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濟南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

濟南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6:01:19

昨天,濟南疾控發布最新呼籲:處于疫苗“裸奔”狀态的老年人群相當危險!莫再觀望,趕緊去打新冠疫苗!

濟南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濟南疾控最新呼籲)1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發展快速,多省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病毒株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根據臨床試驗數據,同源加強免疫接種和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和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序貫加強接種組合均可以大幅度提高受種者中和抗體水平,也具有較好的安全性。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次有助于應對新冠變異株風險,能降低對奧密克戎感染所緻重症或死亡風險。不論同源或序貫加強免疫,都要及時接種,不應有延誤。

在防控實踐中,新冠疫苗接種凸顯了對老年群體的保護作用。新冠病毒全人群易感,而在易感人群當中,最脆弱的就是老人。因為老人往往大多有基礎疾病,同時免疫力比較弱,一旦發生感染,相較于成人和兒童,重症和死亡風險是非常高的。全球截至目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600萬,從各個國家報道的數據來看,平均年齡都在70歲左右。按照美國CDC的統計數據,相較于18~29歲的年輕人, 65~74歲人群的住院風險提高了4倍,死亡風險提高了65倍,75~84歲的人群相較于18~29歲人群住院風險提高了8倍,死亡風險增加了140倍。85歲以上的人群,住院風險增加了12倍,死亡風險提高了340倍。近期香港暴發的新冠疫情,報道接種疫苗者的死亡率是0.04%,沒有接種疫苗者的死亡率是1.25%,兩者相差30多倍。而在香港報道的死亡人員當中,90%以上是老人。由此可見,接種疫苗對于降低老人的重症和死亡是有效的。

由于我國疫情防控做得好,所以我國疫苗接種策略是按照高風險人群、重點人群,逐步過渡到60歲以上老人的,因此目前我國老人的接種比例相對低。有的老年人有基礎疾病,對接種疫苗有所擔心,其實,根據專家建議,糖尿病控制穩定,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狀态、低血糖、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并發症,可以接種。使用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物,均不作為新冠疫苗接種的禁忌。高血壓人群藥物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建議,還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要盡快接種,符合加強免疫接種條件的人員也要及時完成加強免疫。

濟南市疾控中心再次呼籲:

60歲及以上老年朋友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尤其打滿2針且在6個月後盡快打加強針。

新聞多看點

從1号病例到0新增

揭秘濟南疫情防控中的流調工作:

駐守第一道防線,他們與病“搶時間”

複工複産、開放堂食、各年級相繼開學……5月10日,當“濟南此輪疫情傳播鍊已得到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效”的權威發布發出後,因為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濟南開始恢複往日生機,“煙火濟南”重現。

3月29日,一名外地務工人員的回鄉路打破了泉城的平靜,自此濟南開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全民“抗疫”。其中流調,作為守護城市的第一道防線,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流調隊員們聞令而動,與時間賽跑,與病毒鬥争,用擔當守護城市。當疫情逐漸散去,他們為泉城扛起了一片晴空。

“快”是流調的關鍵詞

“章丘出現一例陽性病例,請立即前往流調處置!”當3月30日,濟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技師劉仲接到中心這番緊急電話後,作為一名應急隊員,他開始了一個多月、輾轉多區的下沉區縣流調工作。“3·29”疫情也成為濟南此輪疫情的開端,打破了此前“病臨城下”的濟南固守多時的防線。

流調,即流行病學調查,就是搶在病毒傳播給下一個人前,把感染病毒的人、潛在感染病毒的人、傳播鍊條和可能污染的場所全部找出來,分類落實防控措施。在此輪疫情阻擊戰中,在省疾控中心的支持幫助下,濟南市疾控中心各科所抽調精兵強将,組建起省區市(縣)三級疫情應急處置流調工作專班,160餘人分為8組下沉到包幹區縣,聯合開展疫情處置工作,用流調加速度與病毒“搶時間”。

“流調工作就是與病毒搶時間,按照國家規定,發生陽性病例後,2小時内到達現場,4小時内完成核心信息調查,24小時内基本查清傳播鍊條,這是流調溯源的時間路線圖。”下沉到市中區的艾滋病防制所所長李新蕊介紹,流調下沉區縣,更能準确掌握實際情況,實現全市一盤棋的目标,在短時間内以最集中的力量阻斷疫情傳播。

短時、快速、高效鎖定密接、次密接人群,對于抑制新冠病毒擴散極為關鍵,流調也因此成為整個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前沿、最基礎的環節。不難看出,“快”是流調的關鍵詞。在接到章丘病例流調的任務後,劉仲和同事們通過電話、視頻詢證、現場調查等多種手段,迅速還原确診病例行動軌迹,研判其可能感染的來源、被感染的風險人群、所涉及的風險場所。

但奧密克戎的傳播力最初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一開始我們認為将病例的密接、次密接快速隔離起來就可以了。但沒想到在此後的兩三天裡新的病例不斷出現。此輪疫情與2020年疫情完全不同,那時的疫情病毒傳染力低,但此輪疫情密接成為感染者的概率要大得多。奧密克戎的傳播力之強、傳播速度之快,留給流調人員的時間就更短了。這次疾病潛伏期大大縮短,我們隻有兩天時間就要把密接找出來,以防再傳給次密接。這是在這次疫情中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劉仲說。

