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待久了,經常看見有人拿“完美”來說事兒,告訴别人怎樣才算人生赢家,後面還跟着十幾條甚至幾十條的标準。我是一個愛思考的人,雖然也是應試教育下出來的客觀題高手,但從小喜歡思辨,主要和老爸鬥嘴辯論,所以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占了人家列出的十條中的八條而沾沾自喜,更對别人的諄諄教誨表示兼聽則明的姿态。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喜歡為自己及他人制造焦慮,道聽途說來的條條框框一大堆,框住自己的人生,也鬧了他人的心。追求完美人生,本就是最大的謊言。哪來的完美?又誰有資格定義完美呢?你要是說什麼都擁有的人生就是完美,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這些東西,等有了才知道“越多越鬧心”。“大道至簡”,“Less is more”古今中外通用,人是永遠拿不住不适合自己的東西的。
與其追求完美主義,我更喜歡“圓融”的境界。“圓融”一詞出自道教,是一種寬容和多元的精神。道教在看待人和萬物的關系上,沒有人類中心論的觀點,認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道教主張多元化,容納不同的價值觀,否定高低貴賤之分,反對自我中心論。
圓融在個體生活中,體現一種暢快自如、逍遙舒适的自由精神,對任何形式的生活不抱以偏見,去除執念,接納個體差異和多元化的價值觀,是一種輕松自如,自愈自洽的心理狀态。
我非常喜歡圓融的生活狀态,不癡心妄想,不妒忌攀比,灑脫自由,自成一種天然的生态環境和精神狀态。
環顧四周,達成圓融的人極其罕見,無論富貴貧賤,大部分人都表現得欲望無限,貪婪和浮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種非常正向的力量,但如若把控不好,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欲望的無底洞,離幸福實則十萬八千裡。
如何達到圓融的境界呢?愛莉我也在追求的路上,談談幾點心得:
一是不要給自己的理想生活限定條件,這是大部分人永遠無法幸福的根源。
什麼是幸福?幸福是持久性的快樂和内心深處的安甯平和。一個幸福的人,哪怕你不認識她,也會在第一時候從她的舉手投足覺察到她的快樂,無需多言。幸福是一種狀态,從容淡定,不急不躁,去除虛榮心和貪婪帶來的焦慮,有一種天然随性之中散發的滿足感和吸引力。
作者的小院
很多人說了:“如果讓我一年賺上幾十萬,我就幸福了。”可以等到他真的賺到幾十萬的時候,他又開始焦慮着賺更多,和更有錢的人攀比。就像《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本來自家公司經營不錯,砸鍋賣鐵貸巨款買了國際學校的學區房,擠進江景房的富人區,以為終于實現人生夢想了。這種财富帶來的滿足感,在她拜訪了頂層富太太的複式豪宅後,立馬被擊得粉碎。回到家,她半天不說話,沉思後告訴老公,她的理想是搬到頂層去,那裡才是她想要的幸福。于是,她把剛捧到手裡沒幾天的幸福又扔溝裡去了。
給自己的幸福設置條件,就是挖坑,一輩子變成金錢和欲望的奴隸,終身牢獄,哪來的幸福呢?
二是建立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不要複制别人的人生。
一些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自己有資格教導别人怎麼生活,從中獲得成就感,卻不知道自己喜歡啃的“胡蘿蔔”不是别人的菜。所以,對于這類人,直接屏蔽掉他們的信息傳遞,不行就直接讓她閉嘴。誰也不是誰的範本和楷模,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可以複制的。
你羨慕杜鵑的豪門闊太生活,在丈夫黃光裕锒铛入獄的時候,你能像她一樣扛起國美電器的大梁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那些巅峰之處有的不僅是絕倫的風光,還有可以讓人粉身碎骨的深淵啊!
