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3:53:50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1

新冠肺炎、流感等

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防控)

及室内通風換氣、

家庭和個人衛生越來越受到重視

手與外界接觸最為密切

傳播急性傳染性疾病的機會就多

專家提倡:

百姓要像醫務人員一樣

用七步洗手法清潔自己的手

以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2

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是醫務人員常用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潔自己的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病原體,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1.内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外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3.夾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4.弓

第四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5.大

第五步:洗拇指。一隻手握着另一隻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6.立

第六步: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7.腕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特别注意

要徹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裝飾品的部位。應先摘下手上的飾物再徹底清潔,因為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稍不注意就會使細菌“漏網”。洗手總共揉搓時間應大于15秒。

洗手的幾個誤區

1.不願洗手。總覺得自己“抵抗力強”,沒有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

2.單純“水洗”。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單純“水洗”,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體還停留在手上。

3.洗手時間過短。洗手揉搓不少于15秒,洗手時間短、沖洗遍數少,對去除病菌作用不大。

4.以擦代洗。用濕紙巾擦手代替洗手,效果不如流動水洗手。

5.用盆接水洗。用盆接水,洗手時盆裡的水已經髒了,甚至多人合用一盆水,會導緻交叉感染。

6.洗手過于頻繁。會對手部皮膚造成傷害,若手部有裂口,皂液會滲透到裂口,造成感染。

7.共用幹手毛巾。應該用一次性幹手紙或一人一條毛巾,用後及時清潔并幹燥。

我們何時要洗手?

1. 咳嗽打噴嚏後;

2.去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接觸公共設施、錢币後;

3.摘戴口罩前後;

4.護理患者後,如接觸患者皮膚或衣物、給患者喂食、喂藥、擦身、量體溫、協助患者刷牙、更換假牙、大小便等;

5.抱孩子之前,接觸動物後;

6.吃飯、吃藥前,大小便後。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3

▍内容來源:廈門日報

▍内容審核: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法律顧問:廣西維冠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防疫科普七步洗手法)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