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

寵物 更新时间:2025-01-06 04:31:31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1

可愛的大熊貓是熊類中最稀有、最瀕危的物種。它那獨特的黑白斑紋、蓬松的皮毛和奇怪的步伐使它在全球範圍内都收獲無數粉絲。

它們不像其它熊類一樣食肉和充滿攻擊性,它們似乎對交配缺乏興趣,幼崽的生存能力也極弱。所有這些,不禁讓人發問大熊貓憑什麼生存數百萬年。

目前,野生大熊貓應該僅有2000隻左右,這樣的種群數量很難擁有足夠的遺傳多樣性,以确保競争優勢。

衆所周知,我們一直在拯救大熊貓,如果沒有我們,它們很可能已經滅絕,但是大熊貓成為瀕危物種也是我們造成的。

在讨論大熊貓野外生存能力前,我們先讨論下大熊貓到底有多弱。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2

繁殖周期很短

一隻成年大熊貓一般在4到8歲才會開始繁殖,它們的繁殖能力可能會持續12到16年,但野生大熊貓的壽命一般為18-20歲。

更有趣的是,它們一年隻排卵一次(在春天),而且排卵期隻有幾天(一般不超過3天),一年的這幾天便是雌性熊貓懷孕的唯一機會,一旦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即便機會如此難得,雄性大熊貓似乎一點都不珍惜,據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此很是苦惱,想盡辦法,甚至讓繁殖期的熊貓觀看交配視頻。

在野外,大熊貓和其它熊類一樣也不喜歡群居,它們是一種獨居的、有領地意識的動物,所以它們要完成交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3

圖為:大熊貓幼崽,它們與母體的比例比袋鼠還小

比如,人類的建築阻擋了雄性和雌性大熊貓活動區域,或者雌性在排卵期受到任何幹擾,那麼一整年的繁殖機會就會喪失。

如果兩隻大熊貓交配成功,妊娠期為95至160天,雖然它們有時會生下兩隻幼崽,但通常隻有一隻會存活下來。

幼崽需要和母親一起生活兩到三年,在最好的情況下,一隻野生雌性大熊貓一生最多隻可以成功養育8隻幼崽。

明明不适合吃素偏要吃竹子

與其它熊類、雜食動物或食肉動物一樣,大熊貓的消化系統也很短,這使得它們不适合食用纖維豐富、營養不佳的竹子。

為了獲得足夠的營養,大熊貓每天必須吃掉相當于其體重四分之一的竹子,更可悲的是它們喜歡吃營養更少的竹筍。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4

大熊貓的生活方式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一隻大熊貓每天要花16個小時尋找和吃東西,基本上它們的一天除了吃就是睡。

無論從哪方面看,大熊貓似乎真的很難在野外生存下來,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是進化的錯誤,但在被人類“收編”前,它們确實憑借自己的本領已經生活了數百萬年。

大熊貓的過人之處:懶

存在便是合理的,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想盡辦法适應生存環境,大熊貓也不例外。

大約800萬年前,當大熊貓從熊的譜系中分離出來時,美味又營養的肉食可能很難獲得,而竹子卻無處不在。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5

大自然給了當時的熊兩個選擇:努力獲取“好東西”食用,或者食用取之不盡的竹子。很明顯我們的大熊貓選擇了第二種。

吃竹子看似愚蠢,卻是它們做出最對的選擇,因為這有效減少了競争壓力,而那些隻吃“好東西”的很多都已經滅絕。

當大熊貓向竹林深處走去時,它們很少碰到天敵,因為食肉動物一般不會出現在竹林裡;也很少有動物搶奪它們的食物,因為竹子營養不佳而且很多。

它們在身體上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增大了咀嚼肌,據說它們的咬合力在哺乳動物中排名第五,它們稍微改進了消化系統以适應新食物竹子。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6

除此之外,大熊貓能夠生存下來最顯著的一點是:降低了新陳代謝,大熊貓每天的能量消耗隻有其它類似大小動物的38%。

這是因為大熊貓的一種名為DUOX2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該基因參與了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狀腺激素控制着包括能量消耗在内的新陳代謝過程。

食用竹子使得熊貓必須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盡量減少能量消耗,這就限制了它們的運動和交配期。

能量守恒也解釋了它們那小而無助的幼崽,因為生下小且未發育的幼崽,并在體外用母乳喂養它們,比在體内消耗能量更少。

總之,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熊貓生存劣勢從進化角度出發便是它們的生存優勢。

另外,熊貓是個爬樹高手,它們的幼崽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能爬上樹,還會遊泳,更不會像其它熊一樣冬眠。

所有這些,任何一隻成年的大熊貓都能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侵擾,而使大熊貓出現生存危機的是我們人類。

為什麼不把所有野外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未被人類)7

為什麼熊貓會瀕臨滅絕?

我去過成都的熊貓基地,在遊客招待的地方有許多關于熊貓的記載,古時候熊貓确實被人類收編并用于打戰。

由此可見,看似人畜無害的大熊貓其實并不是好惹的,即便在野外能夠威脅大熊貓生存的動物也很少,再怎麼說人家也是熊啊。

人類的發展總是和破壞環境相關,森林面積的減少破壞了大熊貓的栖息地,使得大熊貓的栖息地越來越少。

另外,不斷密集的人口,以及興修的道路、水壩等等,隔離了獨居的熊貓種群,減少了健康種群所需的可用基因庫。

因為它們的攻擊性沒有其他熊那麼大,招來了許多偷獵者,這讓本來就很難的熊貓變得更難了。

好消息是,人類也是熊貓最大的希望,現在我們已經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最後

大熊貓被稱作活化石,曆史見證了它們的生存能力。所有動物都一樣,如果沒有極端的環境變化,它們都能在自己的栖息地生存的很好。

無論你生活在哪裡,隻要我們都善待我們的地球,我們就能保證許多動物不再瀕危,這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