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考量需求,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普通人非要做帝王夢,求而不得,自尋煩惱。
不要看别人雞娃雞老公、鞭策着自己的親人成精英,你也心不甘要照抄經驗。每個娃的天資不一樣,自己是個普通人,非要基因突變發生奇迹,讓孩子出人頭地,老公擠進上流社會,這不現實。
衡量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内找到自己的幸福。幸福應該是随遇而安的豁達大度,是平凡日子裡開出的小花,是淡定從容的處世之道。
三是生活上追求物質和人際關系的極簡,緻力于精神上的不斷豐盛和探索。
物質生活絕對不是擁有越多越幸福,生活怎麼簡單怎麼來,一茶一飯,一花一世界,素淨平淡。女人有一隻口紅足夠了,要那麼支不同顔色的幹嘛?每天早上時間就那麼多,挑完口紅挑衣服,還要思來想去配什麼包包鞋子,一天沒開始就陷入了選擇焦慮之中。
人際關系也需要精簡,去掉那些沒啥事就找我逛街閑聊的朋友。這些人的時間不值錢,把我變成打發時間的玩伴,我一律不答應的。我的朋友都是自律又有規劃的人。人以群分,剔除那些空虛無聊的人,不聊不聚不聯系,提高自己的社交門檻。
精簡的生活,可以幫助我們節約下不少時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我傍晚不會找人聊天,也不接無聊電話。睡前看看書,早早按時睡覺。早起兩個小時,集中時間和精力做投資理财,寫文章和健身,堅持幾年下來,感覺利用好了早起時間,為自己赢得了更多自由和自信。
我每天都有自己的計劃,我不會讓任何人輕易打亂我的時間安排,不會拖延重要的事情,更不會無謂地浪費時間。我目前财務和時間都自由,但是我并不閑散怠慢自己的時間和生命,把工作和生活調整到一個和諧平衡點,按自己的節奏慢慢推進生活目标,有張有弛。
這幾年心态變化很大,知道自己要什麼,熱愛生活,也滿意正在做的事情,基本在到達圓融境界的路上。
四是财務上避免裸奔,為保持穩健從容的生活護航,才能不驕不躁。
财務上也是需要圓融的态度,不貪婪激進,不揮霍盲從。成年人的勞動力價值就四十年,要想避免徒勞半生、不留分文,還是要從以下個方面做好保障,為自己的财務修建護城河。
一方面是要開源節流,收入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進水口要永遠多于出水口。
另一方面不要欠下超過家庭收入30%的借款。
我早年做過房地産信貸審核工作,見過2000年以來二十年樓市的瘋狂。雖然房地産信貸審批考核的是家庭收入,但我一直都勸身邊的朋友買房貸款按一個人的收入來申請房貸。為什麼?如果按家庭收入貸款,其中任何一個人失業或者生病,還款就成問題。一個人的收入申請貸款,買小點的房子,少貸款少點月供,能幫你在最艱難的時期平穩過度。
沒錢就租房,誰說買房才能幸福呢?我看過很多租房者的日常分享,租來的房子照樣能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的。
再就是先買保障,各種保險、養老金、存款的投入永遠大于消費型投入。
在買房買車之前,先做好風險保障。如果你隻有一筆錢,優先考慮買重疾險,繳納養老金和存儲家庭風險基金。我就非常注重保障的投入,自己的養老金一直在交,還參加公司的私人養老金繳納,家庭現金流起碼有兩年以上的生活費打底。
這些保障做好以後,心态就比較平穩了,不怕失業和生病,不怕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反正有各種保障在手,不會因為意外開支而睡不着覺。
不要房子車子都買齊,家庭風險金一分沒有,倒是車貸房貸壓在頭上,那也談不上安心享受生活。新冠疫情前,我的一對鄰居夫妻剛貸款買了新房新車,結果半年就遭遇疫情雙雙失業,隻能賣車賣房,一切清零。這種裸奔生活方式,也談不上圓融。
作者院子裡的鐵線蓮
除以上贅述,圓融還是一種“内方外圓”的境界,内心有原則和底線,知道自己要什麼,懂得向内追索和傾聽,對外則是一種豁達和接納的态度,海納百川,自成方圓。
圓融的人追求自身的升華和成長,尋找生命的意義和成長的目标,着眼于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别人的評價,更不會把自己的欲望和理想強加在他人身上。
圓融的人一定不會放棄自我的成長,相反他們會用成長打開生命的無極限,更會用自己的持續成長擁抱生命的無極限,這種打開的境地活法讓他們讀懂了生命的無限可能。
圓融的人是舒服的、通透的、放松的,你能看到他們本質上的真誠和坦蕩,還有一種堅定不移的價值取向。
願你我都在成就“幸福”人生的路上,不求完美,隻要圓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