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中國曆史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們常說的中原也是以河南省所在地為中心的廣大地域。《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将天下分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豫州處于九州的中心,現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屬于九州中的豫州,故河南自古就有中國、中原、中州、中土之稱,以表明河南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河南省地圖
禹貢九州圖-豫州在九州中心
河南一詞的“河”是指黃河,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河南一詞的出現較早,大約出現在秦末漢初即已經出現。秦末将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複河南地,此處的“河南地”并非現在河南省地區,而是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的河套地區,屬于現在的甯夏、内蒙古、陝西的部分地區。
河南之名,秦末漢初。秦末,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分封諸侯,分封河南國,瑕丘人申陽被封為河南王,以洛陽為都。
漢朝,公元前205年(西漢),漢王劉邦率軍東入,河南王申陽投降劉邦,其地改為河南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争,政權更叠頻繁,主要分為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河南地區的地方行政名稱在河南尹和河南郡之間更替使用。
隋朝,改為河南郡。
唐朝,河南郡改為河南府,屬于都畿道管轄。
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
北宋地圖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設置了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中南部、湖北大部、江蘇中北部,安徽中北部,省會開封。
明朝,沿襲元制,後改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将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改名為河南省;“河南省”名稱正式使用。
簡稱“豫”的來曆正如前面介紹的,河南地處大禹分九州的中心豫州,故在選擇簡稱時,河南省選擇了“豫”。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兖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青州。”
其他知識1、“豫”字的解讀,有多種不同的解釋。
《爾雅》:豫,樂也。代表了安和、祥樂。
《釋名·釋州國》說:“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師東都所在,常安豫也。”
《晉書·地理志》說:“豫,舒也。”
2、河南曾經代表的是洛陽。
西漢時期建立的河南郡,是現在洛陽一帶,此時的河南所指的便是洛陽。《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記載:“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這個河南指的就是洛陽。
直到後來,經過曆朝曆代的更替,河南的範圍才慢慢擴大和變化,不再是洛陽的專屬,成為了行政地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