三大傳統商圈最具活力
總體來看,杭州傳統三圈和錢江片區的商圈活力指數處于全市前列。
通過綜合日均客流和主要商場坪效,計算得出杭州十三個商圈的活力指數。
數據顯示——
武林、湖濱、黃龍三大傳統商圈的活力度仍處第一梯隊;
錢江片區的錢江世紀城、錢江新城等商圈活力度緊随核心區之後,分列第四、第五位;
城北商圈因商場坪效較低、城西商圈因培育年限較短,公共交通布局滞後等原因,消費帶動力有限,活力指數排名較為靠後。
杭州商圈四大類型
從日均客流看,杭州主要商圈工作日總體客流量低于節假日,客流趨勢非常趨近。
工作日裡,主要商圈客流從早上7點陡然劇增,于8點達到日均客流高峰,之後緩慢減少,于13點出現明顯低谷;18點出現小高峰,之後緩慢散去。
這個趨勢很好理解:早晚高峰準時出現的多為上班族,而在白天緩慢增加和晚上緩慢散去的,更多的是消費人群。
然而,部分商圈節假日客流水平出現了較大差異,直接體現在主要綜合體的輻射範圍變化。
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時段的客流形态,可以将商圈分為4種類型:假日收縮型、效應放大型、夜間繁華型、平穩潛力型。
第一類
假日收縮型
代表商圈:武林商圈、黃龍商圈
主要特征:這類商圈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老城區,具有非常成熟的商業形态,商業集中、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但往往因為住商混合、工商混合等原因,節假日的客流量反而低于工作日。
以武林商圈為例,它既擁有杭州大廈、銀泰、杭百等大型綜合體,也有白馬大廈、華浙廣場、同方财富大廈等商務樓宇,加上是公共交通最為便捷的區域,節假日客流趨勢基本與工作日相近,總量反倒為工作日的4/5左右。
同時,我們又将覆蓋70%客流來源的範圍定義為商圈綜合體的輻射範圍,畫出商圈主要綜合體的輻射半徑。武林商圈的輻射範圍基本與客流數據相對應,工作日的輻射範圍約是節假日的1.4倍,主要綜合體的消費群體更依賴工作日通勤人群的流入。
第二類
效應放大型
代表商圈:湖濱商圈、城北商圈、錢江世紀城商圈
主要特征:這類商圈位于城市核心區,與周邊成熟商圈形成差異,功能複合,商貿綜合體、特色街區林立,消費金額偏高,節假日客流量遠超工作日。
以湖濱商圈為例,與周邊商圈相比,業态上更偏重年輕時尚,整體消費水平以中高端消費為主,尤其在購物、餐飲、休閑品牌上不乏國際知名品牌,加上毗鄰西湖、交通便捷等地理優勢,節假日客流規模居于全市商圈首位,節假日的客流量是工作日的3.2倍。
同樣,我們通過湖濱商圈的輻射範圍看出,節假日的輻射半徑是工作日的1.6倍,将周邊武林商圈、黃龍商圈的客流充分吸納,文娛商旅是湖濱商圈主要綜合體的周末消費客流。
第三類
夜間繁華型
代表商圈:錢江新城商圈、濱江商圈、慶春商圈
主要特征:這類商圈通常位于城市CBD,主要為CBD内中高收入的白領提供時尚零售和商業服務,一天之内的最高客流出現在晚間時段。
以錢江新城為例,節假日17-21點的客流規模居于全市商圈首位,客流量于18點到達頂峰,一方面與錢江新城獨特的城市陽台地理位置以及極具特色的燈光秀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夜間經濟業态繁華相關,不乏知名的黑珍珠餐廳、知名酒吧。
畫出錢江新城商圈的輻射範圍,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夜間輻射半徑是日間的1.5倍,達到了4.5KM的輻射半徑,約有10%的客流來自距離5KM以外的湖濱和武林商圈。
同時,我們也發現該商圈夜晚8點到次日2點的客流主要集中于萬象城,其中Nine Free、Forty等酒吧客流密度較大。
第四類
平穩潛力型
代表商圈:城西商圈、未來科技城商圈、九堡商圈
主要特征:這類商圈多位于城郊新城,消費群體較為穩定,以餐飲和文娛消費為主,綜合體品牌組合區别于傳統商場以珠寶腕表和服飾為主的業态分布。
以未來科技城商圈為例,節假日時均客流基本保持平穩,服務綜合體周邊的住戶為主,鮮少因節假利好帶來的客流波動。
與傳統商圈不同的是,郊區新城商圈内少有輻射面重疊的現象。或因綜合體分布較為分散,其輻射範圍覆蓋範圍相對較廣,未來科技城的輻射半徑已達到4.5Km,是武林商圈的1.5倍。
但數據也顯示,科技城商圈的日均客流水平和坪效僅為武林商圈的68%和15%。不過随着近郊商圈内高淨值人群的顯著增長,加之交通設施和商貿配套的完善,這類商圈或有較大客流增長潛力。
暢想杭州商圈未來發展
從1988年,杭州工聯成為第一個裝上自動扶梯的百貨大樓;
到2004年因LV的到來一舉帶動了奢侈品牌進駐杭州商圈的熱潮;
再到武林銀泰年度打折成為全城盛事,後來又出現吃喝玩樂一條街的湖濱in77、嘉裡中心等等。
數月之前日本茑屋書店落在了城西商圈,不久的将來還會有恒隆、SKP這些新興的消費地标,仿佛商圈的每一天每一刻都見證着杭州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
但也不可否認商圈之間厮殺最厲害的,無疑是輻射範圍内仍重疊的區域。
或許亞運之後,沿江的商業中心将通過營銷手段和軌道交通進一步增強它的影響力;
或許傳統商圈将繼續保有“地頭蛇”的優勢;
或許西邊的商業中心将在不久的将來拔地而起;
或許,這些商圈的戰況仍将持續膠着……
(本文作者來自允九數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