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詩會《遠人讀詩》(一)丨認識大地,才會認識詩歌
蝈蝈和蟋蟀
作者丨濟 慈
譯文丨馬永波
大地的詩歌永不消亡:
當炎炎烈日把百鳥曬暈,
藏進涼爽的樹間,
有一種聲音卻在新割草場旁的籬笆間飄蕩。
那是蝈蝈的嗓音,
它帶頭歌唱在奢華的夏日,
它的歡欣永無止期;
當它興頭已盡就去怡人的草葉下安歇。
大地的詩歌永不終止:
在孤獨的冬夜,
當嚴霜凍出一片寂靜,從爐邊
響起蟋蟀尖聲的吟唱,而爐火漸暖,
那睡意朦胧的人恍惚又聽見,
是蝈蝈歌唱在綠草茸茸的山間。
認識大地,才會認識詩歌
文丨遠 人
世界詩壇不乏早夭的天才詩人,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約翰·濟慈(1795—1821)是其中突出的一個。因為早夭,濟慈投身詩歌創作的時間隻有短短十年。這十年卻是他煙花絢爛的十年,也是他為自己赢得詩名不朽的十年。
在濟慈一系列已成經典的詩歌中,這首《蝈蝈和蟋蟀》特别令人難忘。該詩問世于1816年12月30日夜間,其時,年僅二十一歲的濟慈與友人亨特、克拉克在火爐邊取暖。談話間聽到爐邊有蟋蟀出聲,亨特詩性驟起,提議以《蝈蝈和蟋蟀》為題,他和濟慈各寫一首十四行,由克拉克計時,看誰先完稿,結果,才思敏捷的濟慈率先交出這首臻于完美的名篇。
這首詩的确給人渾然一體之感。身為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詩歌五巨子之一(另四位分别是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拜倫、雪萊),這首十四行既像濟慈其他名篇如《夜莺頌》《秋頌》一樣,不乏濃烈的浪漫色彩,同時又具有超越浪漫的非凡力量。這種力量來自人對世界的某種真理性認識。縱觀古今中外的頂尖詩歌,無不顯示出這一認識。
界定什麼是頂尖詩歌,曆來見仁見智,最起碼有兩類詩歌格外令人矚目,一類是以新奇的意象奪人眼球,一類則以揭示世界的某種本質震動心靈。以意象新奇取勝的,更多來源于詩人的敏感和天賦;以揭示世界本質取勝的,則取決于詩人對生活的認識是否到達詩歌本身所要求的高度。後一類詩歌的成品看似平常,實則對詩人的考驗更為巨大。以濟慈這首十四行為例,詩篇起句“大地的詩歌永不消亡”頗像哲理,說它像哲理,是因為哲理和詩歌有着無限接近而又決不會重疊的空間。
因此,在該詩起句裡,我們與其說濟慈表現出哲理,不如說他一步到位地提煉出大地的本來屬性。而且,在這行詩中,濟慈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也和盤托出——詩歌并非來自詩人的冥思苦想,而是來自大地。這種感受與認識并非濟慈第一個有此強烈意識,但他是第一個在詩歌中表現得如此堅決和果斷的詩人。在今天,我們并不陌生一代代詩歌大師的反複告誡,詩歌的最佳表達方式是使用陳述句。陳述即肯定。将某種感受肯定地說出,繼而讓每一位讀者接受這一肯定并非易事。詩人自身缺乏力量的話,根本做不到。濟慈這行奇峰突起的起句驚人,就在于他毫不拖泥帶水,而是直搗核心,揭示出人對大地或大自然的終極認識。
作為詩歌讀者,我們容易體會,說一個人内心充滿詩意,其實是說他面對事物之時,有一種叫“詩意”的感受投射到他的面對之上。對人來說,除了大地,幾乎沒有第二種更為真實的面對。因為人居于大地,生活居于大地,萬物居于大地。二十世紀的波蘭詩人米沃什也在他的一首詩中直言不諱地寫道,“一切來自大地,一切又歸于大地”(見米沃什《歌》,林洪亮譯)。兩位詩人異曲同工,想說的不過是人最終如何認識大地。
