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魚,它身價過萬卻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名錄,從人見人愛到人人喊打,它隻用了40年的時間,如今遍布我國南部各個省份,還廣泛生活在日本、印度、東南亞各國以及歐洲各國等,大有入侵全球的迹象,它就是豹紋脂身鲇,名字高大上,很多人表示也沒聽過,但要說清道夫,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
它原本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那麼它是如何到達我國的呢?1978年,清道夫首次作為觀賞性魚類被引入我國台灣省,在魚缸裡享受着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時間久了也就不稀罕了,随後被放生于野外,在中國卻幾乎沒有天敵,自此便開始了無憂無慮的入侵生活。
即便是現在,也有外表奇異的清道夫被當做水族圈裡的寶貝,其中24K黃金達摩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地位就相當于汽車中的勞斯萊斯,胖乎乎的外表,加上身體的顔色有如24K純色的黃金雕塑,且還能改變身體顔色,一度身價過萬,市場上始終供不應求。另外還有國王迷宮、熊貓異形等好看的品種,在水族市場中一直是熱門,而清道夫也是通過同樣的方式入侵到其它國家的。
2010年10月6日,家住南京下關的市民孟先生在長江裡抓到了一條魚,因長相奇特怪異就多了個心眼,但在詢問一圈後幾乎沒人知道該魚的名字,最後還是開車去找水産專家,被确認為“清道夫”魚,也叫淡水魚的殺手,經過專家的解說才恍然大悟,也算是為民除害了,但令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難道清道夫已經入侵到長江了?如果長江“失守”的話,那清道夫可就更難消滅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很多人茶餘飯後都會找點事情做做,而放生成了很多善男信女的必修課,清道夫也就乘風順水順利占據了多地的野外水域,那麼為何它的種群數量發展的如此迅速呢?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就是将捕撈上來的清道夫,放在40℃的高溫天氣下暴曬一天,雖然看上去奄奄一息,但放進水裡後立馬生龍活虎,頑強的生命力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清道夫在離開水體的時候,會使用胃和腸道進行輔助呼吸,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吸氧能力很強,能耐低氧的環境。
見過清道夫的朋友肯定覺得它很惡心,雖然人家醜,但就是這樣的外形為它提供了完美的防禦能力,特化的口盤位于身體腹面,不僅頭骨很大,全身的骨骼也比較多,再緊緊披上體表的盾鱗,趴在地上就是一座小型“堡壘”,至少在中國的水域是所向無敵的存在,即便是黑魚,鲶魚等帶牙齒的魚類,也拿它沒辦法。
而清道夫為世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它那張不老實的嘴巴,雖然以清理食物殘渣以及腐殖質打出的名号,但在可選食物較多,或者食物匮乏的時候,它們都會去吃其它魚類的魚卵,也難怪,有好的誰不想吃呢?一天能吃3000~5000枚卵,再能産的本土魚也趕不上它們吃的速度。即便是吃水生植物,也擠壓其它魚類的生存空間,更别說在疾病傳播等方面的影響,另外就是清道夫可能會與本土魚類雜交,導緻基因污染,從而降低本土魚種的繁殖能力。
而在南美老家,清道夫卻是另一番的待遇,這裡天敵衆多,有亞河豚、美洲鳄、水獺等,其中以水獺的捕食能力最強,一隻水獺一天能吃掉8斤清道夫,而它們賴以生存的護甲在鳄魚面前就是紙糊的一樣。有些魚卵還有毒,即便想偷吃也會有很大的風險。
從繁殖能力上來說,清道夫一次能産 700~1000 顆卵粒,而且每個月都有産卵的條件,産卵後成年魚會一直照顧幼魚直到能獨立生存,所以成活率非常高。這就是為什麼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裡,各大水域遍布清道夫的原因了,某些水域的捕魚人一網下去上來的全是清道夫,讓人又氣又恨。
針對如此猖狂的清道夫,各個國家也是頭疼得很,2014年,中國生态環境部就将清道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成了全民的公敵,但依然有很多人無頭無腦地放生,主要包括一些無知的純粹放生者,以及水族愛好者,甚至是為了博取流量的網紅們。針對這種情況,今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就将放生清道夫定性為非法引進、釋放、丢棄外來入侵物種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所以下次看到有随意放生清道夫的直接舉報就行了。
而在對付清道夫的路上,有一群人始終堅持正義,公正不阿,他們就是釣魚人!作為常年徘徊在水邊的群體,是和魚打交道最多的人,它們舍得喂魚所以釣上來的魚也多,幾乎所有的釣魚人都知道清道夫的危害,當遇到清道夫的時候,都會自覺地進行滅殺,直接殺死,或者埋在土裡當化肥,無數清道夫被釣上岸,自此在中國算是遇上了真正的對手。從上世紀90年代在野外泛濫算起,釣魚人已經咬牙和它糾纏了将近30年左右,但基于數量多,繁殖快,始終消滅不了它,在野外依然呈現泛濫的勢頭。
有人會說中國的吃貨們幹啥去了?為什麼不發動廣大吃貨的力量去消滅清道夫呢?其實面對清道夫,吃貨們始終下不了口,禁言沉默成了常态。主要的原因在于清道夫,它外表看起來非常瘆人,不是黑就是白,可能還帶點紅,非常不健康的樣子。最重要的是它們骨多肉少,除去頭部所剩無幾,打理起來費勁等于吃了個寂寞。野外的清道夫身上細菌寄生蟲衆多,聞起來比較腥臭,即便添加調料也難以下咽。
還有一個勁敵出現在印度,三哥的手段有目共睹,泰姬陵再高也不及垃圾堆的高度,恒河水再髒也照喝不誤,大不了來生再做印度人,所以對于清道夫的各種不利因素,三哥都能解決。恒河周邊住着10億多人,大部分信仰印度教,對于恒河敬若神靈,而河中的動物也是用來供奉而不是吃的,所以才會導緻甲魚和鲶魚的泛濫。但對于入侵的清道夫,三哥卻能明辨是非,由于不是本土物種也就不存在保護政策,心理陰影,吃是最好的方法。簡單點就是最原始的燒烤,複雜點就咖喱,恒河裡的清道夫被吃了一茬又一茬。
面對如此衆多的清道夫,我國也在想辦法加以利用,既然不能靠吃解決,那麼就養着吧!将其和南美白對蝦養在一起是一種不錯的混養模式,清道夫能及時消滅死蝦病蝦,杜絕了疾病在蝦群中的傳播,極大提高了養殖效率,而蝦青素在清道夫體内聚集,會讓其發色更豔麗,提高了觀賞價值的同時也賣出了高價格,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