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3 03:39:07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

更多高等教育趣聞,歡迎關注公衆号:高等教育一千年

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巴黎大學的自由獨立之路

現如今,一所好的大學往往被視為一座城市的驕傲。然而,人們很難想到,在800年前大學誕生之初,學校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不但算不上和諧,甚至還經常劍拔弩張。

當時的人們創造了“城鎮與長袍”(Town and Gown)這個說法,專指市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之所以用“長袍”指代學生,是因為中世紀的學生都被算作是低階的神職人員,所以穿的也要像個僧侶,長袍、兜帽就成了學生有别于市民的标志。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2

中世紀的城市 圖片來源:Medievalist

“城鎮與長袍”的關系在中世紀十分微妙。一方面,城鎮為學生提供了相對舒适的生活學習環境,以及大量的就業機會;留在城市的學生也促進了城市的繁榮發展。雙方有着利益一緻的合作關系。

另一面,雙方之間的矛盾更多。對于大學來說,由于當時學術群體流動性很大,大部分學生和老師都是外國人,他們在與本地人發生糾紛時,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因此十分渴求特權。而城市卻無法接受大學成為一塊飛地,單是那些吵鬧的學生,就已令市民十分頭疼了。

于是,在這種相互敵視的情況下,激烈的沖突也時有發生。

一些時候,大學師生們會用離開所在城市作為對抗市鎮當局的手段,這是因為在大學發展早期,學校沒有固定的授課場所和宿舍,師生們一走了之,也沒什麼牽挂;而另一些時候,市民和學生的沖突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械鬥,釀成許多悲劇。

盡管如此,我們卻不能簡單地以為,“城鎮與長袍”的沖突僅僅帶來消極的後果,實際上,這種沖突反而會對早期大學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這是因為,在王權和神權的加持下,早期的大學往往能在鬥争中勝出,獲得更多的特權,從而得以正式确立。

這樣的故事非常多,而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在著名的巴黎大學發生的“城鎮與長袍”之争。

巴黎大學的源起

巴黎大學不僅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在中世紀也是公認的國際學術教育中心。在當時的歐洲,有這麼一句諺語:“意大利有教皇,德國有皇帝,法國有大學。”而所謂“法國的大學”基本上說的就是巴黎大學。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3

中世紀的巴黎西岱島,最早的巴黎學校也坐落于此地 圖片來源:Wikipedia

和很多中世紀大學一樣,巴黎大學起初也脫胎于教會學校。這些教會學校為巴黎吸引了一大批學者,可是後來一部分優秀教師不滿于教會學校僵化的教育,紛紛在塞納河南岸開設新的學校,教授文科課程。

在這些人中,最有名的當屬阿伯拉爾,他幾乎憑着一己之力,使邏輯學成為文科知識體系中的主導學科。同時,他特立獨行的教導也喚醒了人們學術自由的意識。一時間,歐洲各地的學生都慕名前來,巴黎的學校因而具有了大學的雛形。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4

彼得·阿伯拉爾(1079—1142),法國著名神學家、哲學家 圖片來源:Wikipedia

然而,巴黎大學最終确立的過程卻充滿了坎坷,而“城鎮與長袍”之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13世紀的前30年裡,巴黎大學曾兩次卷入騷亂之中,其中一次甚至使巴黎大學的教學活動長期中斷。不過幸運的是,騷亂并未使巴黎大學夭折,反而出人意料地加速了大學的成形和确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5

酒館裡鬧出來的特權

第一起騷亂發生在1200年的某天,一名在巴黎的德國學生,剛剛被舉薦為列日的主教,正歡歡喜喜地準備前往上任。

出發前,他讓仆人去附近酒館裡買點酒以備路上之需,可仆人剛走沒多久,一群當地混混就突然冒了出來,對他拳腳相加。這時,幾名也來買醉的德國學生看到了這一幕,二話不說就加入了混戰。雙方的積怨都傾盆而出,群架很快就演變成了全面的暴亂。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6

中世紀大學中的日耳曼人同鄉會 參與同鄉會的學生往往會卷入暴力事件 圖片來源:Wikipedia

當地人見勢不妙,趕忙叫來了鎮長以及更多的幫手。于是,在一番暴力鎮壓後,數名學生不幸身亡,其中就包括那位準備就任列日主教的德國學生。

巴黎的教師們聞訊後憤怒了,他們直接上書法國國王腓力二世,請求王上予以幹預。

不得不說,巴黎大學是幸運的,因為腓力二世是一位極有遠見的君主。他已然預感到,新興的大學未來必将會為崛起的法蘭西民族注入活力和靈魂。因此,為了維護大學的地位,他甘願得罪巴黎的市民。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7

腓力二世(1165—1223),法國卡佩王朝第九位君主 圖片來源:Wikipedia

為撫平師生的憤怒,他首先羁押了帶頭鎮壓學生的鎮長。後來,這位倒黴的鎮長想要逃跑,卻在翻越高牆的時候,不慎摔死。

随後,腓力二世又頒布谕令,正式授予巴黎大學的師生等同于僧侶階層的法律特權地位,從此涉及大學師生的官司全部移交宗教法庭,巴黎地方當局的法庭不得幹預。這對于巴黎大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再之後,巴黎大學又得到了另一位貴人相助,那就是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

英諾森三世年輕時曾在巴黎的學校學習教會法,他對巴黎大學的關注,可能出于他對母校的情感;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他不希望巴黎大學卓越的神學研究受到幹擾,而巴黎的神學成果一直是教會打擊各路異己有力的思想武器。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8

