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風超大的鍋具,章丘鐵鍋、日本鑄鐵鍋、不鏽鋼鍋,似乎都能成為不粘鍋的“更優替代品”。
不粘鍋為什麼這麼需要被“替代”?很多人心裡都有或多或少“不粘塗層有毒”這回事兒。
去年那部高分電影《黑水》,形而上地推動了對環保、企業道德、社會發展的讨論,也很接地氣的再次引發了對不粘鍋“毒性”的讨論
來源:豆瓣
私信了這位網友:能用!
不僅能用,它還是我置辦鍋具的第一優先級。
為什麼買不粘鍋
久負有毒罵名、用上一兩年就得換、現代工業氣息濃郁毫無情懷……那也要買!
就兩個字:方便。
各種類型的鍋術業有專攻,熟鐵鍋爆炒扛把子,鑄鐵鍋密封保溫炖煮性能無敵,不鏽鋼鍋光澤質感顔值能打,不拉踩。
但要說方便,還得是不粘鍋——誰家也不能少。
不粘,就是方便本便。
廚藝算不上多好、生活匆匆忙忙還想吃得更健康一些的“社畜”們,早上起來迷糊着做個早餐,晚上抽空準備一下明天的便當……
這種縫隙裡真的沒精力享受烈火烹油的煙火氣。
用完簡單沖洗就行,用不上的時候就邊上兒放着,不用費心保養。
也不止是小白、懶人的選擇,追求“方便”幾乎是本能,“地獄廚神”Gordon Ramsay也要兩個竈,一個是美食的追求,一個是方便的選擇——不粘鍋。
另一個方便,就是功能折衷,普遍适用。
我知道炖肉五小時更好吃,也知道爆炒才是有靈魂的菜。
但是炒個家常菜、煎個蛋肉魚、熱片面包,才是常規生活場景,一口不粘鍋可以全部涵蓋了。
靈魂拷問:你高價買的鑄鐵鍋,上次用是什麼時候?
再一個就是,更容易實現少油少鹽的現代社飲食“價值觀”,可以不放油,也更少油煙,對呼吸道、皮膚都友好些(護膚是玄學,甯可信其有……)
所以,熟鐵鍋可能會買,琺琅鍋可能會買,不粘鍋一定要買。
挑好不粘鍋,1年變3年
不粘鍋是消耗品,一定得換、沒法傳世,但買好了用個兩三年還是可以的。
首先明确一點:不粘鍋和“有可能不粘的鍋”不是一回事。
所有的鍋都有可能不粘:千錘百煉的熟鐵鍋、精心養護的不鏽鋼鍋,廚藝大佬手裡的各種鍋。
而有不粘塗層的、幾乎所有情況下都不粘的鍋,才是我們說的不粘鍋。
要點總結:
1. 含氟(PTEE)塗層是核心,其他的都是加固塗層而已
2. 千萬不要買三無,真的可能有毒
3. 塗層要選大品牌,杜邦、大金、華福等
4. 蜂窩結構鍋适合炒菜,平滑塗層鍋适合煎
5. 喜歡輕的選鋁合金,重的選不鏽鋼
6. 注意電磁爐适配性,鋁合金的要加導磁層
7.陶瓷塗層鍋,建議等一等大浪淘沙
現在市面上不粘鍋主要分兩種:含氟塗層鍋、陶瓷塗層鍋。
最常見的那種灰黑色的不粘鍋,就是含氟塗層鍋
不粘鍋的核心就是塗層,市面上所有宣傳的工藝賣點都是加固含氟塗層or裝飾。
加固:钛合金、藍/紅寶石、鑽石、蜂窩結構……
裝飾:麥飯石……
大部分企業用的含氟塗層來自美國杜邦、日本大金、美國華福這些巨頭公司。
一些德系不粘鍋公司會自己研發PTEE,在塗層的堅固程度上趟出一條路。
氟指的是聚四氟乙烯(PTEE),杜邦特氟龍就是這種物質的塗層産品。
PTEE是無毒無害的,有毒的是早期生産時的添加成分PFOA和PFOS等,高溫下會揮發出有毒氣體。
而PTEE本身耐260攝氏度高溫,一般烹饪都不會達到這個溫度。
2012年以後,有害添加劑禁用,合格合規的産品都不會含這些有毒物質了,可以放心使用。
