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
遠親不如近鄰
家裡有個什麼事兒總能幫襯幫襯
鄰裡和諧住着也舒心
但事情永遠沒想象的這麼容易
鄰裡之間的矛盾也是頻頻發生
上海浦東新區上南花城社區
有一幢樓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居民們不約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
家家戶戶囤着一大堆耳塞
這幢居民樓位于小區當中
按理說是最為安靜的位置
……
原來
該樓502室住戶與樓上602室早前發生矛盾
一怒之下使用了震樓器
這一震就是五年
……
一件瑣事震樓5年
鄰居“躺槍”苦不堪言
究竟是什麼仇怨
讓鄰裡關系變成一場噩夢?
↓
記者來到了當事人之一602王女士家中了解情況。進門就看到,王女士在客廳鋪上了席夢思,她晚上就睡在這裡,桌子上放着一堆耳塞。她家的卧室,是主要“攻擊”目标,噪聲這裡變得異常清晰,記者用手機分貝軟件測試了一下,最高達到了68分貝。
△通過手機App測試,震樓器和各種噪音經常達到五六十分貝(非專業測試僅供參考)
說起和樓下的恩怨,王女士一聲歎息,說多年前和他們家還是好朋友,一起散步一起逛街,直到2016年發生了一件小事反目成仇,引發這場持續5年的“戰争”。
當時王女士家陽台的水管老化滲水影響到了樓下,因為沒有好好溝通,這點小事逐步升級,兩家人從親密相好變得形同水火。到了2017年,樓下就開始使用震樓器進行“無差别攻擊”。
△居民無奈隻能将床墊放在客廳噪音較輕處
602王女士的丈夫很久之前就已經搬出去住。而其他居民也無辜“躺槍”,702住着一對老夫妻,記者上門時,85歲的鐘老伯正在睡覺,晚上睡不着隻能白天打個盹,這樣生活已經持續了五年。
他的妻子王阿婆告訴記者,老伴這幾年迅速衰老。本來睡眠不好的鐘老伯經常一夜無眠坐到到天亮,因為精神萎靡還摔了兩跤,斷了5根肋骨。
此時,其他居民也紛紛趕來吐槽:一夜無眠第二天無法正常上班的上班族、休息不好沒法好好學習的孩子……
另一位居民更是倒黴,剛花了千萬買了這套房子,她如今非常後悔居然沒有在看房時發現這一情況。“我還以為是普通的裝修噪聲,沒想到日日夜夜不停,天天睡不好,早知道怎麼也不會在這裡買房。”
△居民多方反映,仍無法解決震樓器擾民問題
震樓器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
震樓器發出的是一種類似規律敲擊榔頭的聲音,三下一個輪回,持續不斷。此外,還有不間斷播放音頻,聽着似乎是某種“黃色音頻”。
居民告訴記者,白天因為有白噪音,所以還能遮蔽一些,最痛苦的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晚上,這些噪聲會變得異常清晰,聲音随着樓闆蔓延全樓,整幢樓都深受其苦,最讓他們受不了的是,噪聲還隻是震樓器威力的一小部分。
“最厲害的,是一種低頻震動,這個功能一開,整棟樓都在抖,震得人腦殼嗡嗡響,幾分鐘就吃不消。”居民說,在他們的抗議下,這戶人家稍有收斂,這一功能如今偶爾使用,但兩種噪聲攻擊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已經持續了整五年。
△為了減輕噪音的影響,居民家中常備各種耳塞
取證艱難無法維權
為什麼不聯合起來制止這種行為?
居民們哀歎道,什麼辦法都試過了
毫無效果
首先是602室,也曾經用敲擊地闆等方式反擊過,但随即招來更大的報複,加上鄰居抗議,隻能偃旗息鼓。其他居民也上門溝通過、砸過門、報過警、拉過電、信訪過、投訴過、打過官司、寫過聯名信、制定過樓組公約,但502隻用一招化解:“堅守不出”,沒有任何辦法能阻止震樓。
每當居民報警,民警都會上門,但敲不開門,聲音隻是暫時停止,等民警一走,噪聲攻擊又開始繼續。這幾年附近派出所的民警不知道上門處置過多少次,但就是因為取證難,不能固定證據,無法對其進行強制措施。
而且即便民警鎖定了證據
處罰手段也非常有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理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對于故意制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第一次給予警告處罰;警告後仍不改正的,将對其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處罰。
去法院起訴,居民被告知要去指定的專業檢測部門出具環境檢測報告,如果分貝數超過标準,才可能發起訴訟。但檢測機構卻表示,被噪聲檢測的對象,必須是單位,比如工地、工廠之類,不能是個人,所以通過司法渠道解決也走不下去。
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居委會也曾采取了各種方式進行調解,搭建平台讓居民進行協商,但均無效果。
拒絕溝通訴求存疑
究竟502住戶的訴求是什麼?
他們又有什麼委屈?
怎樣才能停止震樓?
↓
記者來到502室試圖采訪當事人,但一直沒人應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502室曾經與他們家主動接觸過,告訴他們不要參合其中,不要和其他居民一起“搞”他們。
“他們的訴求非常奇怪,我至今也難以理解。”這位居民表示,這對夫妻上門後首先是訴苦,說602的行為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而其他居民都幫助602來“欺負”他們,丈夫還說他的妻子已經搬到其他地方住,除非妻子能夠回到這裡正常生活,否則就不會罷休。但說到“震樓”一事,夫妻倆就絕口不提。也有居民曾經了解到,502的訴求就是想讓602搬走。
一位居民曾經在502室開門時看到過屋内的場景,裝着好幾個監控攝像頭,桌子上也放着一堆耳塞,白天幾乎看不到這戶人家出門,隻在夜深人靜悄悄出沒,電梯如果有人,隻走樓梯。如此殚精竭慮,小心翼翼,頂着全樓的壓力一心報複,鄰居們很難想象是怎樣的動力讓他們甘願犧牲正常生活,将損人不利己堅持到底。
602室王女士告訴記者,說她願意“投降”。“隻要他們願意開門溝通,我馬上就下樓賠禮道歉,或是其他什麼解決方式,都可以商量,隻要停止震樓什麼都好說。”王女士說,至今還記得和樓下鄰居相處甚歡的時光,現在她每天睡在客廳的席夢思上都會思考,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律師說法
上海方洛律師事務所宋博律師認為,這個案件表面上看起來與相鄰權有關,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并不符合《民法典》中關于相鄰權的規定。相鄰權是相鄰權利人應遵循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确處理相鄰關系,這個權利是建立在自己具有生産、生活等合理需要的基礎上,在行使自己通行、通風、采光等生産、生活需要的權利同時,兼顧相鄰方的權益。
但是,本案中502室房主使用“震樓器”長期故意制造噪音妨礙相鄰方的合法權益,已經超出自己合理的生活需要,應該被視為故意制造排放噪聲等有害環境污染因子,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應當按照環境侵權責任糾紛處理,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網友熱議
對此,網友紛紛熱議
曾遇到過相同遭遇的網友表示:
“深有同感”
也有網友認為:
“樓上是多過分,導緻樓下用這種方法”
還有網友認為:
“有什麼問題是不能好好坐下來溝通的?”
也有網友表示:
“遠親不如近鄰,有後悔的時候”
對此,你怎麼看?
你在平時生活中
遇到過類似鄰裡糾紛嗎?
你都是怎麼做的?
一起來聊聊吧~
來源:上觀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