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1 14:46:41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1

2022年,中國作家協會隆重推出“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對以長篇小說為主的優質選題提供支持,充分發揮由全國重點文藝出版社、重點文學期刊等成員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作用,從作家創作、編輯出版、宣傳推廣、成果轉化、對外譯介等多方面統籌協調,形成聯動機制,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家網聯合推出“行進的風景——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作品聯展”系列專題,将對計劃首批入選作品逐一展示、閱讀、評論、探讨,并以融媒體的形式與大家攜手攀登文學高峰。現将部分入選作品依次以薦書的形式介紹給大家。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2

《五湖四海》

作者:王安憶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ISBN:9787020173242

内容簡介

《五湖四海》是王安憶最新創作的小說。

小說講述一對五〇後年輕人,随着改革開放的大潮,相識相愛,成家立業,憑着勤勞和智慧,成為“富一代”的故事。從水上人家的二人世界發展到人丁興旺、公司連鎖,順風順水卻也小有坎坷。村長支持、銀行放貸、兄弟互助、夫妻同心。他們有頭腦,不惜力,善良包容,有意無意地踏準了時代的節拍,甚至在某些節點成為先行者。在這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大潮沖刷下的泥沙,經過了改革洪流中的灣汊;時間推移,他們的家庭不斷擴大,每一位成員都與開放的世界有着各自不同的關聯,成員之間的關系愈益微妙。但無論如何,張建設、修國妹兩位主人公努力調整着自家“航船”的方向,駛向更廣闊的遠方……

這部小說,以有限的篇幅容納了廣闊的曆史空間,濃縮了豐富的人間故事。改革開放四十幾年的曆史過程,通過修、張一家的細碎日子一一閃回,真實可觸。小說的文字簡練,情節利落,不拖泥帶水,無繁文缛節,對于回顧、思考四十多年來的社會發展及其帶來的各個方面的進步、變化和深遠影響,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同時給人以文學閱讀的享受。

巨變的時代,不變的日常

文/胡詩楊

初讀到“五湖四海”這個标題時,我們可能會聯想到滔滔河水向四面八方奔騰湧動的畫面,但是在王安憶的新作《五湖四海》裡,這種龐大開闊的氣象僅僅是一道前菜。小說講述了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水上人家修國妹與張建設創業起家的數十年曆史,但在王安憶筆下,改革開放時代的傳奇往事被家長裡短以及情感糾葛等日常生活的細節所覆蓋。

小說《五湖四海》内部有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指向改革開放時期水上人家“貓子”張建設的創業曆程,這一傳奇的創業經曆頗有五湖四海的氣勢;另一條線索指向修國妹個人心靈中隐微的煩惱,她在家族日益壯大的進程中感到丈夫、兒子與小妹同她在情感上日漸疏遠,兩條線索如麻花一般糾纏前行,共同編織了小說的景象。

實際上,修國妹個人的心靈煩惱是小說更具統領性的内容,也是王安憶對于第一條線索的傳奇性的解構。小說《五湖四海》的開頭第一句便是“她不知道日子怎麼會過成這樣!”小說前半部分追溯了修國妹與張建設的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等大事,并着重叙述了張建設貸款創業的經曆,對于這一系列傳奇往事的追憶都是為了回答開頭的這一個發問——修國妹的日子怎麼會過成現在這樣?然而,發問注定是無用的,因為“她不知道”,當她試圖思索時,生活卻滾滾向前,沒有給她答案。

作者一邊用修國妹的限知視角回溯往事,一邊用全知視角預言未來。小說中寫修國妹去廟裡抽簽,抽得中平簽,“修國妹自以為好命,同時又是勞碌的命,所以就很認”。而僧人告訴她“中平簽其實最好”,“中平簽”這一細節正是王安憶“反傳奇”寫法最好的注腳,作者提前告知我們這些傳奇最終都将歸于平淡與日常,修國妹不可能大富大貴,她隻是一個認真生活的普通人而已,身上帶有熱騰騰的煙火氣。

帶着預言重讀小說,會發現人物的結局早有暗示。在張建設去探望當年為他辦理貸款的姚老師時,他才得知姚老師已因受賄入獄,接待他的姚師母提醒了他一句,“你是能人,做庸人一世平安,能人就不定了”。後來張建設不斷向“能人”的方向發展,從草根一路做到家族企業總裁,然而他在作業時突發意外,未能善終,這一戛然而止的結局恰證實了當年的預言。

