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5 10:23:34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著名詩人孟郊的詩詞。彼時,孟郊已經參加過3次科考了,終于,在孟郊46歲時,他終于考上了進士。

考中進士的孟郊喜不自勝,打馬遊街,十分風光,一日之内看遍長安城内的花。從這句詩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孟郊本人的喜悅和開心。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1

(古代狀元圖)

考中了進士便如此開心,那麼在古代,全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又該擁有着怎樣的榮耀與風光?

反觀今日,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人越來越多,人數屢創新高,古時候的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于今天的什麼學曆呢?現如今的研究生學曆和狀元、榜眼、探花差距大嗎?

古代科考大揭秘!

根據史料記載,古代科舉考試自隋唐之時興起,共分為4個階段: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通過童試即為秀才,通過鄉試即為舉人,通過會試即為貢士,通過殿試即為進士。而進士也分為三六九等。通過殿試後,皇帝會精選出前三名,分别将他們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

古時候便有榜下捉婿這一美談。許多達官貴人會在放榜當日,來到皇榜之下,尋找才貌雙全的青年才俊,以期匹配給自己的女兒。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2

(宣讀聖旨圖)

許多人刻闆地認為中國古代科考隻考四書五經,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誤解,我國科舉考試是從隋朝開始的,而各朝各代對選拔人才的标準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的科舉考試所要考的科目都不一樣。

科考的最終目的是為朝廷選拔人才,而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是不一樣的。

在這許多的科舉考試之中,考試科目最豐富的當屬唐朝了。

隋朝末期,科舉考試剛剛設立,所以考試内容相對單一,但這卻打開了以考試選拔人才的先河。而到唐朝的時候,考試内容不光有明經,還有法律、文字、算術等許多科目。我們可以從唐朝的科舉制度看到當時對人才的需求。唐朝更需要全方位的綜合性人才,因為唐朝與波斯等其他國家往來密切,需要綜合性人才才能支撐如此密切的往來和交流。

可是随着朝代更叠,統治者對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到了明朝便隻設進士一科了,這是因為在明朝時,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人才的需求比較單一,皇帝需要更加忠心的臣子。而到了明朝中後期,甚至出現程朱理學等禁锢人們思想的理念。到了清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又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可是這些制度并非一成不變,在清朝中期甚至還加入了翻譯課。雖然清朝中後期實行閉關鎖國,可在那時想與清朝貿易往來的國家有許多,為了迎合這些國家的需求,又開設了經濟學等。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3

(狀元遊街)

雖然這些朝代所考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科考的内容大多數都是儒家經典。熟悉國學的人都知道,儒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大國的主流科目。這是因為儒家崇尚仁義禮智信,這五點對于社會穩定和個人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相對于考試内容來說,科考形式才是最值得深究的,科舉制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選拔人才制度,國外大多實行世襲制,這就造成現如今的歐洲仍然以皇室為尊,可是我國從隋朝末期開始便實行以才能選拔人才,雖然也有時會出現高門貴子,但寒門貴子的例子數不勝數。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4

(狀元帽)

另外,考試内容并非一闆一眼的提問回答,還分為策、論。策就是考官提出一個問題,讓考生寫出自己的看法,這一點需要考生發揮足夠的主觀能動性,還考察了考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考生不僅需要在文章中寫出自己的看法,而且還需要思考如何改進。而論則需要運用自己廣泛的閱讀來解釋觀點,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對考生能力考察的全面性。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5

(狀元遊街)

若是你以為科考内容僅僅局限于此,那就大錯特錯。科舉考試還會考一些文學性較強的内容,比如宋朝科考内容增加了詩詞歌賦。所以在念書之餘,這些文人雅士還會開辦詩集,以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

古代科舉考試如此複雜,狀元榜眼探花是不是隻要考到前三名就可以獲得了呢?若隻是成績好,還不能做狀元榜眼探花。經過殿試時,皇帝會親自提問,面對皇帝的提問,滿朝文武百官會觀察進士的反應能力,體貌特征,身高,氣質等等各個方面,在綜合衡量以後,由皇帝親自定下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還會獲得遊街打馬遊街的特權。

在皇朝中後期出現了八股文。也就是在考場上考官出題時,會将一本書中某一段落的某一行字删去,讓考生填空。這一考法有些死闆,但是考驗了考生的背記能力,這也導緻在統治後期出現了許多隻會死讀書的士大夫,他們不懂變通,間接導緻了王朝的衰敗。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6

(狀元郎)

反觀現如今的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等等,古代科考與現如今的考試有什麼區别呢?狀元榜眼探花和現如今的研究生誰高誰低呢?

