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北京世紀恒通出版的《初中生常用古詩文138篇》
【注釋】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是我國有名的遊覽勝地和佛教聖地。②半輪:半邊,半個。③影:月影。④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東北。⑤發:出發。
⑥君:你,可能指月亮,也可能指友人。
【譯文】
峨眉山半個秋月懸挂在半空,月影倒映在流淌的平羌江中。夜晚我從清溪驿出發去向三峽,帶着想你卻不能見的苦悶前往渝州。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26歲出蜀時寫的。對于這首詩有兩種理解,一說是寫給在峨眉山的友人的,一說是寫峨眉山月的,但不管是寫給誰的,都展現出一種美妙動人的情景。全詩使用了五個地名,但絲毫沒有讓人看到堆砌辭藻的痕迹,可見其用詞靈巧,造詣非凡。詩的前兩句寫峨眉山的月,空中的半輪秋月與江中的月影遙相呼應,十分生動形象。在後兩句中,詩人寫自己的行進路線,在這條路線中,詩人因高山阻隔看不到峨眉山的月,進而引發了思念之情。全詩情景交融,感情真誠,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景物的喜愛以及依戀故鄉、故友的情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