塗層不含PFOA
開頭提到的《黑水》講的就是氟污染的故事:
PFOA對整個地球、所有生命造成了傷害,意識到這個以後,人類從個人到集體、從輿論到規章制度再到法律,去“倒逼”企業,去規範行業、影響産業。
我們消費者追求更好的産品,要求環保、無公害,其實也是在推動産業的優化。
——一定要買合規合格的不粘鍋,9.9包郵的所謂“出口外貿”,别買。
陶瓷不粘鍋是近幾年新興的,不粘塗層是陶瓷層。
陶瓷光澤感好、表面細膩,能做很多種顔色,材質給人的安全感也更足,讓它火速紅了起來。
含氟塗層鍋發展地久,品牌多、衍生品類多。
市面上比較流行、行業内有一定“地位”的含氟塗層鍋,像法國T-fal、德國woll、歐德羅、雙立人巴拉利尼,還有國内市場覆蓋率很高的蘇泊爾、炊大皇等。
陶瓷塗層鍋目前還沒有大浪淘沙淘出頂級品牌,喜力特、日本的珍珠生活、國産的京瓷比較有名氣。
T-fal特福
法國特福,第一口不粘鍋的研發公司。
價格參考:200
加分 :平價 電磁爐可用 洗碗機可用
減分 :顔值一般
特福鍋有“紅點提醒”專利,就是鍋底中央的紅點,溫度過高就會消失。
蘇泊爾也有類似的技術,而且蘇泊爾用的不粘塗層就來自特福的母公司SEB。
特福在歐美市場非常流行,海淘常年“斷貨王”,一度非常火爆的“陽極氧化處理”這個詞就是來自于它,指的是一種鋁合金的處理工藝。
品系不多,款式也不多,看預算和功能需求就好,沒有太大的選擇困難。
推薦款式 - 平底煎鍋
湯鍋、炖鍋用不粘材質意義不大,如果煮湯炖菜都粘鍋,那不是換鍋的事兒,是該換廚師。
隻買一口的話,平底煎鍋或中式炒鍋,實用。
特福外觀中規中矩,鍋底有導磁層,電磁爐可以用。
知識點:鋁合金基材的鍋,如果不加導磁層就沒法用電磁爐,加了導磁層就會醜一點,無法兩全。
非一體鑄造的鍋,相對容易“掉底”,說實在的不粘鍋不用擔心這個,反正也用不了幾年,正經品質的鍋等不到掉底那天。
官方聲明支持洗碗機,一個加分項。
提示:買煎鍋不要太小,直徑18cm以下的就不太實用了,煎片面包都擠,拿柳宗理著名的16cm鑄鐵煎鍋參考一下尺寸
woll弗歐
德系不粘鍋的代表,業内标杆級的品牌,品系很全。
價格參考:600
加分 :可脫卸手柄 洗碗機可用 品系多
減分 :鍋體沉 偏貴 電磁爐不可用(大部分)
外網曬單top1不粘鍋應該是它……
鍋體是手工鑄造的,德系工業的紮實感,厚度夠、受熱慢、受熱均勻程度好。
一般不粘鍋厚度都在3-4mm(最低标準是2mm),弗歐的煎鍋厚度做到了6mm。
當然,另一個角度就是沉。
他家用钛合金、合成鑽石、藍寶石這些高強度材質加強PTEE的性能。
其實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不粘層,包括上面幾個和火過一陣兒的麥飯石,真正的不粘成分都是PTEE,不要對“神奇的表面材質”抱有幻想。
包括火過一陣的德國猛犸象MAMMUT,号稱坦克壓不爛,他家的專利塗層技術Lotan也是加強PTEE技術,為的都是耐久度。
推薦款式 - 钛合金系列
弗歐不粘鍋的品系和款式都很多,考慮性價比的話,比較推薦钛合金系列。
钛很穩定,對人體沒啥影響,用它把鋁隔開,很令人放心;而且钛合金加工有一定技術難度,能做好的,工藝不會太差。
