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21:59

經常會遇到很多患者和網友問我,我腎虛了,要不要吃點六味地黃丸,各種影視劇,小說,段裡子,六味地黃丸也成了補腎名藥,尤其對男性來說,那真是天空開了一扇窗,好多難以啟齒的的隐私,吃了六味地黃丸就直接解決了,六味地黃丸真能補腎嗎?對難言之隐真的有用嗎?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六味地黃丸是補腎之祖)1

其實六味地黃丸是各種補腎名方的基礎方,比如桂附地黃丸、金匮腎氣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等。都是通過對基礎藥物加減讓藥效有了變化,讓補腎也更有針對性。所以稱它補腎之祖可能誇張,但也不為過。

咱們先了解一下六味地黃丸,它是補益劑,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由熟地黃、酒萸肉、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六味很常見的中藥組成,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如果不是學習中醫中藥的同學,肯定也是一知半解,但隐約聽起來,肯定也是補腎藥,再加上電視、自媒體的渲染,又給六味地黃加了分,簡直成了明星藥。

六味地黃丸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萸肉補養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洩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洩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标,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六味地黃丸是補腎之祖)2

腎分陰陽,為先天之本

開始劃重點了,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這點沒錯,但我們中醫有個陰陽之說,就是說腎分為腎陽和腎陰,如果你真的腎虛了,還得分腎陰虛和腎陽虛,這就是中醫的辯證之說,分清之後才能對症下藥,進而再看所謂的療效。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呢,這個怎麼分?從專業的角度,那肯定得找個老中醫,望聞問切一下,但是通過自身的一些症狀也能簡單地進行一個分辨。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六味地黃丸是補腎之祖)3

腎為五髒六腑之本,腎陰是身體的陰液之源 腎陽是我們一身的陽氣之根。

如果腎陽虛,臨床上就會表現出一些冷的症狀:腰膝酸軟而痛;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腫,腰以下為甚,下肢為甚;面色白,頭目眩暈;面色無澤、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

那麼對應的,腎陰虛表現出的是一個熱字:臨床也叫陰虛火旺症,頭暈耳鳴、腰膝酸痛、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幹顴紅、齒松發脫、形體消瘦、小便短黃或大便幹結、舌紅少津、脈細數,遺精。

六味地黃丸就是治療腎陰虛弱的藥品,對于一些朋友們想要達到的神奇效果肯定是想多了

六味地黃丸的曆史很長,它的前身是金匮腎氣丸,也稱“崔氏八味丸”,為東漢醫聖張仲景所收集,是一味經典的補腎良藥。它以附子和桂枝為主藥,鼓舞虧虛的腎中陽氣,補命門之火。再輔以地黃等六味藥物(地黃、山藥、茱萸、澤瀉、牡丹皮、茯苓)滋補腎陰,促生陰液,陰陽并補,使得“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補陽效果更穩固、更持久。

到了宋代,兒科名醫錢乙開始用金匮腎氣丸來治療一些兒科疾病。但他認為小孩本就是純陽之體,因此無需再補陽,就對金匮腎氣丸做了一些改良:去除了炮附子、桂枝兩味藥材,并以熟地黃取代生地黃,六味地黃丸自此問世。并被錢乙用于治療小兒腎怯失音、鹵開不合、神氣不足、目白睛多等先天不足、發育遲緩之症。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還是養腎(六味地黃丸是補腎之祖)4

由六味中藥組成,地黃為君藥,故稱六味地黃

到了清代,使用六味地黃丸的醫家也越來越多,涉及神經、内分泌、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生殖等多個系統,涵蓋内、外、婦、兒、口腔、眼、耳鼻喉、皮膚等多個學科,真正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治療思想。

其實六味地黃丸能一直從古代火到了現代,就說明這個藥還是厲害的,常見的由陰虛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潮熱盜汗,更年期的一些症狀,糖尿病的輔助治療等等,效果還是很好的,有的人又要問了,那我吃了這麼多的六味地黃丸,有沒有什麼負作用?上文已經說了,宋代醫生用這個藥給小藥用的,就說明它很安全,所以說有陰虛相關症狀的人,就放心大膽地吃吧。

茶餘飯後,老付侃藥,靠譜!

喜歡@藥師老付的原創文章請點贊、轉發和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