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0:12:37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在我們的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會複習到這樣一個知識點----埃裡克森的人格八階段理論埃裡克森的理論一般在考試中呢不全是大題考察的,多為細碎的小知識點的選擇題考察那麼如何能夠更容易地記住這方面的理論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吧!,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1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評價

在我們的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會複習到這樣一個知識點----埃裡克森的人格八階段理論。埃裡克森的理論一般在考試中呢不全是大題考察的,多為細碎的小知識點的選擇題考察。那麼如何能夠更容易地記住這方面的理論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吧!

(一)、童年階段

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此時嬰兒根本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所以當他們餓了或者難受的時候就會哭鬧,這種哭鬧實際上就是提出了“希望”這一品質,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及時出現,那就是滿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聲音啊、與孩子的身體接觸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覺到這個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麼如果家人沒有及時出現,孩子發出的希望信号無人理會,那麼這個環境就無法信任了,所以沖突沒有解決好獲得的是不信任的話以後一旦去了陌生環境中就會充滿焦慮。

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沖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肮髒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洩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複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将不利于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産生懷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于在兒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質。埃裡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4、學齡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的沖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産生自卑(如孩子在學習經常無法順利完成任務是老師多次批評)。當兒童的勤奮感大于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否則這個孩子以後幹事呢就會畏縮,不自信。

(二)、青春期階段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同一感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的“心理我”,青春期關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我是誰,我能幹什麼”等這些問題在自己回答的時候如果和别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那麼他就是獲得了自我同一性。反之,這些問題很困擾自己,那麼就是出現的暫時的角色混亂導緻生活會感到彷徨迷茫。

埃裡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于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于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甯做一個壞人,或幹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三)、成年階段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将産生孤獨感。這個時候對應于咱們上大學時期,按照各位同學自己的經曆,我們的父母經常會鼓勵我們“找對象要趁早,剩男剩女不太好”,甚至還會給我們戀愛經費鼓勵戀愛,其實就是鼓勵我們在這個階段幹該幹的事兒--獲得親密感。

7、成年期(25~65歲):繁殖感對停滞感的沖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将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将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埃裡克森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隻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滞,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隻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将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8、成熟期(65歲以上):完善感與絕望期的沖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着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别,也可能懷着絕望走向死亡。完善感是一種接受自我衰老的事實、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所以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回顧這一輩子“開枝散葉,兒女孝順,生活充實,不白活一回”等描述。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于絕望,他将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态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态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在回到埃裡克森這裡,他認為,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有不同的任務需要解決,如果解決好了那麼就有積極作用,如果沒有順利解決,那麼就有消極作用;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産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以上就是對埃裡克森理論的分析,我們在理解時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回顧下自己成長曆程中的各個階段,這不僅有利于我們對自己的心理發展曆程進行回顧,更有利于我們生活中也能夠運用心理學知識去指導我們的實踐,甚至也可以給我們增加育兒經驗,看看,考試複習的内容還是挺有趣味的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