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礎知識
【成語】:爾虞我詐 爾的成語、詐的成語接龍
【拼音】:ěr yú wǒ zhà
【解釋】: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近義詞】: 勾心鬥角、爾詐我虞
【反義詞】: 推心置腹、坦誠相見
02成語故事
春秋時,楚莊王率領軍隊攻打宋國,因久攻不下,決定撤軍。
這時,替莊王駕車的申叔時建議說:我們如果在宋國的土地上建房種田,表示要長久地駐紮下去,宋國就會屈服的。
宋國得知楚軍的動态後,派大臣華元前去告訴楚軍主将子反:雖然我們已經到了吃孩子充饑、拿人的骨頭當柴燒的地步,但絕不會聽命于你們的。
最後,兩國簽訂了盟約。
盟約中寫到:楚軍後退三十裡,兩國和平相處,我無爾詐,爾無我虞(保證兩國互不欺騙)。詐、虞:欺騙。這個成語形容互相欺騙。
03成語造句
社會上的爾虞我詐的事相當多。
與人交往應該心胸坦蕩,不應該鈎心鬥角,爾虞我詐。
同志間要搞好團結,不能爾虞我詐。
她非常痛恨爾虞我詐的舊社會。
資本家彼此之間爾虞我詐,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
至于那些爾虞我詐、鈎心鬥角的内幕,那更是一般人難以想到的。
他厭倦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渴望過一種眇眇忽忽的隐居生活。
隻有知己知彼,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才能做出正确的決策。
我們同學之間應當坦誠相見,不能鈎心鬥角,爾虞我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