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同軸”:就是汽車“一條軸“上的左右兩側車輪,如左前&右前;比如左後&右後。當車輛的一條輪胎意外報廢後,而後我們給愛車換新胎時,是需要一次性購買2條,将同軸全換掉,以确保“左右輪磨損一緻”呢?還是說隻需要買1條新胎就夠?
假設有一條輪胎被刀片劃破了,無法修補,于是需要購買新輪胎替換。但是交規是這麼說的:同軸左右兩側輪胎必須是同品牌、同花紋、同規格……而且應當保證左右側輪胎的磨損情況盡量一緻。
這個規定的前半段很好理解:無非就是要求“左右輪胎同型号”嘛!假設左前輪是東風DU01(規格205/55R16-91V),那右前輪也必須是東風DU01(規格205/55R16-91V);左後輪如果是東風DH02(規格205/55R16-91V),那麼同理右後輪也必須是東風DH02(規格205/55R16-91V)
怎樣才算是
“左右輪胎磨損基本一緻”?
前後輪可以不一樣,但“同軸2個輪胎必須一緻”。——所以呢,當車輛有一條輪胎報廢後,我們應該買1條新輪胎還是2條呢?——這時候交規的“後半句”(要求左右輪胎磨損盡量一緻)的要求就是關鍵了。
但怎樣才算是“磨損盡量一緻”?下地使用1天的輪胎叫做“舊胎”,使用1個月、1年還是叫做“舊胎”。和全新沒下地的輪胎比,顯然都是“磨損不一緻”了。——照這麼說,難道我們每次換輪胎都必須一口氣買2條?
所以今天文章的核心來了:如何才叫做“磨損盡量一緻”?怎樣才叫做“磨損不一緻”?如何定義?這裡我先給出答案,然後從基礎原理做剖析——左右輪胎的花紋深度差距在1.6毫米以内的,行業裡默認為“性能相差微弱”允許“成對使用”——也就是說并不是強制“左右兩側新舊必須完全一緻”。(接下來我們就進入詳細的推導過程)
輪胎的花紋深度通常是多少?
我們知道最初的橡膠輪胎表面是沒有花紋的(看起來類似于今天F1賽車的“光頭胎”)。這樣的輪胎在平整的理想路面上滾動時摩擦力巨大,因此抓地性很好。但是當遇到雨天或者路面不平整(或土路)時,“光頭胎”就會發生打滑,嚴重時甚至導緻事故發生。
因此後來人類發明了“在輪胎上刻花紋”的辦法,從此解決了輪胎在“非理想路面”上以及雨天濕滑路面上的抓地穩定性。從此輪胎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全路況适用”能力。
全新的乘用車(可以簡單理解為“私家車”)輪胎花紋深度通常在8毫米左右(7~-9毫米範圍),我們以東風DU01為例來做分析:DU01是東風旗下的一款主打運動操控的高性能輪胎。
DU01的胎體中運用了特殊高強度材料來提升DU01的堅韌性能。觀察DU01的胎面設計可以看到胎面花紋主要以塊狀花紋為主,這種設計通常能提高輪胎的極限抓地性能。DU01花紋深度約為7.5毫米。
左右輪胎花紋深度誤差
不要超過1.6毫米
輪胎滾動時胎面橡膠與地面不斷發生着摩擦,因此存在磨損。随着胎面橡膠的不斷磨損,于是輪胎花紋深度就會越來越淺。輪胎花紋徹底磨沒了,輪胎就成了“光頭胎”了。我們知道輪胎花紋如果太淺,會導緻輪胎在雨天打滑,因此各國都對輪胎的磨損有嚴格規定:
輪胎法定花紋深度是不允許小于1.6毫米的,一旦達到這個值說明輪胎已經徹底報廢(通常輪胎和交通行業為了更大的安全餘量,建議所有車輛輪胎花紋盡量不要低于3毫米)。
而且輪胎的雨天排水能力與應對“不良路面”的能力是和花紋深度成正比的,花紋越深的性能就越好。如果左右側輪胎差異太大,往往會導緻緊急制動(急刹車)時車輛發生側滑,非常危險——因此各國法規才會要求車主在更換輪胎時,确保“同軸左右側”輪胎的磨損程度盡量一緻。
同樣的原則還适用于輪胎前後換位
此外,如果左右輪胎磨損差距很大,自然就會導緻“左右輪直徑誤差過大”(輪胎越磨損直徑越小)。如果這種現象發生在前輪,那麼方向可能就要跑偏了(一個輪子大一個輪子小,可不就跑偏了)!但左右輪子的花紋深度差距小于1.6毫米内,基本不會導緻跑偏。
事實上這個“1.6毫米原則”還适用于輪胎的“換位”領域。以前我們一直說“建議輪胎每1萬或者2萬公裡前後換位一次”,但事實上在輪胎行業的專業指導意見是這樣表述的:前後輪胎如果尺寸規格一緻,那麼花紋深度差距超過1.6毫米時,建議立刻換位。這就是更精準的建議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