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學生考上大學,即拿到了“鐵飯碗”;那時候,飯碗是真正的“鐵”,大學(包括中專)畢業國家包分配,安排工作;當時還沒有下崗之說,特别是農村孩子,真的是“鯉魚跳龍門”,考上大學,光宗耀祖,一輩子高枕無憂。
後來大學畢業國家不包分配,學生推向社會,自謀職業,“鐵飯碗”不“鐵”了。
再後來擴招,民辦大學蜂擁而起,數量超過公辦大學;帶來就業難,大學生遍地都是,很多畢業即失業。
在1982年成立的“中華社會大學”,即是我國第一所開天辟地的民辦大學,開啟了民辦教育的篇章。
上大學,很大一部分學生有考公務員的意向,那麼民辦大學畢業的學生有考取公務員的資格嗎?
答案:可以
考取公務員條件跟公辦學校一樣,必須是專科及以上學曆;但這個學曆必須是國家承認的學曆。
不是所有民辦大學都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其學曆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必須是全日制高等教育
2、必須是通過高考統招錄取的民辦大學
3、必須獲得教育部批準且認可的畢業證書(上網可查詢到的)
籠統地講,隻要是教育部網站上能查詢到的學曆、文憑,都是國家承認,都是有效的
自考獲取的學曆和統招的學曆一樣,沒區别。
另一種:隻能是在本校内部網上查詢到的學曆,但教育部的“學訊網”查不到,這種學曆社會認可與否在此不講,反正不能參加公務員考試。
為什麼會有這種學曆呢?
部分民辦高校為了自己搞創收,在國家計劃外招生,表面跟計劃内招收的學生在教學、住宿方面基本沒有區别(學費可能有區别);這種情況取得的學曆,一般不被國家認可。
隻有參加高考,且正規的填報自願,在當地教育系統有招生計劃,被正式錄取的,接受全日制教育,通過畢業考試的學曆才能被國家認可。
正規本科畢業(含民辦),都有學位證書。
隻有畢業證書,沒有學位的畢業生,在國内某些地方,某些方面,也認可。
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還是有本質的區别,具體如下:
1、最大的區别人人都明白:分數。每年高考最高分(教育質量最好的地方的最高分)肯定是----北大、清華。再就是國家統招的各類高校。最後批次錄取的才是各類民辦大學。
2、學費貴。民辦大學沒有國家撥款,都是自籌自資。公辦大學一般學費每學年5000--6000元左右;民辦大學至少每學年12000元起步,15000元、18000元的也有。
3、師資力量不一樣。公辦大學現在必須985、211博士畢業,至少碩士(說實話,碩士很少了)。有的還要求有相關論文發表或其它要求。民辦高校條件就低一些,硬性要求沒那麼多,但大學教師也必須碩士及以上學曆;總之,和公辦大學有一定差距。民辦大學教師流動性大,公辦大學教師隊伍穩定。
4、學生生源不一樣,教師層次不一樣,學校管理及責任心也不一樣,具體不便明說。
5、各種資源,社會重視程度,關注度,能參加的社會活動,甚至各類捐款,都有差别。
6、學生含金量不一樣。公辦大學的學生被錄取時成績好,大學教學正規、全面、科學,畢業生質量高一些(也不盡然,每年挂科、因故開除的也有)
7、公辦大學一切費用國家撥款,民辦大學一切取自學生學費;自然,花錢辦事的力度、魄力有點差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