款式還是最推薦深煎鍋,煎炒煮都行,大道至簡的中國智慧。
他家可以選可脫卸手柄,貴30元左右,紅色小按鈕是标志性元素。
這個小細節很拉好感,收納到櫥櫃裡、進烤箱加工、進洗碗機都方便。
官方聲明可以進洗碗機,塗層紮實加分。
他家大部分不适用電磁爐,鋁合金基材不帶導磁層,電磁爐版款式少、價格不友好,不推薦。
菲仕樂fissler
如果在它和WMF中選不粘鍋,我選它,WMF品類更全,廚房用品幾乎全部涵蓋,菲仕樂專做鍋具,投它一票。
參考價格:500
加分 :易清潔細節 品控穩定
減分 :貴
菲仕樂的品系特别簡單易懂:最便宜的是普通PTEE塗層,紅艾克是加強版砂化PTEE塗層,最新的小金剛是碳化矽顆粒強化的PTEE。
希望全世界的不粘鍋說明都如此清晰
基礎款就夠,真的,喜歡深鍋、喜歡紅色、預算足可以選紅艾克,但不用指望多用幾年。
雙立人巴拉利尼
聊廚具繞不過雙立人,宣傳确實到位,品質方面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單就不粘鍋來說,被雙立人收購的意大利巴拉利尼,還是可圈可點的。
參考價格 :300
加分 :紅綠點溫度指示 鍋體輕
減分 :顔值一般 不支持洗碗機
巴拉利尼的鍍層介紹也很直接——大小顆粒的PTEE是不粘材料,钛金硬度大更耐磨抗造。
推薦款式-威尼斯系列煎鍋
巴拉利尼做了好多“系列”,那不勒斯、米蘭、威尼斯、雷雅托……活生生要做個意大利地圖。
可以這樣理解:那不勒斯——1.0基礎款,米蘭——2.0加強升級款,威尼斯——3.0加電磁爐通用款,再往後就比較花哨,實在的功能上沒有太多改變。
不用電磁爐的,米蘭就夠;需要用電磁爐,選威尼斯最合适。
有兩個特點:紅綠點設計,鍋身輕。
紅綠點有點像特福紅點的手柄版——紅點在鍋底會被食材蓋上,在手柄上更容易看到。
這個東西對小白還算有點用,對經常下廚的人一點意義也沒有。
鍋身輕,98%純度的鋁,20cm的那不勒斯煎鍋隻有0.7kg——對手勁小的朋友比較友好。
蘇泊爾
蘇泊爾不粘鍋在國内市場占有率很高,說是國民不粘鍋品牌也不誇張。
參考價格:150
加分 :容易買到 平價 支持電磁爐
減分 :外觀一般
蘇泊爾的不粘塗層來自SEB,是特福的母公司,塗層/價格都可以對标特福,最大的優勢是平價、容易買。
幾大賣點:1、溫度紅點,前面也有說,不是剛需。
2、钛晶鋼耐磨,原理和钛金、鑽石差不多,強化PTEE塗層、更耐磨。
3、蜂窩構造,類似的還有“蜂膠窩”“六邊形”。
很多品牌都有做蜂窩構造,像康巴赫,擁有“不鏽鋼浮雕技術專利”,為專利這事兒還曾起訴蘇泊爾、天貓。
歸根結底還是強化PTEE的不粘效果,利用凹凸不平的表面,來減少接觸面積——所謂的“物理不粘”就是這種。
食材少接觸鍋,就更不容易粘;鍋鏟少接觸,就磨損得更慢。
蜂窩表面的鍋比較适合炒菜用,煎鍋還是平滑塗層更好用。
推薦款式-火紅點2代平底炒鍋
2代是钛晶鋼加強PTEE,3代钛pro,4代钛金剛……功能、價格平衡一下,2代日常用蠻合适。
and都支持電磁爐的情況下,2代鍋底最好看沒有明顯露出的導磁層。
歐德羅
歐德羅和上面幾個相比有點特殊,他家拿手的是不鏽鋼,不粘鍋基材也用的18/10不鏽鋼,所謂的“醫用不鏽鋼”,防腐防鏽更強。
不鏽鋼基材的鍋,普遍比鋁合金貴。
參考價格:700