《五湖四海》是一部宿命感意味很強的小說,這也恰應了小說開頭所說的,“水上人都有點信命”。而王安憶則在寫作中把“信命”和“反傳奇”的特點編織進了叙事,人物的命運在一開始就已注定,他們都不自覺地朝着注定的終點奔去。

當修國妹在回溯傳奇往事何以使得她的日子過得不如意時,小說的一個轉折點是小弟的歸國。在小弟歸國以前,修國妹尚覺得日子過得幸福,小弟歸國以後,她日常生活中的煩惱便開始逐日累積。小弟的歸國勾連起來的是小說後半部分寫到的90年代 “留學熱潮”,修國妹的小弟、弟媳袁燕、兒子舟生都曾赴美留學,後來張建設也因生意原因前去美國出差。修小妹則在新加坡失蹤,多年後帶回了一個不知生父的混血兒核桃。修小妹追求時髦,向往西方文化,叛逆且利己,是整個時代大潮的産物,她是小說中典型的“新人類”。小妹突然的失蹤出走、突然的生子歸家,親姐妹之間長久的生疏與隔膜是令修國妹感慨日子煩惱的一大緣由。

留美歸來的小弟曾向修國妹盤點起家中各成員,并将衆人分為兩類,“一類喜歡美國,我就叫他們‘新人類’,一類不喜歡美國,叫‘舊人類’”。在小弟的歸類中,他自己和修國妹都屬于“舊人類”,而小妹雖然從未去過美國,在他那裡卻屬于“新人類”。張建設雖未被納入小弟的分類體系,但我們可以判斷他居于二者之間,是由舊轉新的人。他父母早亡,幾乎可算作孤兒,他雖也出生于水上人家,但卻約等于一個“無根”的人。因為“無根”,他十分重視親緣關系,力圖打造一個大家庭,也恰恰因為“無根”,他可以毫無障礙地接受一切新觀念,快速适應市場經濟的浪潮,一手創辦了家族企業。然而張建設并不滿足于現狀,他不斷擴張企業,而後自美國出差歸來,他便性情大變,鮮少顧及家庭,夫妻二人的間隙是修國妹日子過得苦惱的另一大緣由。

“舊人類”修國妹自認落後倒并不是最壞的,她相信水上人家自有其價值,令她感到苦惱的是自己與丈夫、兒子、小妹等家族中的“新人類”逐漸失去共同話題,愈發疏遠,隔膜叢生。小弟的歸國之所以成為轉折點,正是因為他給家鄉帶回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新世界,而他本人的頹唐又顯示出新世界并不能給每個人帶來幸福,反而會給“舊人類”帶來更多苦惱。到底是“新人類”好還是“舊人類”好?小說并沒有給出答案,但它提供了我們思考的空間。

《五湖四海》中,河道與高速公路成為了既對立又相關聯的兩種象征。河道象征具體、現象、感官、形而下,高速公路則象征抽象、本質、理性、形而上。這樣的分類源自小說中修國妹在臨近結尾處的開悟,她獨自一人開車上路,途中作者插入了一段頗具哲學意味的思考——“河道是未經過提煉的原形,高速公路是形而上。前者是感官世界,後者是理性思維。即便如修國妹的具體的人生,在速度裡也體會到一種抽象的快意。”

然而陸路與水路又并非二元對立的簡單關系,因為“高速公路是另一種水系,通往四面八方,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在水上人修國妹眼中,公路無非是一條速度更快的、更抽象的河道,河道無非是一段更緩慢、更具體的公路。而修國妹也會學着小弟的話,以水系與船隻作為參照系,将美國指認作“那個公路和汽車的國家”。與其說河道是修國妹的全部世界,不如說修國妹将河道視為理解這個新世界的方式。

修國妹用未經提煉的具體、可感、及物的思維理解世界。她的生活具體而充實,在竈台與卧室間忙進忙出,挂慮每日的衣食,她是被日常生活煩惱所裹挾的普通人。修國妹是用感官生活的人,她以味覺品嘗鮮魚肉與炒腰花的味道,以嗅覺聞家鄉酒糟發酵的香味。當時代滾滾向前進,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後,修國妹不禁感慨道:“這是一個新世界,隻有氣味還是老樣子。”修國妹不用理性思維生活,相比于金錢收益,她更關心一家人的情感關系,她因為缺席了兒子舟生的成長而與之生有隔膜,所以刻意将女兒園生牢牢拴在自己身邊,她與小弟格外親近,幾乎将小弟看作自己的兒子,但與小妹卻生疏得很,宛如兩代人。後來修國妹與丈夫竟也成為了熟悉的陌生人,他們二人在床上的一次對話被比作在河的對岸喊話,你一言,我一語,來回穿梭過遼遠的、空曠的空間,心理上的距離感被實體化,陌生感油然而生。

