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咖啡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裡的必需品,許多人也建立起了一種沒有咖啡就不行的生活方式。而你對你愛喝的産品了解又有多少呢?
咖啡的文化源遠流長,在這裡,想從咖啡文化角度與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咖啡産品名字”背後的有趣故事。
在你點單和喝下那杯咖啡時,或許想到這些名字的來源,也能為你手中的咖啡增添一點額外的趣味。
Mocha 摩卡咖啡
摩卡是什麼摩卡?
大家對于摩卡咖啡的印象可能就是具有甜甜巧克力味的花式咖啡,用濃縮加上牛奶再加上熱巧克力,喜歡甜度更高的人還會在此基礎之上加一層泡沫奶油,撒上點可可粉。
摩卡的名字實際上還是世界上出口咖啡最早的一個也門港口的名字,它位于阿拉伯半島南端。
曆史上,曾經占領也門的土耳其人就是在此摩卡港口将咖啡裝船航行到歐洲的威尼斯港,那時候的土耳其王室也正是飲用來自也門的摩卡咖啡,做貿易的荷蘭人也是在此港口向歐洲出口咖啡。而就咖啡品種而言,摩卡咖啡曾指代在也門種植,在摩卡港裝船的埃塞豆。
也門是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開始種植咖啡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曾經人們把咖啡當作經濟作物來種植,但現在也門的咖啡業早已經急劇萎縮了,而摩卡這個港口也早已經不能使用了。
Latte 拿鐵咖啡
這個美妙的東西來自意大利?
很多人以為咖啡加牛奶的喝法來源于意大利,但其實這項所謂的牛奶 濃縮的拿鐵喝法最初是由一個叫做克希斯基的人發明的。
他是1684年奧地利第一家咖啡館藍瓶子咖啡屋的創始人(非美國藍瓶子)。
他在歐洲做生意時,效仿土耳其人做咖啡的方式去維也納街上販賣,然而當地的人們卻接受不了如此苦味兒的“黑水”。
于是他想出了往裡面加奶加糖的主意,被當地的人們廣為接受。緊接着維也納周邊國家的咖啡館都開始紛紛效仿,後來聰明的意大利人也看準了這個好事,并給咖啡 牛奶這種搭配取了個名字叫作 “Latte”,就是現在我們衆所周知的拿鐵。
Americano 美式咖啡
是如何誕生的?
美式咖啡是在美國創造的嗎?No。這種濃縮 水的搭配是從何而來的呢?美式咖啡的誕生居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有關。
在二戰美軍行進到意大利國土期間,他們最開始喝到的意式濃縮是非常濃郁的,而美國大兵們認為這種濃郁和苦的程度對于他們來說太過了。
于是要求咖啡師往裡添加熱水進行稀釋(那時在美國本土很多人都喝滴漏咖啡),後來美式淡咖啡這個東西就此誕生并廣受歡迎了,畢竟美式還是盡力去保留了espresso特有的烘焙香氣。
Cappuccino 卡布奇諾
居然和教會道袍有關?
許多咖啡産品的名字都來源于意大利,卡布奇諾也是來源于一個意大利詞語,但這個詞語最初并不是指代咖啡相關,而是指代的修會修士。
有一個叫作Capuchin (聖芳濟教會) 裡的修士都穿着一種褐色的長長的道袍還帶着一個小尖帽,當他們來到意大利,當地人給他們的這種服飾取了一個叫作Cappuccino(原意大利文為cappuccio頭巾,而此意大利文源于一個拉丁文為cappa表帽子的意思)的名字。
後來人們發現濃縮兌上牛奶還有奶泡後,這種咖啡的顔色就和那些修士穿的道袍顔色很像,而最上面那一撮小奶泡和那些修士長袍的小尖帽一樣,于是便給這樣的咖啡起了一個叫做卡布奇諾的名字。
Piccolo 短笛咖啡
又是什麼?
短笛的英文是Piccolo,而piccolo這個詞除了短笛的意思以外還有“小”的含義。短笛咖啡是我很喜歡的一款産品,精緻小巧,通常杯量為90ml,幾口就可以喝掉,特别适合不想攝入太多牛奶但又想喝口奶咖的時候,我下班後常常去有家咖啡館裡點這款産品。
在國内的咖啡館裡它并不是很常見,但是在澳大利亞早已經非常流行。通俗來講,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杯縮小版本的拿鐵,用更小的杯量,更少的牛奶做成。
相比于其他咖啡産品擁有很源遠流長的文化故事,短笛咖啡的誕生居然是因為咖啡師們需要每天調試測試大量濃縮嘗口味而因此要倒掉大量咖啡導緻浪費的原因,所以他們想出了按等比例縮小杯量的方法進行,于是就這樣有了mini 版的latte。
想不到這些咖啡産品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段有趣的小故事吧?你最喜歡的咖啡産品又是哪一款呢?大家一起挖掘咖啡文化的更多趣味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