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8:27:21

一提起科舉考試,我們就會聯想到八股文,認為“八股”是迂腐俗套、陳詞濫調的代名詞。八股文又稱制藝、時藝、時文、八比文,因題目出自“四書”、“五經”,所以又稱為四書文、五經文。典型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1

雖然八股文形成于明代,但其淵源可追溯到唐代的試帖詩和宋代的經義。北宋時期,王安石改革科舉用經義取士後,規定文章每篇不超過五百字,其作法已與八股文有共通之處,因此王安石常被視為八股文的鼻祖。明洪武時期,朱元璋規定将八股文作為首要的考試文體,到明憲宗成化年間最後定型。

自八股文成為科舉考試的文體後,一直受到種種質疑,很多有識之士認為八股文于治國安民毫無益處,希望廢除八股文采取其他文體。确實,通過八股文走向仕途的官員,和社會實踐嚴重脫離,隻懂得儒家經典,卻不知安邦治國,甚至連最起碼的理政能力也不具備。可奇怪的是,明清兩代最高統治者以及官僚高層都積極推行維護八股文,其實不是他們看不到八股文的弊端,而是另有原因。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2

第一,八股文能有效維護帝制統治

明清八股文命題範圍和作答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允許考生自由發揮,使考生必須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學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因此,凡是答題有違孔孟之道、程朱理學的,不僅要被淘汰,還有可能被追究責任。這樣,八股文就顯示出它特有的政治功用,即可以通過強制廣大士子隻讀儒家經典,統一其思想,進而鞏固中央集權統治的目的。

第二,八股文有利于引導考生備考

八股文從四書、五經中命題,避免了考生漫無邊際地讀書備考,使得考試有可比性。這一點類似我們現在的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之前,都會出台考試大綱,以便考生能重點複習備考。

第三,有利于考官閱卷,這也是八股文最重要的功用

八股文類似于我們現在考試中普遍采用的客觀題。在八股文出現之前,考試的文體是詩賦、經義和對策,這些文體基本沒有固定的格式,考生可以任意發揮,考官閱卷時也可憑個人興趣、愛好給考生定名次,這與考試要求的客觀公正原則不相适應。而八股文是較為标準化的考試文體,即作文試卷都有一定的标準格式,一眼就能看出輕重高下,這也是所謂的“文有評定”。因此,不同的閱卷者對同一篇八股文或者同一份試卷的評價基本相同。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3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我,明清科舉考試都是主考官們閱卷,那會不會因主觀意識而埋沒考生的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基本上不會發生,這裡穿插一個乾隆年間湖南鄉試的科舉故事,從中就可得出答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主持湖南鄉試的是湖南學政吳鴻、進士出生的錢大昕和新科狀元王傑,這三位都是八股文高手,而且也是評閱八股文的能手。當鄉試考生交卷後,吳鴻最賞識丁甡、丁正心、張德安、石鴻翥、陳聖清這五個考生的試卷,認為這五人一定能考中舉人。

閱卷結束後,正副考官錢大昕和王傑确定了錄取名單,按例鄉試填榜的次序是從第六名填到最末一名,然後再倒着填第五、四、三、二名,最後揭曉的才是解元。在填榜的時候,吳鴻十分疑惑,因為隻看到了陳聖清一人的名字,這讓他變得不自信起來,懷疑自己的八股文造詣,認為預測不準。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4

等到前五名的名單揭曉時,吳鴻發現他賞識的另外四位考生都在其中。可見,吳鴻與錢大昕、王傑對優秀試卷的評價幾乎是一緻的。他們之所以會得出幾乎相同的結果,主要就是因為采用了八股文這種标準化的考試文體。

第四,八股文可以訓練思維,提高文學素養。

八股文就好比是下圍棋,每落下一子都得考慮下一步和後幾步的下法,如一步走錯,則無後續手段。真正八股文高手如成竹在胸,講究布局謀篇,按部就班。經過八股文的嚴格訓練之後,再去作其他文體,就顯得十分容易了。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5

任何事務的存在都有存在的道理,因此,八股文并非我們想象中那麼一無是處,而是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它在當時有其産生的必然性,也有其得以沿用五百年的内在原因。至于明清時期,很多人反對八股文,這也是情理之中,得空再說說八股文主要有哪些弊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