在《五湖四海》中,王安憶解構了張建設創業的傳奇性,而給予了普通人修國妹更多的同情與理解,她更看重改革開放大時代之下個人心靈的波瀾。小說後半段也頗有《長恨歌》的韻味,延續了王安憶“反傳奇”的寫法,深入具體的日常生活本身,小說寫得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為什麼寫的是水上日常,卻要用“五湖四海”為題?也許正是這樣的反差,才構成了我們理解這部小說的張力。五湖四海當然有氣魄,但更寶貴的可能便在于這裡的水上人家。

作者簡介

王安憶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3

王安憶,1954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70年赴安徽五河縣插隊。1972年考入江蘇省徐州地區文工團(現徐州市歌舞團),1978年任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編輯,1987年成為上海市作協專業作家,2004年受聘為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長恨歌》《紀實與虛構》《天香》《匿名》等,還有大量中短篇小說、散文等其他體裁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藝作品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等獎項。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文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1 END

1

相關閱讀:

薦書 | 林白《北流》:就這樣置身其中

薦書 | 孟繁華《散文的氣質》:徜徉在散文的國度裡

薦書 | 王凱《上尉的四季》:重返遙遠的連隊

薦書 | 劉大先《貞下起元:當代、文學及其話語》:當代文學如何自處

薦書 | 劉亮程《本巴》:當時間還有足夠的時間

薦書 | 安甯《草原十年》:它們無足輕重,又閃爍光芒

薦書 | 潘向黎《上海愛情浮世繪》: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薦書 | 楊獻平《沙漠的巴丹吉林》: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命運

薦書 | 何向陽《被選中的人》:一個詞的重量

薦書 | 牛紅旗《涼山策》:以圖像組建“涼山史詩”

薦書 | 蘇滄桑《遇見樹》:遇見萬物,遇見自己

薦書 | 萬甯《城堡之外》:靜靜地,坐在黃昏裡

薦書 | 李一鳴《在路上》:人生“行旅”、精神“逆旅”與生命“苦旅”中的文學美玉

薦書 | 徐坤《春天奏鳴曲》:盛世華章

薦書 | 葛亮《燕食記》:食啲乜?

薦書 | 龐潔《詩面龐》:隻有少數人是深情的幸存

薦書 | 王華《大婁山》:土生土長的故事

薦書 | 吳佳駿《小魂靈》《小街景》《小蔔辭》:我與“微塵三部曲”

薦書 | 蕭耳《鵲橋仙》:江南尺度何所拟

薦書 | 鮑堅《正是看花時節》:都是真心話

薦書 | 厚圃《拖神》:喚醒每個人心中隐藏的“神性”

薦書 | 黃德海《讀書·讀人·讀物——金克木編年錄》:試圖成為并非虛構的成長小說

薦書 | 李雲雷《沉默的人》:從生活中自然生長的創作

薦書 | 張莉《望雲而行:2021年中國短篇小說20家》:小說裡的新詞與舊詞

薦書 | 賈志紅《人在非洲》:我想在這裡當一棵樹

薦書 | 牛慶國《持燈者》:詩歌是一條河流

薦書 | 王方晨《鳳栖梧》:短篇小說的大作為

薦書 | 付秀瑩《野望》:“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薦書 | 孫甘露《千裡江山圖》:融入革命者身姿和靈魂的千裡江山

薦書 | 艾偉《鏡中》:任何藝術都是人間鏡像

薦書 | 魯敏《金色河流》:這條河來自南方

薦書 |《血脈之河的上遊》:對故土鄉親的深摯感情是鄉村書寫中“關鍵的關鍵”

薦書 | 哲貴《仙境》:尋訪仙境之旅

薦書 | 江子《回鄉記》:當鄉村面目日漸模糊

薦書 | 北喬《遠道而來》:一切都可以肩并肩手挽手

薦書 | 《百年中國新詩編年》:原典集成、述而有作,一覽中國新詩百年曆程

薦書 | 周潔茹《美麗閣》:她們還是要出發

薦書 | 《且來花裡聽笙歌》:種自己的花,愛自己的宇宙

薦書 | 金鈴子《例外》:詩歌之道

薦書 | 周瑄璞《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把故鄉作為方法

薦書 | 散文之美,日常之光——《人生有所思:給青少年的散文讀本》

來源:《文藝報》2022年11月28日3版

編輯:劉雅

二審:王楊

三審:陳濤

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薦書王安憶五湖四海)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