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詠人生哲理的五律

詠人生哲理的五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0:59:28

詠人生哲理的五律?寫在前面:“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太上隐者的山中歲月,穿越了時空,好像進入了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飽含浪漫色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詠人生哲理的五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詠人生哲理的五律(醉醒後寫下一首含蓄蘊藉的五律)1

詠人生哲理的五律

寫在前面: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太上隐者的山中歲月,穿越了時空,好像進入了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飽含浪漫色彩。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可是,對于有理想有抱負的宋代詩人唐庚來講,這樣漫無邊際的山居時光,簡直比度日如年還讓人難捱。

據《宋史 唐庚傳》所載,唐庚,字子西,四川眉州人,有才華,24歲中進士,後為宗子博士,其才學深得宰相張商英賞識,授提舉京畿常平(主管京城周圍糧食價格平衡的官員)。

張商英被權臣構陷遭罷,唐庚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蠻荒,惠州安置,這件事實在是令躊躇滿志的唐庚憤懑難平,這首《醉眠》就寫在谪居惠州貶所期間。

這首五律雖名為《醉眠》,可其實并不是描寫詩人流連花酒的閑情逸緻之情,那看似的曠達灑脫,實則是不能忘懷于人世的憤慨不平,詩中的每一句都是人間清醒。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撚筆又忘筌。——宋 唐庚《醉眠》

簡譯:

山中太安靜了,好像進入了遠古時代一般;無所事事的日子,讓人覺得時光是如此的漫長,一天好像有一年那麼長。

雖然時節已經進入暮春,但山中還有一些花兒開着,醉酒的時候,還可以供我觀賞;鳥兒婉轉地啼鳴,清脆悅耳,并不會妨礙我沉酣一夢。

嘗盡了世态炎涼,人情冷暖,我掩上了柴門,不再期望有人來訪,這樣的時節悠閑地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

經常在夢中得到作詩的優美佳句,可當醒來後拿起筆,卻又忘了夢中覓得的精彩好句,真是令人感到遺憾。

賞析:

唐庚這首含蓄蘊藉的五律,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來寫景叙事,平淡中蘊含至味,極富禅意。

首聯寫山居之靜時光之長,志士嗟日短,愁人嫌夜長,谪居山中的詩人因為無所事事,所以心無所依,猶覺時光漫長。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空山深幽,不聞人語,恍如置身于遙遠的太古時代,長日漫漫,孤寂難捱,這一天漫長得像一年似的。

颔聯寫獨酌,“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時光漫漫,長日難推,唯有賞花飲酒,以遣愁悶。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孤獨寂寞,唐庚是如此地感同身受。

晝暖風和,長天白日,沒有明月可邀,唯有“馀花猶可醉”,雖是暮春,山中尚餘幾枝殘花可賞,酒酣耳熱,人與花俱醉。

好鳥不妨眠”,那枝頭歡歌的鳥兒啊,你盡管婉轉啼鳴,不用擔心會妨礙我進入夢鄉。

醉 眼看花兒,花兒便是知己,相看兩不厭,愁極無人可語,鳥兒就是知音,不離不棄。

看似狂放不羁,實則痛徹心扉,這樣的落寞失意,就如辛棄的醉裡以貪歡笑:“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隻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頸聯寫醉眠,雖醉猶醒,“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轼的人間清醒,唐庚也有。

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曆盡世态炎涼,飽嘗人情冷暖,對于朱敦儒的“不須計較苦勞心”,唐庚的理解更深刻具體。

得意時,門庭若市,失意時,門可羅雀,這就是“世味”,因為懂得,所以“門常掩”,晝暖風和,時光悠長,還是眠卧在适宜的竹席之上,沉酣一夢比較好。

世味門常掩”,這既是詩人的人間清醒,也是其高尚情操的秉持和堅守,今日的我你看不上,明日的我你不一定高攀得起,所以他“便欲醉中藏潦倒,已将度外置紛纭”。

尾聯寫夢醒,好夢由來最易醒,醉夢中暫時抛卻了憂愁煩惱,悠悠轉醒後,這份怅然若失更讓人不知所以。

與花鳥為友,夢中攜侶同遊,吟詩留賞,佳句頻得,何其悠哉快意,可一回到現實中來,便都煙消雲散,夢中的佳句更是一個字也想不起來。

“夢中頻得句,撚筆又忘筌。”,看似輕松愉快的筆調,卻掩飾不了内心的落寞惆怅,以及深深的失意之感。

“忘筌”是用《莊子》“得魚忘筌”之語意,忘記了捕魚的筌(quan),喻目的達到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

這首詩由獨酌、醉眠和夢醒三部分組成,是詩人醉醒後内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詩意古樸,“世味”貫穿始終,寫出了谪居歲月的苦悶和寂寥,還有不甘和期盼。

寫在後面

“作詩甚苦,悲吟累日。”,唐庚文采風流,作詩注重推敲錘煉,近于苦吟,他的一首詩,往往要經過四五次反複修改潤色,才會敲定成篇。

他這個人有創新意識,不墨守成規,其詩簡練精悍,多佳句名篇,《四庫全書總目》曾贊其詩風曰:“刻意鍛煉而不失氣格”。

如其《栖禅暮歸書所見》中的“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還如《春日郊外》中的“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等等,莫不脍炙人口。

他雖不是蘇轼的學生,但有蘇轼的風骨,因同為眉州人,又有同貶惠州的經曆,所以時人稱唐庚為“小東坡”。

和蘇轼的北歸無望相比,唐庚這個“小東坡”是幸運的,谪居惠州五年後,遇赦北歸,複官承議郎,提舉上清太平宮。

雖然在惠州期間,是唐庚身心極為苦悶的時候,但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留下了大量的詩文作品,使得其才名卓著,從而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壇上的地位。

注: 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請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