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沈陽文化區規劃

沈陽文化區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17 18:49:27

沈陽文化區規劃(沈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1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将建設文化強省作為“十四五”時期振興發展的重要目标任務,明确提出沈陽要打造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沈陽市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圍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等目标要求,弘揚傳承曆史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着力推進曆史沈陽、文化沈陽、山水沈陽建設,不斷提升了沈陽文化的輻射力、影響力。

9月8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振興新突破 奮進新征程’——沈陽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專場)”上,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劉壯野、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局長關蓉晖、市體育局局長劉克斌作相關情況新聞發布。

市委宣傳部

一引領、四聯動、多支撐

打造文化産業發展新格局

為不斷健全文化工作體制機制,沈陽市相繼出台了《推動沈陽文化繁榮興盛的意見》《沈陽市文化産業園區(基地)認定命名暫行辦法》《沈陽市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行動方案》《沈陽市“十四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提出着力構建“一軸引領、四帶聯動、多領域支撐”的文化産業發展新格局。

大力加強文藝精品生産創作,創作推出了長篇小說《銅行裡》、廣播劇《今生無悔》、電影《鐵血殘陽》、電視劇《你幸福我快樂》、歌曲《我們在一起》等一大批讴歌沈陽、弘揚新時代沈陽精神、具有沈陽特色的精品力作。

連續組織實施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每年開展免費藝術培訓3萬餘課次、受衆百餘萬人次,每年組織惠民演出2000多場、受衆120餘萬人次。按照《推動全市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及配套實施細則,對注冊地在沈的規模以上影視企業每年給予30萬元至500萬元不等的獎勵、補助,推動影視産業發展。

持續舉辦“渾河之夏”文化藝術季、渾河岸交響音樂節、沈陽旗袍文化節、“外國人眼中的沈陽”主題晚會、新年音樂會、全民讀書季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精心打造“郎朗鋼琴廣場”“玖伍文化城”等文化陣地,改造建成1905文創園、奉天工場、莫子山國際雕塑主題公園等文化新地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國際文化影響力。

注重城市文化追根塑魂,将自然資源、人文符号轉化為文化載體,用足用好山、水、城三類資源,加快打造“三山”“三水”“六片區”文化發展架構。充分利用棋盤山、七星山、馬耳山“三座山”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和旅遊建設新高地。

沈陽文化區規劃(沈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

市文旅廣電局

集聚“文化 ”新動能

把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競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文旅廣電局堅持把滿足人民群衆的基本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标準化、均等化建設,基本建成了城市15分鐘、農村5公裡公共文化服務圈。

持續打造“人民幸福城·我的沈陽美”群衆文化品牌惠民活動,連續舉辦6屆沈陽合唱音樂季、4屆沈陽藝術節、3屆沈陽合唱節、2屆群衆文化春晚,每年常态開展“種文化”“送文化”“流動文化”等各類惠民活動萬餘場,城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市屬國有文藝院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排了29部、複排了156部主旋律精品劇目,榮獲51項國家、省級重要獎項。原創話劇《國徽》、文旅融合劇目《沈陽印記》等多角度再現了沈陽曆史、傳遞了沈陽精神,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公布的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共221個、傳承人209名,連續舉辦了8屆“沈陽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令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水平顯著提升。

目前,沈陽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先後跻身“新晉文旅熱門城市”“新晉夜間旅遊熱門城市”“冰雪旅遊十佳城市前三甲”行列,沈陽中街、紅梅文創園、老北市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累計創建文化産業園區(基地)85個,培育了向日葵教育、體驗科技等一批領軍企業,建成了稻夢空間等一批旅遊精品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等新業态不斷湧現。

未來五年,市文旅廣電局将紮實開展“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沈集聚“文化 ”新動能,以“文化沈陽、曆史沈陽、山水沈陽”為主線,秉承“為城市發展而戰、為群衆福祉而戰”的英雄情懷,實幹笃行、奮楫争先,以先進的文化滋養城市文明,以有形的文化建設提升城市品質,把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強大的文化競争力,構建“東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文旅發展新格局,叫響文化沈陽、曆史沈陽、山水沈陽品牌,全力打造文化強市和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

市體育局

揚優勢、固根基、補短闆、抓重點

叫響城市體育品牌

過去十年,全市體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榮獲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和“全國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綜合試點城市”,群衆體育成效顯著;創建3個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40個省、市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湧現出女排顔妮,跳遠王嘉男,射擊劉剛、張珏銘等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堅持以體育賽事彰顯城市品質,圓滿完成了十二運沈陽賽區賽事籌辦工作,成功承辦了世界杯亞洲區足球預選賽、世界女子9球錦标賽、全國田徑錦标賽等重大賽事,培育了沈陽馬拉松、國際賽艇公開賽、國際徒步節等自主品牌賽事,塑造了城市體育文化名片。

未來五年,沈陽市體育局将堅持“揚優勢、固根基、補短闆、抓重點”,以“建設健康沈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主題,以推進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做大群衆體育、做強競技體育、做優體育産業、做精體育文化、做熱冰雪運動“五大場景”為核心,努力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基本構建起與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體育強市發展新格局。

通過實施“出門就健身”體育惠民、競技體育城市争光、體育産業優化升級、體育文化魅力彰顯、冰雪運動提質增效等行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東北亞知名的國際體育賽事之城、引領時尚潮流的體育消費之城,努力把體育資源變成城市發展“熱經濟”。

與此同時,在“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中,市體育局将進一步優化體育事業發展頂層設計,投入資金1500餘萬元,在全市配置安裝650套(件)2000餘件健身器材設施,打造丁香東湖東北三省首家智慧體育公園,啟動沈陽國際泵道公園項目建設,創新實施“出門就健身”體育惠民工程。首創青少年校外體育服務驿站,聚焦“雙減”試點城市建設、打造幸福教育品牌。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關彤 記者 王楠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攝影記者 張文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