前三甲萬裡挑一,研究生逐年增加

現如今,除了極個别地區以外,高考生一般要分文科和理科。在古代,若想要考中進士,就必須既學數學,又學文學,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對于現如今的考生來說,做一個專才要比做一個通才容易得多,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做通才越來越難。因為現在每個領域都有許多細分領域,在這些細分領域中都有各自的大師和著作,一人一生若是想研究清楚一門學科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更遑論研究其他科目。

當然也有一些天縱英才,比如著名國學大師錢鐘書,他不僅文學好,翻譯等其他方面也很出色;著名的文學家林徽因在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同時,也是在舉足若輕的建築學家。

我國從隋朝末期就開始科考,可是當時記錄并不多,到了唐朝才開始正式記錄。從唐高祖年間到清光緒30年,也就是1904年,我國一共出現了654名文狀元,185名武狀元,而榜眼探花則無人記錄。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7

(狀元遊街)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研究生招生共117.7萬人。僅僅一年我國便招收了100多萬名研究生。更不要提前面幾十年間錄取的研究生了。現如今的研究生門類越來越多,僅僅是文學這一專業便有傳播學,新聞學,翻譯等等,各類文科更不要說理工科了,如此多的門類,更體現了術業有專攻這五個字,而古代狀元則需要做一個全通的通才。

從選拔難度上來看,相比于幾年一科考才會出現的一名狀元,研究生的入學難度可比科舉考試的狀元輕松多了。

古時候,人們将人生最快樂的事總結為四句,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句也代表了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終追求,這世間最快樂的事中便有金榜題名。可見,古代科考上榜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現如今,許多人選擇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了更好的擇業,更好的為人類進步和國家發展做貢獻,也就是使自己在專業方面的技能更強。而古代的科舉考試則是國家為了選拔人才設立的。也就是說,若是你通過了科舉考試,考中進士,那就相當于半隻腳邁進官場了。若是考中狀元榜眼探花,不僅可以得到皇帝的重視,也會成為朝中新貴,以後平步青雲也不是一件難事。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8

(研究生圖片)

所以從考試目的來看,古代考試相當于學業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綜合考試。用現代話來說,若是考試考得好,連工作都是包分配的,還是國家級編制,穩定長期。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古代狀元榜眼探花在結束考試後,一般會被派到哪裡。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在通過考試後會在翰林院内擔任文職,随後根據每個狀元榜眼探花的家世背景等分派不同的崗位,這裡就不得不提榜下捉婿這一典故了。

其實權貴人家十分清楚,這些青年才俊若想在官場平步青雲,必須要有得力的家族做靠山。古代家族盤根錯節,士大夫族群異常團結,若想融入進去就必須有入場券,如果沒有血脈,那可以利用姻親。在進入翰林院後,狀元榜眼探花一般會匹配能夠幫助自己仕途的妻子,為自己在官場上助力。當然也有例外,古代便有高中不休下堂妻的美談。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9

(狀元遊街圖片)

在古代,翰林院是國家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古代便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的現象,翰林院是朝廷用于編寫文書,議論政事的專門機構,翰林官的工作内容就是朝廷的工作内容。而翰林院則是科舉考試以後安置優秀人才的地方,翰林院經常作為宰相等高層政治人物的預備選拔機構,沒朝每代的政治人物大多出自翰林院。換句話說,隻要當上狀元榜眼探花,就相當于成為中高層人士的儲備人才,随時準備走馬上任。

可是現如今的研究生多如牛毛,僅僅一年就錄取100多萬,而研究生的錄取人數也在随年份增加,擴張趨勢越來越明顯。現如今,研究生畢業以後還屬于自主擇業,需要讓這些研究生自己外出尋找工作。雖說研究生比起本科生來說有着巨大的競争優勢,可是随着越來越多的研究生逐年畢業,學曆貶值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其實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等這些進士更像是人才選拔考試加上公務員考試。通過考試後的他們可以作為預備役直接進入中樞進行培養。能夠拿到全國前三甲,說明這樣的人一定不會太笨,日後進入朝廷,為官也必定大有作為。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10

(研究生學習圖片)

按照現如今的學曆比例和人數比例,研究生學曆已經不能和狀元榜眼探花等相提并論了。若想用現在都标準和這些全國首屈一指數一數二的人才相比較,那至少需要用博士來相比,還不能是一般的博士,必須是手握多篇SCI,才華斐然,學術成就顯著,具備進入中科院做院士潛質的博士才行。

其實我們不必過分糾結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與現在的學曆有何差别,畢竟古代科考的選拔目的和現如今考試的目的不一樣,現在人們有了更大的自主權,要想光宗耀祖不止入朝為官這一條路,還可以經商,教書等。獲得共和國勳章的許多國家人才,這些人才中,有一些的學曆沒有很高,但是他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很大。比如著名女高校長張桂梅,她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但她身上所代表的時代精神和民族印記是任何一位博士都無法比較的。

相比于古代為了維護統治而開設的科舉考試,現代的考試更加迎合當代社會的需求。我們需要的不再是死讀書,背死書的八股進士,而是更具有創新思維,思辨思維的現代人才。現如今全球化浪潮勢不可當,我們更需要的是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可以高屋建瓴地對各行各業提出建設性意見。

狀元榜眼探花來曆(狀元榜眼探花相當今天的什麼學曆)11

(研究生學習圖片)

俗話說,時也命也,時事造英雄,在不同的時代所需要的英雄各不相同。古代的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是為了讓統治階級可以更好的完成對國家和社會的統治,而現代的考試則是為了選拔專業性人才,為各行各業作出建議和貢獻,最終目的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奮鬥。

作為普通人的你我他最重要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為人類,為社會,為自己的小家,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成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狀元榜眼探花才更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