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的均衡發展?新華社蘭州9月14日電題:城鄉一體化辦學“點亮”鄉村教育,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鄉村教育的均衡發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華社蘭州9月14日電題:城鄉一體化辦學“點亮”鄉村教育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白麗萍、王紫軒
剛剛開學,面龐黝黑的魯作旺迫不及待地和社團的同學比拼着球技。在紅綠相間的籃球場上,他遊刃有餘地穿梭在隊友之間,多次帶球突圍。“這裡操場大、同學多,還能學籃球!”魯作旺羅列着新學校的種種好處。
10歲的魯作旺來自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黃峪鎮邵家窪村。去年他從自家村頭的邵家窪小學轉入黃峪鎮宋家溝小學。提起魯作旺過去的小學,宋家溝小學校長朱弋盡是惆怅:“山鄉留不住人,年輕父母想方設法将孩子轉到城鎮,村小漸漸隻剩下21個孩子。老師的許多教學想法無力落實,孩子的學習熱情漸漸消散。”
七裡河區位于甘肅省蘭州市中南部,農村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85.9%。近幾年,随着城鄉一體化速度加快,當地農村年輕人大量進城務工,生源持續減少的農村學校出現嚴重的空心化現象,随之而來的是教育資源浪費等問題。
2020年,蘭州市七裡河區立足實際,探索區域内城鄉教育一體化辦學發展改革,将26所農村中小學和教學點進行資源整合,同時與城區51個優質學校組建為7個小學和3個中學的教育集團,改進鄉村學校管理,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如今,校長朱弋滿懷信心:“魯作旺所在小學附近的所有‘萎縮’小學的學生都轉到了交通便利的宋家溝小學,在校學生數量增加到了121個。現在每個學科都配齊了老師,學校新建了食堂,硬件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随着教學質量的改善,原本流失的學生也陸續回來了。學校體量變大後,校園重新恢複了活力。”
為了縮小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七裡河區探索實施教育集團内10%至20%的教師城鄉雙向柔性流動,以優質師資的交流示範,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共享。同時組織城區50餘名優秀教師多輪次深入農村學校送教送培,着力提升農村學校師資水平。
許鴻雁曾是一名在西果園鎮袁家灣小學“蹲守”的語文教師。該校僅有30個學生和9位老師,面對着隻有數名學生的課堂,許鴻雁的教學激情不斷減退。“那時雖然也有教育系統組織的教學培訓,但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根本無力實踐,學生積極性也不高,上課全靠點名。”
随着農村學校布局調整,許鴻雁成為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小學部的教師,并有幸參與城區學校的輪崗培訓。城區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深深震撼了許鴻雁,優質的教研培訓、超越書本的教學内容、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她的教學觀念發生着改變。
培訓結束後,回到第二十九中學的許鴻雁驚喜地發現,經過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和集團化辦學,這裡的教學氛圍和校園風貌已經非常接近城市學校,這也讓她更加專注于教學工作。
“整合後,學校由内而外翻修一新,不僅為宿舍、教學樓粉刷了牆面,還在操場鋪設草坪。現在,足球、拳擊、剪紙等多彩的社團課開展起來,大課間被花樣跳繩、鍋莊舞等豐富的活動填滿,一切大變樣了。”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校長曹建說。
近年來,七裡河區每年向農村學校投入專項資金對整合資源的農村學校進行了标準化改造建設。“班班通”、觸摸屏教學一體機等先進教育器材的配備,使所有農村學校實現了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
蘭州市七裡河區委書記芮文剛說:“我們将繼續為鄉村孩子提供優質、溫暖的教育環境,期盼更多的學子回歸。”(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