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五年市值破萬億?來源:證券日報業績增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長城汽車五年市值破萬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證券日報
業績增長
産品人才策略齊發力
長城汽車再次交上了超過市場預期的成績單。
8月27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上半年财報。根據财報顯示,今年1-6月,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619.28億元,同比增長72.36%;淨利潤35.29億元,同比增長207.87%。其中,二季度營收308.11億元,同比增長31.04%,淨利潤18.89億元,同比增長5.17%,環比增長15.23%。
今年以來,長城汽車經營業績與财務狀況持續向好,其營收與淨利潤兩項業績指标同步增長,得益于公司産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使整車銷量及毛利增加所緻。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實現新車銷售61.44萬輛,同比增長53.68%,品牌溢價能力也穩步提升,平均單車售價達到10.08萬元,同比增長12.15%。
過去兩年裡,針對中國市場汽車消費市場需求日益多元化趨勢,長城汽車針對車型、品牌做出了差異化定位調整,以此來挖掘多元化需求,已形成了長城皮卡、WEY、歐拉多品類産品矩陣。在此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加快産品發布節奏,獨立了新品牌坦克。
通過品類創新戰略精準鎖定細分人群的碎片化購車需求,這一打法已初步見效。半年報顯示,五大品牌中,哈弗、長城皮卡、歐拉品牌銷量均實現大幅增長。新能源品牌歐拉總銷量不大,但其在上半年實現了同比428.69%的增長,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稱,歐拉品牌70%的用戶為女性。
對于公司業績産生深遠影響的,還和公司組織架構、内部管理策略的調整和戰略目标的叠代有關。
7月22日,長城汽車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授予人數合計8878人。其中:授予限制性股票共586人,授予股票期權共8784人。授予數量共計44028.5萬股,根據股東大會通過後7月22日A股收盤價51元每股計算,授予價值超224億元。
此外,在長城汽車6月28日舉辦的長城汽車科技節上,董事長魏建軍對外發布了2025戰略目标,公司預計在2025年實現年銷量達400萬輛,其中的80%将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要超6000億元。
随着産品銷量穩步提升、激勵機制調整加上公司戰略定位明晰,讓資本市場對長城汽車給予了認可。自長城汽車6月28日發布新的戰略目标的兩個月以來,其A股股價持續上漲,截至8月28日收盤,長城汽車股價為65.10元/股,較6月28日44.32元/股大漲46%。
從封閉到開放
吸納人才是關鍵
随着近年來汽車行業新能源技術以及智能化趨勢的影響,資本市場會優先關注汽車股,較為關注車企發布的新能源動力技術、智能車載系統及車聯網生态、自動駕駛技術等相關信息的披露。
從長城工業公司到長城汽車,從默默無聞的小廠到能夠代表中國汽車逐鹿全球的企業代表,30餘年的實戰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成功品嘗到人才戰略帶來的紅利。
盡管從2016年開始,長城汽車已連續五年實現年度銷量百萬,從公司的戰略發展角度來審視公司的發展策略——2017 年之前公司基于行業紅利,長城汽車還是以内生性增長為主;在公司處于高速奔跑階段,其幸運之處在于借助 H6 完成了變革和轉型所需的資源,這也讓這家對外部資源依賴較低。彼時,長城汽車在股票市場上進行再融資的需求相對較低。
而且由于公司總部并非在一線城市,且市場策略相對低調,在幾年前給人留下了相對保守和封閉的印象。
事實上,中國汽車市場剛剛步入高速增長階段,多數中國汽車品牌都面臨原始資本積累不夠、研發投入不夠等問題。受客觀公司發展條件所限,這是長城汽車曾經面臨的挑戰,上述情形也是中國品牌共同面臨的難題。
随着汽車行業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變革逐漸深入,在新的公司戰略目标和産品策略以及市場策略等目标的要求下,同競争對手争奪人才——特别是異業中科技公司以及同業裡面的造車新勢力,成為長城汽車這樣渴望轉型成功、謀劃未來布局的關鍵戰略之一。
而不少分析機構預計,在未來智能化汽車産品競争中,勝敗比取決于人才及團隊水平。此外,除人才之外,技術的使用場景與數據量積累,預計資金與銷量規模或将為長期決定性因素。
也就是說,抛開資金和環境這樣的客觀因素,人才和研發投入對于未來汽車公司能否轉型成功也影響更大了。在自身缺乏行業頂尖人才的情形下,從外部吸納人才就成為企業解決關鍵瓶頸的策略之一。
因此,伴随行業生态的變化、技術的演進以及公司自身發展,要求汽車企業變得更為開放和包容,長城汽車的戰略也依據環境變化進行了調整,開始持續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
