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這是古代另一首關于清明節的古詩,詩中記錄了宋代清明時節的一大習俗:祭祖!
近千年後,這一習俗,我們依然還在繼承着,清明祭掃,已經成為清明時節最為重要的習俗!
事實上,我國清明節的習俗,不僅僅隻局限于祭祖,還有許多習俗,少有人知,甚至,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習俗。
下面,我們與大家分享其中4個清明習俗,看看你還記得幾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自古以來,我國清明節,就有踏青賞花的習俗。
宋代詩人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話:“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矶。”
這首詩,生動描述了清明踏青的場景。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所以,清明踏青,正合适不過了!
二:放紙鸢紙鸢,又叫做:風筝。自古至今,清明時節,就流行着放紙鸢這個習俗。
每逢清明時節,東南季風開始盛行,正是放風筝的好時候,廣場上,田野上,公園裡,常常能夠看到有人在放風筝。
過去,有的人把風筝放上天空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春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以此,希望給自己帶來好運。
三:鬥雞鬥雞,是中國民間一項傳統的遊戲項目。
在清明時節,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
據說,在唐朝時期,鬥雞,這項遊戲,蔚然成風,不僅民間鬥雞,連皇帝也參加鬥雞。
至今,在我國有些地方,依然盛行鬥雞這種遊戲。
四:蕩秋千蕩秋千,是一項很古老很古老的習俗。
最早,這個遊戲項目,叫千秋,後來,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
清明時節,春風和煦,清風送爽,蕩着秋千,吹着春風,看着春景,是一項很美妙的享受。
時至今日,仍然有地方,流行清明節蕩秋千的習俗。
朋友,你有多久沒蕩秋千了?
當然,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細細去挖掘!
以上4個清明習俗,你還記得幾個?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旅遊地理見聞,敬請關注頭條号:地方之窗。
#清明小長假##你好,清明##我眼中的春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