英諾森三世(1161—1216),教會史上最有權勢的教皇之一 曾迫使歐洲多國君主稱臣 圖片來源:Wikipedia

英諾森于1209年左右,首次肯定了巴黎大學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團體的權利。1215年,教會又正式頒發法令,教師們據此可以依法對謀殺或傷害學生的行為進行懲處,并獲得了固定房租、講座和辯論等一系列權利。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9

1299年的罷課風暴

1200年的酒館風波讓巴黎大學收獲了意外之喜,然而,學院人士與市民之間的矛盾并未徹底解決。很快,一場更大的風暴便席卷而來,而這場新的風暴竟然還始于巴黎的酒館。

1229年2月26日,在巴黎聖馬塞爾教堂附近的一間酒館裡,一群喝高了的學生嫌酒錢太貴,和老闆起了争執,結果被痛揍了一頓。

第二天,一群手持棍棒的學生趕來酒館尋仇,把附近鬧得雞犬不甯。王國糾察隊和治安弓箭手很快趕來維持秩序,但這群執法人員卻不分青紅皂白,在街上見到學生就打,甚至打死了數名與此事完全無關的學生。

“城鎮與長袍”這下子又陷入了尖銳的對立中。巴黎大學再度懇求王上幹預,然而,這次他們卻不像之前那般幸運了。

由于當時的法王路易九世還年少,國政全由王後卡斯蒂利亞的布朗什把持。她不像腓力二世那樣尊重大學的特權,而是更推崇王家的威權。正是她下的命令釀成了無辜學生的慘死,而她對巴黎師生的抗議更是充耳不聞。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0

這幅彩繪出自13世紀的《聖路易聖經》 描繪了路易與卡斯蒂利亞的布朗什母子共同執掌朝政 圖片來源:Wikipedia

政府粗暴的态度徹底激怒了巴黎師生,不過這也讓他們清醒了——大學自治的特權地位不能隻靠他人施舍,更要靠自己争取。

于是,學生領袖們紛紛發表演講,痛斥政府踐踏大學司法獨立的權利。同時,巴黎大學也開展了大規模的罷課示威,教學活動幾乎全部中斷,這也是已知的西方曆史上的第一次大罷課。

更糟的是,師生們在罷課後,便陸續離開巴黎,前往其他城市尋求教學和學習的場所。這樣一來,巴黎大學真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不過,對于其他國家和城市來說,巴黎的騷動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因為這正好是它們吸引巴黎知識精英的天賜良機。

比如英國國王想趁機把巴黎的師生招進新創立的牛津大學;而布列塔尼伯爵則想聘請他們,在南特創建一所新大學。

再比如圖盧茲,有關當局為拉攏巴黎師生,更是不擇手段,不僅答應說他們那能講授在巴黎被禁的亞裡士多德的著作,甚至還發動當地婦女對師生進行“色誘”。

不過,大多數巴黎的師生并未被打動,他們仍然對巴黎戀戀不舍,畢竟巴黎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都是無以倫比的。他們大多選擇撤到巴黎附近的昂熱和奧爾良等地,等待時局變化。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1

中世紀的巴黎 圖片來源:Brewinate

然而,他們這一等就是兩年。大學和政府誰都不肯讓步,要價都很高。大學要的是自治地位,政府則要維持秩序和權威。

面對無休的拉扯,羅馬教廷先按捺不住了,教皇格裡高利九世不能接受其前輩們辛苦扶持的神學研究中心,就這樣毀于一旦。于是他開始在雙方之間進行斡旋,可法國王後卻依舊固執己見,談判陷入僵局。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2

少年國王化解危機

最終,挺身而出、化解危機的竟然是法王路易九世。盡管路易那時還是個孩子,但虔誠又早慧的他,已然注定日後将成為一位偉大的君主。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3

路易九世(1214—1270),卡佩王朝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圖片來源:Wikipedia

路易對巴黎人才的出走十分痛心。在他看來,知識和智慧都是拯救靈魂的财富,他害怕聽到上帝這樣的責備:“你抛棄才智,把才智趕出國門,這樣你自己就遠離我了。”另外,路易也不願意看到,從希臘到羅馬、再從羅馬到巴黎的文化傳承就此中斷。

于是,他親自召見了神職人員和市民,由于他處理得當,雙方都對結果表示接受。受害的大學生得到了賠償,巴黎大學的特權得到恢複。同時,國王還強令市民和巴黎的地方神職人員起誓,從今以後絕不再做任何有損巴黎大學師生的事。

此後不久,教皇格裡高利九世正式頒布了後來被稱為巴黎大學“憲章”的《知識之父》敕令。在敕令中,他先是對巴黎大學大加贊賞了一番,随後再度重申了巴黎大學已經獲得的特權地位。此外,這次教皇還給予了師生一項新的權利——罷課權。大學因而正式擁有了一項抗争不公的合法武器。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大學關系(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14

中世紀手稿中的教皇格裡高利九世 圖片來源:Wikipedia

從1200年到1231年,巴黎大學在經曆了兩次與市民的嚴重沖突後,終于從王權和神權處得到了大學自治的保障。學院人士再不用擔心受到市鎮的侵害,也沒有必要再遷往他處了,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正在穩步崛起。

好了,今天我們暫且聊完了巴黎大學的“城鎮與長袍”之戰,下回我們将把目光轉向海峽對面的英國,因為在那邊上演的版本會更加暴力與血腥。

轉載自公衆号:高等教育一千年

中世紀的學生與市民之戰:巴黎大學的自由獨立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