在濟慈眼裡,大地上的一切都充滿詩歌元素。大地不會消亡,所以大地上的詩歌不會消亡。這是濟慈極為堅定的内心認識,同時也反映出他的詩歌觀點——如果說詩歌充滿大地不容否定,那麼一隻微不足道的蝈蝈和蟋蟀,也是大地上的詩歌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詩歌的本質屬于歌唱,蝈蝈與蟋蟀的聲音也會是歌唱的一部分,所以在這首詩中,沒有哪個讀者會覺得蝈蝈與蟋蟀的聲音不值得人去重視。唯有重視大地上的每一種聲音,才稱得上是重視詩歌的每一種聲音。
聲音如何表現?這是濟慈在起句之後的呈現。我們看到的烈日、樹間、草場、籬笆等事物,蝈蝈在這些事物中亮出嗓音。它們并非詩人的想象,而是來自詩人的生活體驗。當濟慈将體驗轉換成動人心弦的詩句,我們不能說它是作者的浪漫情懷所緻,恰恰是詩人的白描展現出最自然、也最強大的力量所緻。濟慈敢于使用白描,就在于他知道,詩歌來自大地,詩歌就決不需要任何修飾,詩人要做的,無非是将大地上事物與事物間的聯系表現出來。當濟慈在該詩第三段以對應手法寫下“大地的詩歌永不終止”時,我們能夠感受,正是有“永不消亡”的前提,才會有“永不終止”的繼續。更需強調的是,一連兩個“永不”,看似是詩人在訴說信仰,實則是大地與生活給予了濟慈深切的感受,所以,這裡的信仰與其說是濟慈抱有的信仰,不如說是大地本身蘊含的自我信仰。
濟慈這首短詩能成名篇,不僅僅是它在短短十四行内,做到細節上的真實和豐富,還在場景及季節的轉換上,使詩的整體具有極開闊的視野,更重要的是,濟慈借助蝈蝈與蟋蟀兩個簡單意象,為讀者揭示了詩歌最本質的一面。放在今天來讀,我們依然能感受它蘊含的強大魅力。這魅力不是來自濟慈,而是來自詩歌本身。無所謂古典與現代,步入永恒的詩歌無不具有時讀時新的閱讀張力。
彼時的濟慈年紀雖輕,已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大師筆觸。詩歌本身的厚重感和語言的自如感在這首詩中水乳交融。我們稍加留意,還能清楚地看到,全詩未着一個“我”字。這種詩人的自我退場,不僅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即便在現代主義詩歌中也極為罕見。濟慈選擇退場,不是因為表達主題所限,而是他面對詩歌和大地之時,已覺察到人的渺小。詩歌會選擇人來表現,卻從來不會選擇人成為詩歌本身。成為詩歌本身的,隻可能是大地和大地上的萬物。通過這首詩,我們能有把握地說,濟慈幾乎領先現代近兩個世紀,意識到人類中心主義的狂妄。人隻是萬物的記錄者和禮贊者,所以,濟慈這首詩是一首率先垂範的大地之詩,也是一首萬物之詩。當人真切領悟到什麼是大地和萬物,也才會領悟到什麼是真正的詩歌。
2019年3月29日淩晨
詩人簡介
濟慈,1795年生于英國倫敦,著名詩人作家,浪漫派的主要成員。他去世時年僅25歲,可遺下的詩篇譽滿人間,代表作有《仿斯賓塞》《伊莎貝拉》《夜莺頌》《明亮的星》等。
作者簡介
遠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有詩歌、小說、評論、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大家》《花城》《随筆》《芙蓉》《天涯》《山花》《鐘山》《書屋》等海内外百餘家報刊及數十種年度最佳選本。出版有長篇小說《傷害》《秘道》《預感》,曆史小說《衛青》《霍去病》,散文集《真實與戲拟》《新疆紀行》《尋找光明記憶》,評論随筆集《河床上的大地》《曾與先生相遇》,藝術随筆集《怎樣讀一幅畫》(再版時更名為《怎樣讀一幅西方畫》)《有畫要說》《畫廊劄記》,人物研究《凡·高和燃燒的向日葵》,詩集《你交給我一個遠方》《我走過一條隐秘的小徑》《還原為石頭的月亮》等。多次獲獎,現居深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