創新性使用“草原滅火”法

為了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密接者、次密接者,劃出風險點,流調隊員們犧牲休息時間,一天上百個電話,上萬步的行程。在電話裡,需要詳細地知道對方近期每一天的詳細情況,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軌迹。若對方不确定,就需要進行多方核實,經常是打電話打到耳朵發燙,嗓子發幹。而這隻是一個人的行動路徑,要“畫”出完整的傳播鍊,還需要将所有病例和相關人員的軌迹和時間線全部對上,工作量巨大。

4月4日,濟南市在“應檢盡檢”人群中發現一例陽性病例,疫情開始在建築工地傳播。劉仲受命又下沉到曆城區協助流調工作。“确診患者14天的行動軌迹是流調的重點,其中,近四天的行程是摸排最‘争分奪秒’的時間段。但很難期望非專業人員能從專業角度說清楚接觸方式、接觸密度等信息,這就給流調造成了困難。”劉仲說,起初向工地上的負責人和社區等了解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工人們露天作業,互不認識,沒有交流,吃飯也都在外面。如果按這些描述推斷,可以認為工人間相互傳播風險較低。但到現場之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比如,工人高強度作業,并未全程戴口罩,再如,工人們居住環境密集,這就會做出與電話流調截然不同的判斷。而且多數工地有1/3是零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帶工的工頭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帶來的工人是誰。這就給在短短兩天潛伏期内摸排出清晰的傳播鍊造成了很大困難。

非常之時應用非常之策。由于工地人員衆多,全市涉及12個風險工地,劉仲比喻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出現零星着火點時還可以用滅火器精準熄滅,但一旦這些着火點有可能連成一片、沒有時間再去一一甄别每個人的行程軌迹時,就要用“草原滅火”的方法了。針對建築工地疫情,經過各方研判決定,先将風險工地集中隔離,畫個“大圈”,将圈外可能燃燒的着火點熄滅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隔火帶,隻待“圈”裡面的着火點燒完就行了。用這樣的方法,我市将工地人員集中隔離,并同步尋找“圈外”的零工人員。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正确的,建築工地疫情沒有進一步擴散,被及時控制在了管控範圍内。

流調并不是簡單問話

4月15日,“打零工人群”疫情發生。在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市委重大辦監測預警組組長、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首席專家劉守欽介紹,在開展流調溯源過程中發現,陽性病例均居住在“零工集散地”“馬路邊小用工市場”周邊的小旅店、城中村出租屋,居住地周邊環境複雜,短期用工跨區域流動性強,日常生活軌迹涉及居住地、工作地周邊小餐館、小商店、小超市和路邊小攤販,且這些人員普遍來濟時間不長,對城區環境不熟悉,在流調過程中往往隻能複原出曾到過的大體位置、區域,無法精準複原既往生活軌迹。

劉仲介紹,确實,工地疫情是以建築單位為主體進行調查,打零工人員則更加分散,軌迹更加複雜,調查工作更加困難。由于前期工地封閉,零工人員到處找栖身之處,他們可能到公園小亭子下或醫院候診室,以及可能開放的任何地方歇腳。“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權宜之計,但的确給我們的流調帶來了困難。去這些地方,他們不會消費,也不導航,走到哪算哪,消費記錄、通話記錄統統沒有。按要求應溯源14天的軌迹、排查7天内的風險,但他們有的前一天的軌迹都很難講清楚。”

這時就需要流調人員通過“技巧”進行提示。“比如有手機的,就提醒他們看看自己的聊天記錄,或者看自己的支付記錄、乘坐公交記錄等,很多信息都能幫助回憶。每次流調,都要格外小心,話不能說得冷冰冰,容易加重對方的心理壓力。還要問得仔細,在最短的時間拿到準确的軌迹。要邊聽邊記,在地圖上标出每一個點位,還要捋清楚時間線,時間和空間上都不能漏掉。要環環相扣,漏掉一個人可能導緻滿盤皆輸。”劉仲說,流調工作都是以分、以秒記的,流調隊員要還原至少14天來他接觸的所有人,隻有查到每一天,才能知道感染源來自哪裡。需要反複核查他這一天幾點幾分去了哪兒,必須把24小時的每分每秒都對應起來,不隻是問問這麼簡單。

鑒于零工人員群體的情況,在流調的同時,采用“精準滅火”與“草原滅火”相結合的方法,盡量把”圈”畫大,如果兩天之内沒有完成就把“圈”畫更大些,用科學的方法劃定三區,有效的策略使得零工疫情也最終得到了遏制。

從3月29日濟南出現本輪疫情中第一例陽性感染者,中間經過列車輸入疫情、建築工地疫情、打零工人群疫情等,再到4月23日全市多區核酸檢測中發現多例陽性感染者,26日濟南市主城區部分風險隐患較大的區域采取更嚴格管控措施。最終好消息紛至沓來,4月30日0時至12時,社會面發現陽性感染者為0,自此疫情持續向好。直至5月10日在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主發布人一改往日凝重的表情,在她微露的笑容中宣布濟南本輪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春暖終有花開日,在經過一番“苦寒”後,泉城市民最終迎來了“疫”散花開。這樣的歲月靜好,背後是包括疾控流調人員在内所有抗疫人員的負重前行。

轉自:濟南疾控微健康

來源: 掌上濟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