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2:59:29

/杜豆豆

創作技巧4:運用外貌描寫,凸顯人物性格。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讀曹文軒草房子)1

前面三篇,我們講了秃鶴、紙月和杜小康,學習了道具、側面描寫和典型事例的運用,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曹文軒老師又是如何用外貌描寫,來表現細馬的人物特點的。

書中,作者三次提到了細馬的眍眼,真的是細馬的眼睛發生了變化嗎?

佛家有言:相由心生。心理學上稱為:映射。所謂映射,就是你所看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映射。

在《草房子》這本書裡,對細馬眍眼的描寫,就巧妙地運用了這種心理映射。

第一次對細馬的外貌描寫,是邱二爺剛把細馬領回來的時候,那時的細馬在邱二媽眼裡是:大額頭,眍眍的眼睛,大大的門牙,很精神,很可愛,一看将來就是個有力氣的小夥子。

為什麼邱二媽會有這樣的看法呢?

因為邱二媽将細馬看成了未來生活的希望,他們終于能後繼有人了。喜愛之情,讓她的眼裡出現了一個滿身優點的孩子,眍眼也就成了有精氣神的象征。

可後來,邱二媽的态度變化了。這又是問什麼呢?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讀曹文軒草房子)2

原來,她發現細馬是邱大爺的小兒子,她覺得邱大爺算計了他們家,給了個還要花錢花精力養活的孩子,是圖他們的家産。當她再看細馬時,因為有心病,細馬的眍眼就變化了。

于是,我們在文中看到的第二次對眍眼的描寫,就不再是“亮的出奇”,而是“藏着心機”了。

這恰恰說明,是邱二媽的心裡藏了心機,看細馬哪哪兒都不順眼了,而不是細馬發生了外貌的變化。

到第三次再寫細馬的外貌,已經是邱二爺家遭遇了家庭變故,房子被洪水沖垮了,家産沒了,邱二爺重病去世,邱二媽神經失常。為了找回邱二媽,細馬奔波了七天,回來後就重整家業,下決心要蓋起一座新房。

這時的細馬:眼睛因為瘦弱而顯得更眍,幾顆大門牙顯得更大。這在别人眼中的細馬,是被贊賞的細馬,是一個能擔當的男子漢細馬。

所以,用這種心理映射,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聚焦人物外貌的描寫,就能反映出書中人物的性格、命運和心情的變化。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讀曹文軒草房子)3

那麼,學了今天的技巧,你能試着用今天學到的描寫方法,描寫您身邊的人嗎?

我先來做個示範,描寫一下女兒的一位同學吧:

那年女兒七歲,我第一次見到這個小姑娘。她是女兒的同班同學。她正站在校門口的台階上,仰着小臉望樹上兩隻蹦來跳去築巢的灰喜鵲。

她的眉毛很細,微微蹙起,如一彎新月般柔和。眼睛不是很大,但很清澈,像一眼就能望到底的清泉。她梳着個馬尾辮,額頭前的劉海齊齊的。她身上散發出的嬌弱氣質和那一臉郁郁寡歡的神态,頓時讓我生出了憐愛之情。

這時正是放學時間,别的孩子都慌着往校門外瞧,找尋來接自己的父母。可她卻似乎一點都不着急,看完喜鵲,才走下台階,慢條斯理地往集合的操場走去。

後來,我好奇地向女兒打聽這個小姑娘。女兒告訴我,這小姑娘叫小月。她學習很差,總是不認真聽講,老師上課都不敢叫她回答問題,因為她總說不知道,大家都覺得她很笨。

再一次見小月,我發現自己眼中的她似乎沒那麼可愛了。

那雙清澈的眼睛裡,仿佛透着的不再是神采,而是一種呆滞。那蹙起的眉頭,似乎也有着某種怨氣,就連她站在台階上看喜鵲,都顯得很無聊。可是,她臉上的神态,卻總是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在一次家長會上,我見到了小月的媽媽。小月媽媽告訴我,自己很後悔在小月出生後,就把小月留在老家交給了外婆撫養。從小月接回來後,就沒怎麼和她說過話,從來不喊媽。有一次,媽媽還聽見小月對哭着的弟弟喊:“ 去,去找你媽告狀去!”

我這時才明白,原來這孩子吸引我的神态,是孤獨。

從那以後,再見到小月,我再也沒覺得這孩子的眼神呆滞。那雙清泉一樣的眼睛裡,透着孩子深深的渴望,對愛的渴望,對家的向往。

從曹文軒的草房子我體會到了(讀曹文軒草房子)4

好了,我的示範就到這裡。運用外貌描寫凸顯人物性格,這個技巧,你學會了嗎?也來試試吧!

(未完待續,下次繼續分享創作技巧5:絕處逢生的桑桑。敬請關注。)

陪孩子一起快樂讀書吧!我是杜豆豆,兩個孩子的媽媽,愛讀書、愛碼字,歡迎關注我,在讀書的路上快樂同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