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曆史,其實就是一部各大國之間的利益争鬥史,隻不過在不同的時代,利益沖突點不同。反觀當今時代,全球化的發展,二戰之後,出現了這樣一個體系,它就是聯合國。聯合國由五大常任理事國組成,在決策方面,五大常任理事國均具有一票否決權。聯合國的存在,對當今世界而言,不僅僅在地區維和維穩中有重要作用,其還為大國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坐下來談的平台,所以自二戰以來,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如今,國際局勢風雲突變,某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仿佛岌岌可危,就連印度,不把其放在眼裡,一直計劃取而代之。
想必這個國家顯而易見,沒錯,就是英國。在近代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開始。當時的大英帝國,以強大的國力得以“光榮獨立”。其擁有強大的艦隊,這也使其繼葡萄牙之後,後來居上。在其巅峰時期,擁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在當時,印度恰恰也屬于其殖民地。
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戰争是阻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戰争也讓世界得以重新洗牌。在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随即跌下神壇。即便是在戰後仍然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一員,但客觀的講,發展到現在,英國是最弱的常任理事國了。
失去殖民地的英國,國土面積小的可憐,經濟實力也驟降,綜合國力一落千丈。與此同時,其國内危機一直是國際熱點,随時面臨直接分裂的危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獨立意願愈來愈高,這也進一步削弱了英國的綜合實力,這樣一看,英國的衰落在所難免。
讓人覺得驚訝的是,就連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其GDP也超過了英國,軍事實力和國防實力,不輸英國。有些時候,人口也是綜合國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印度有近14億人口,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在經濟發展方面,印度人也顯得十分自豪,對自己十分滿意。
印度想加入常任理事國的意願一直都很強烈,更何況曾經的大英帝國已經發展到,被自己曾經的殖民地看不起的境遇了。印度也自信的随時準備接替英國,加入常任理事國。但是話說回來,想必五大常任理事國也不大會同意吧。前面也提到,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這種制度沿用至今,很難改變,這樣一來,印度進入常任理事國的幾率就大大降低。所以現在印度瞄準了英國,認為英國不具備做常任理事國的資質。但總的來說,印度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還是在英國之下。
所以印度想取代英國加入常任理事國,恐怕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了。就這件事,英國網友的态度也是炸了鍋,對印度充滿鄙視。現在是現在,将來是将來,就印度現在的發展速度,在将來超過英國,并不是不可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