加分 :内外不粘 不鏽鋼基材
減分 :鍋體重 貴
歐德羅早在20世紀初就是不鏽鋼行業内的大名牌,技術工藝、企業現代化、生産規模都是很紮實的。
生産基地規模世界領先
推薦款式-honor系列煎炒鍋
不粘塗層PTEE來自日本大金,頭部大廠比較可靠。
強化PTEE的是上面提到“蜂窩”類工藝,細密的凸起點把食物“擡起來”,比較适合炒菜。
基材方面是老本行不鏽鋼 保證導熱的純鋁,重力鍛壓一體成型,導熱的均勻性比較穩妥。
一個加分項:鍋體内外都有不粘塗層,好清洗、顔值統一,不鏽鋼不需要導磁層,所以鍋底顔值也很完整。
尺寸大 鋼材重,這口鍋重量更“壓手”——喜歡輕便型的,最好避開鋼材質,回歸鋁合金。
陶瓷不粘鍋-喜力特
喜力特是WMF福騰寶旗下的品牌,企業規模和口碑不比菲仕樂、雙立人差。
參考價格:500
加分 :顔值高
減分 :貴 不好買
南瓜鍋還挺火的,體現了他家一個特點:外觀的色彩和光澤。
他家鍋體是鋼材,陶瓷塗層來自宜瓷龍。
宜瓷龍是中國企業,專門做這類新材料的,是陶瓷塗層公司中的頭部企業,北京奧運會火炬的陶瓷塗層就來自宜瓷龍。
不鏽鋼外觀 陶瓷塗層,内外光澤感都很好,喜歡不鏽鋼質感的朋友一定中意:
另一類是外層高飽和度的鮮豔顔色,活潑提氣,光澤感很好:
通用黑色陶瓷塗層——白色陶瓷萬一有刮痕、燒焦,會非常明顯。
不鏽鋼外表的炒鍋,彩色外表的煎鍋,沒法橫向對比、很難推薦,看個人需求。
陶瓷不粘鍋—珍珠生活
日本珍珠生活,最有名的是鐵鍋,陶瓷塗層不粘鍋值得一看。
參考價格:800
加分 :輕便 顔值獨特 導熱快
減分 :貴
大家普遍認為鐵鍋比較健康,日本人做鐵鍋的手藝也是被廣泛認可的。
珍珠生活的鐵純度很高,整體很薄很輕,30cm口徑的炒鍋隻有1.1kg重,掂個勺毫無壓力,導熱也會更快一點。
外觀上,就是日式那種粗糙古樸又精緻的感覺……喜歡這種風格的人會很喜歡。
喜歡爆炒、想嘗試,又對自己沒那麼有信心的,挺合适。
想多用幾年,你得好好對它
再怎麼是消耗品,能多用幾天也就賺幾天。
開鍋
不粘鍋也要開鍋——不是不開鍋不能用,而是開了用得更好。
但鐵鍋、不鏽鋼鍋一般是用油脂(豬油、植物油)開鍋,是為了“填滿”金屬鍋的縫隙,形成一層油膜,以後比較不粘。
不粘鍋本來就有不粘層,不需要額外增加油膜,開鍋更重要的是清潔。
不放心的話多開一道油膜也可以。
日常使用
其實也沒那麼嬌貴,注意兩點:
鏟子;熱源适配&洗碗機。
幾乎所有的塗層鍋都會建議用木鏟、矽膠鏟,金屬鏟硬度太高,更容易破壞塗層。
一些品牌會聲明可以用金屬鏟,但是…好像也沒必要非得用金屬鏟,為了壽命更長,能不用就不用吧。
熱源适配,除了電磁爐要額外注意一下,還有進烤箱的問題,有這個需求的,買之前先跟商家确認好。
不建議不粘鍋進洗碗機,也是出于保護塗層的考慮,能進洗碗機的産品會特别聲明。
清潔
不粘鍋清潔起來算非常容易的了,用水沖沖、洗碗布一擦就ok。
洗碗機、鋼絲球、含金屬的洗碗布,都不要用,也沒必要用,擦掉的都是錢,漏底了就得換。
如果真的燒糊了,煮點溫水泡泡,再用洗碗布刷。
總之,保護不粘鍋的核心,就是保護不粘層。
遠離金屬、不要暴力使用,你的不粘鍋一定會不粘很久的。
安利和吐槽,評論區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