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首席評論員 李勤餘
又見商标侵權風波。近日,河南漯河一企業因生産“猴頭菇”餅幹,被持有“猴姑”商标的江西江中食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中食療)起訴商标侵權,并索賠50萬元。另一邊,漯河食品工業協會也發布公開信,質疑江中食療起訴前述公司的行為系“濫訴”。
江中猴菇餅幹 視覺中國 圖
這一幕有點眼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之前引發廣泛關注的“潼關肉夾馍”“逍遙鎮胡辣湯”等商标之争。争議的焦點也還是在商标的“通用性”問題上:江中食療在起訴狀中稱,“猴姑餅幹”獲市場認可,已與江中集團形成了唯一、穩固的聯系;被起訴的企業則認為“猴頭菇”是一種食用菌,屬于通用名詞,猴頭菇餅幹是和香蔥餅幹一樣的餅幹類别。
通用商标,到底通用不通用?其實,早在去年年底,國家知識産權局就解釋了“潼關肉夾馍”“逍遙鎮”為何無權收取加盟費的問題,平息了商标糾紛。不過,糾紛雖然一時被叫停,餘波卻從未平息,關鍵就在通用性商标的使用規則存在一定的灰色空間,讓各方都覺得自己有理。
拿之前同樣引發争議的“青花椒”來說,僅使用“青花椒”表示一種特定類型的商品,屬于利用公共資源和商品通用名稱的合法、正當使用;但如果“青花椒”由圖案和文字等共同組成一個商标,該商标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可能造成混淆,就有存在侵害商标權的風險。同樣,猴頭菇作為食用菌是通用名詞沒錯,但如果不同商家都把這幾個漢字放在食品包裝上,到底算不算“混淆”?如何判斷商家是把猴頭菇當作食品的種類還是明确的商标?
專家指出,對于包含通用名稱的注冊商标,至今依然缺少“系統的概念”,這也是在司法實踐中關于通用名稱問題的處理有很大争議的原因之一。比如,之前南京大牌檔起訴侵權,曾引發“大牌檔”算不算通用語的讨論,說明當下在商标領域,合理合法的權利邊界在哪裡,依然需要被厘清。
商标糾紛頻發,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市場的繁榮和商家維權意識的進步,不一定就是壞事。公衆對相關維權案件的态度也是一貫的:支持保護知識産權,但不認同部分商家“廣撒網、多斂魚、擇弱者而割之”的碰瓷套路。通用名稱的公共性事關良好的市場環境,一旦有經營者鑽法律的空子,破壞通用名稱的公共屬性,導緻其他經營者“動辄得咎”,就會對整個市場競争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生産“猴頭菇”餅幹是否侵權,江中食療是不是濫訴,都得回到法律軌道上來。市場經濟既保護商标持有者的合法權益,也要避免借通用名稱注冊商标形成“獨占”,權威部門不妨進一步細化解釋、明晰規則、消弭争議,否則相關争議還會按下葫蘆浮起瓢。
責任編輯:陳才 圖片編輯:施佳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