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50:36

看簡體字版的古籍那就是在受罪!

對擁護簡體字諸理由的反駁。

擁護簡體字的人經常會提出以下理由:

一、漢字簡化是曆史進程。

反駁:在漢字的曆史上,字形的确在不斷地簡化,從秦篆到漢隸,再到草行楷。但是,這個簡化的過程都是自然發生的,而不是人為的!并不是由某個人或是群體,拍拍腦袋設計出個簡化的字體,然後強行頒布天下。

即使是秦小篆,雖然是強行天下書同文,但小篆本身也是自然發展出來的,并非出自秦始皇或是李斯的妄自造作。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簡體字vs.繁體字)1

(秦)李斯書,《會稽刻石》仿刻本選頁

曆史上的确有過個人造字的事,那就是所謂的則天文字。武後自己造了些奇形怪狀的字,但并沒有流傳多久。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簡體字vs.繁體字)2

則天文字

二、有些簡體字自古就有。

反駁:的确如此,有些簡體字并非出自個人臆造,而是自古就有。例如:雲、後、裡、台、醜等等。但這也造成了最大的弊病,即一簡對多繁,對于這一點下面再說。

“一”這個字自古就有,但也不能說把所有讀音為yī的字都寫做“一”這種做法是合理的。

三、使用簡體字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識字率。

反駁:那麼為了增加我國數學家的數量,是否可以把數學家的标準降為知道1 1=2即可。

簡體字的幾大弊病。

一、一簡對多繁造成的混亂。

一簡對多繁的簡化原則是,以同音字或近音字替代,即用其中筆畫少的一個字,代替其他筆畫多的字。

從語音上說,漢語的最大特點就是都是單音節的字,所以所用的音節數量有限,以至于造成了很多同音字的現象。古人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音異意字是有原因的!不是想合并就能合并的。

例如那個著名的繞口令《施氏食獅史》,原文如下: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适市視獅。十時,适十獅适市。是時,适施氏适市。 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适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是語言學家趙元任創作的,為了反對漢字的拉丁化。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簡體字vs.繁體字)3

語言學家趙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

如果把這個故事中的所有同音字,都合并為筆畫最少的字,那根本就不知道寫的是什麼意思。

現在人們用這種一簡對多繁的簡體字習慣了,以至于分不清這個簡體字背後隐藏的不同的繁體字,以至于造成了簡轉繁時鬧出笑話。例如前幾年的“聖人鄰裏”事件,還有人把皇後寫成皇後,把理發店寫成理發店,等等。

甚至于電腦軟件在有些字簡繁互轉時也會犯傻,例如經常将乾坤的乾字轉成“幹”。

二、字形難看。

另一個簡化的原則就是草書楷化。例如:為、門、樂、東等等。

在漢字的演化進程中,是先有草書,後有楷書。在隸書通行的時代就已經有草書了,名為“章草”,書法作品中以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為代表。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簡體字vs.繁體字)4

皇象章草《急就章》選頁

但是為什麼沒有從草書直接發展為楷書,而是隸書楷化,其中自有道理。現代人卻逆曆史進程而行,硬将草書楷化。所以才出現了這些醜陋不堪的奇怪漢字。

三、到處跑龍套的奇怪符号。

這些符号中最常見的如:乂、又。

我實在是愚陋,到現在還沒弄明白仁義的這個“義”字為何要簡化為“義”!

古代的确有“乂”這個字,本意是除草,引申為治理,也寫作為“刈”。讀音與“義”字相同,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把“義”簡化為“義”。然後又怕難以區别,就在“乂”上加了個點。這也太圖省事了吧,笑死個人!

這個“乂”還到處跑龍套,例如風、趙等。真不知道為啥要這樣簡化,如此任意亂改,似乎所有的難寫漢字都可以簡化成這個叉,然後漢字就都成了叉叉了。哭笑不得!

把“風”字簡化為“風”也就算了,為何又把“鳳”字簡化為“鳳”?“風”、“鳳”中的“蟲”和“鳥”之間的區别,難道就等同于“乂”、“又”的區别嗎?難怪現在人們上泰山旅遊,不知道“蟲二”這個石刻是什麼意思。經過這番簡化後,中國人是更有文化還是更沒文化了呢?

簡體字與繁體字由來(簡體字vs.繁體字)5

泰山石刻:蟲二

這個“又”也是跑龍套的高手,到處露臉,例如難、對、戲、歡,等等。

最可氣的是,竟然把标識本民族和語言的“漢”字也給簡化成了“漢”!為啥是“又”,這裡也完全可以放“乂”嘛!

總結。

這些隻是我能想到的幾點可笑的地方,除此之外叫人哭笑不得的地方不勝枚舉。例如,為何“聖人”的“聖”字要進化成“聖”?有心的是怪,無心的反倒是聖了。怪哉!怪哉!

現在流行什麼國學,所謂的國學熱,還有人花錢去上什麼國學班。電視上還舉辦什麼詩詞大會(可笑的是,不是自己作詩填詞,而隻是背古人成句!),還大力宣傳所謂的傳統文化。可是卻連本民族的文字都被改得如此面目全非,真不知道所宣稱的傳統文化指的都是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