根據公司的财報顯示,考慮資本化的研發投入,長城汽車 2018 年研發投入達到 39.6 億元,占比當年營收的 4%;2019 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 18.7 億元,占比營收的 4.5%,研發投入占比持續上升;2020年,該公司研發投入達51.5億元,約占總營收的5.0%,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1.22%。
在研發投入持續擴大的基礎上,研發範圍也随之擴大——涵蓋了發動機、變速箱、三電系統、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方面。除國内保定和上海的研發中心之外,長城汽車先後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和韓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組建了由全球數百位頂尖汽車工程師、設計師和 IT 專家的自主研發團隊,構建了全球化人才體系。
在長城汽車科技節上,公司還宣布,未來五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投入将達到1000億元。可見,長城汽車将長期持續加大對于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将對行業内人才産生更多需求。
發布激勵計劃
讓員工變為“夥伴”
在公司戰略目标發布後,長城汽車憑借組織變革推動向全球科技出行公司轉型過程中,産品策略、研發投入、企業内部管理架構的調整以及人才戰略變革管理措施中相輔相成的組成部分。
在過去幾年裡,随着研發投入越來越多,公司銷售業績穩步增長,如何讓創造業績的員工更有動力和企業歸屬感則是長城汽車需要解決的挑戰之一。
特别是經過汽車行業的野蠻生長階段後,細化人才激勵機制的搭建,這一标準已經成為考驗企業、修煉自身内功的指标之一。
千金易得、良将難求,為激發員工動力,讓企業的員工從“打工者”轉變為“企業合夥人”,長城汽車于 2020 年 1 月份,發布了首期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縱向對比,在疫情和行業面臨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長城汽車對核心管理層的激勵一直在加碼,并高新引入了諸多内外籍人才。
一年後的2021年7月份,公司發布了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授予限制性股票共586人,授予股票期權共8784人。這次股權激勵計劃規模遠超第一期,授予對象占員工總數的16.89%。授予數量共計44028.5萬股,根據股東大會通過後7月22日A股收盤價51元每股計算,授予價值超224億元。
根據已公布信息統計,長城汽車連續實施兩期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授予對象近1.2萬人,用以激勵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和核心業務人員,覆蓋員工比例超1/6,兩期股權激勵累計股票期權價值超300億元,這在A股曆史上都實屬罕見。
長城汽車對外發布消息稱,未來将采用滾動實施廣覆蓋的股權激勵模式,将覆蓋到100%的價值員工,“将長城汽車打造成更加開放、更加高效的發展平台,吸引更多跨領域、跨文化、跨國界的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共同發展。”
理順激勵機制
為企業轉型注入内生動力
事實上,資本市場對于這兩年科技公司先後發布股權激勵的反響褒貶不一。由于激勵計劃對應的管理層的解禁、行權行為可能會造成對投資者手中股價産生直接影響,因此,資本市場往往對于類似的計劃的态度都頗為審慎。
在去年公布的激勵計劃中,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的解禁、行權績效指标與汽車銷量和淨利潤直接挂鈎,權重分别為 65%和 35%。上述指标的設立,體現了公司對銷量規模和盈利能力的關注,更凸顯了長城汽車在去年遭遇疫情的行業大背景下繼續做大做強、穩健發展的決心。
激勵指标綁定銷量和利潤,一系列激勵措施,激活人才創新活力和動力的同時,更穩定人才庫“軍心”,吸引更多優秀員工,保障企業穩定經營,也是健全公司經營機制,促進公司持續、穩健、快速的發展所應當采取的必然手段。
對于長城汽車第二次發布的激勵計劃,市場也給予了積極反饋。在7月22日股權激勵獲得董事會通過後,次日長城汽車A股股票漲幅超7%,收于54.95元的高位。這說明資本市場認可公司通過此種内部管理方式和激勵方式的改革來刺激公司發展。激勵機制覆蓋範圍廣,激勵充分,也将有利于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笃定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之路,加大全球化研發人才投入及股權激勵措施,目的就是構建轉型持續全球化頂尖科技公司的管理體系。
理順内部的激勵機制,對内進行管理機制改革,實行新的品牌及産品區隔策略在短期對企業增長都将産生促進作用;而不遺餘力地進行研發投入和技術積澱同時在幫助長城汽車構築其長期的核心競争力——當長城汽車變得更為開放,員工更有動力創造更好的表現,企業自然就獲得了實現穩妥轉型的根基。
連續性的股權激勵也是企業對資本市場環境、股價、業績增長空間的充分判斷,長期來看,激勵計劃将對業績形成正向影響,提升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的确定性,為公司達成戰略目标打了一針強心劑。
人才戰略驅動投資價值,這句話放到長城汽車身上一點不為過。
(CI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