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的典故婦孺皆知,并且從邏輯上看這個故事确實天衣無縫,不過由此引發的兩個疑點卻始終考驗着人類智商的下限:
一層層地抽絲剝繭,當曆史完全攤開之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秦趙兩大強國不能公諸于世的國策之争,而所謂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充其量隻是用于掩蓋整件事的噱頭。“完璧歸趙”的過程涉及到兩個核心人物,一個是秦昭襄王,另一個是趙惠文王,兩位均是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論智商、論權謀、論才幹都不是泛泛之輩。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蔺相如呢?他不才是主角嗎?這個問題先按下不表,後面會解釋清楚,因為他隻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
秦國向趙國提議用15座城池交換和氏璧的背景發生在“五國伐齊”期間,也就是以燕國名将樂毅為首,秦、趙、韓、魏均派兵參加的那場滅國之戰。在此之前,齊秦曾并稱“東西二帝”,也就是說當時的齊國是足以單獨同秦國抗衡的區域強權。可惜“東西二帝”本身就是對六國合縱的瓦解,齊國的外交失敗很快将自己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五國伐齊”一度将齊國打得隻剩莒和即墨兩個城池,這個時候國際局勢出現了三個顯著變化:第一,秦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第二,趙國跻身一流強國并大有取代強齊之勢;第三,楚國成為秦國的頭号打擊對象。
秦國受益最大不難理解,此戰不僅奪取了關東的部分土地,更重要的是瓦解了六國合縱;趙國崛起則是得益于前期“胡服騎射”和如今伐齊戰争的雙重收益;楚國被秦國重點“關照”是因為拒不參加“五國伐齊”,由此被秦抓住口實。這三個變化看似孤立,但聯系在一起就能要了秦國的老命。首先,從楚國的角度來看,今天是“五國伐齊”,明天會不會是“五國伐楚”?而且從楚國所處的位置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很大。關東六國中緊鄰秦國的就是韓、趙、魏、楚四國,其中趙國軍事實力不弱于秦,自然不是秦軍的首選對象;韓魏緊貼趙國,留下作為兩強之間的緩沖未嘗不可;僅剩的楚國地廣人稀,相較之下就成了發揚秦軍威力的理想之所。
而對于秦國來說,究竟是“五國伐楚”還是“單獨伐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盡快伐楚”。換言之,秦國需要争取一段不受國際幹預的“伐楚時間”,而這段時間從哪裡尋找?顯然“五國伐齊”可以提供,隻要把韓、趙、魏、燕四國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齊國戰場上,秦國隻需要派出很少的兵力配合聯軍伐齊,其主力便可從容不迫地收拾南方的楚國。而就在這個時候,趙國突然撤兵并且把齊國的戰事全部甩給聯軍,這一舉動令秦國始料未及,眼見趙軍大舉回撤,而秦國國内空虛,身在楚地的秦軍不得不暫停攻勢。對于趙軍曾在趙武靈王時期試圖自雲中、九原攻入鹹陽的軍事嘗試,秦人至今心有餘悸,因此這個時候秦昭襄王最想要的顯然是趙國重回“五國伐齊”的行列當中。在這樣的背景下,秦國的特使突然出現在趙國宮廷,帶來了昭襄王意欲以15座城池為代價換取和氏璧的消息,你說這意味着什麼?
趙國君臣幾乎想都不用想就明白,這是秦王有意與趙國密談“五國伐齊”之事,至于那15座城買的也不是和氏璧,而是趙國的回心轉意。對秦國來說,用區區15座城邑換回整個楚國的買賣十分劃算,可惜趙人對秦國的伎倆洞若觀火,否則也不會急匆匆地從齊國戰場抽身。以惠文王為首的趙國智囊集團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眼下秦國一家獨大,任何一國都獨木難支,因此最忌諱的就是被敵人各個擊破。對于秦王抛出的談判信号,趙人當然不能選擇屈從,而最有力的回擊就是當面拒絕。所以蔺相如奉璧出使非但不是示弱的表現,相反這是一種極為強硬的政治态度。在趙國人未亮出底牌之前,秦王又是齋戒、又是款待,為的不是那塊破石頭,而是此刻有求于趙國。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這麼重要的大事秦趙為什麼不明着說,而要用和氏璧做噱頭呢?很簡單,這種事情見不得光,在對方沒有挑明之前誰先戳破窗戶紙,誰就陷入外交被動。至于證據我們可以從《秦本紀》、《趙世家》和《廉頗蔺相如列傳》三方對比中加以印證。談判破裂後秦國發兵攻趙,《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複攻趙,殺二萬人。”表明上看好像是秦王因和氏璧受到愚弄而遷怒趙國,這與《秦本紀》“二十五年,拔趙二城。”相吻合。但《趙世家》記載:“十七年……而秦怨趙不與己擊齊,伐趙,拔我兩城。”秦昭襄王25年就是趙惠文王17年,亦即完璧歸趙的次年,但請注意這裡的原因是“秦怨趙不與己擊齊”,壓根兒對和氏璧連提都沒有提。
秦昭襄王少年即位,曆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三代強敵,怎麼可能把石頭看得比江山還重?所謂“以城購璧”從頭到尾都是雙方在鬧劇掩蓋下的國策談判,趙國雖因得罪強秦而喪失一兩城池,但遠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秦國貌似占了便宜,實則喪失了攻滅楚國的戰略機遇期。後來秦趙戰争不斷,但秦軍始終無法取得對趙軍的絕對優勢,旗鼓相當之下“渑池會盟”應運而生,而這一次才是兩大強權真正意義上的相互妥協。
本文由動圖簡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