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産後,這些痛,有口難言
1. 便秘:便秘是孕産婦最常見的煩惱之一,孕激素變化、腹部肌肉松弛、運動量少、子宮增大都會引發便秘。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存在便秘問題,媽媽還要警惕是否存在器質性改變,比如内分泌、代謝性疾病等病理性問題。
2. 痔瘡:俗話說,十女九痔,懷孕的時候,80%以上的準媽媽都會受到痔瘡的困擾。究其原因,一是原本有舊疾,懷孕後複發;二是孕期性激素變化、盆腔血容量增加、胎兒和便秘等等原因一起發力,就導緻了痔瘡的形成或加重。
3. 肛裂:肛裂主要在産婦多見,産婦容易發生肛裂的原因,除了因為分娩時陰道擴張、撕裂累及肛門所緻以外,更主要是由于便秘造成肛管裂傷。
二、“4大堅持”遠離産後肛門痛
便秘是痔瘡、肛裂的誘因,也是痔瘡、肛裂導緻的結果,它們互相影響,惡性循環。如果想降低患痔瘡、肛裂的風險,就要盡量避免便秘。雖然有藥可以用,但首先建議媽媽們調整生活方式,做好以下“4大堅持”,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1、堅持調節飲食。
很多準媽媽過了“吐得昏天暗地”的頭幾個月,終于能放開了胃口吃,同時也為了給寶寶提供營養,就放開了吃,大魚大肉毫無節制;還有的新媽媽懷孕時一直提心吊膽這不能吃,那不能碰,好不容易卸了貨,月子裡可了勁兒吃。這都為便秘痔瘡買下了隐患。
月子彙所專家提醒各位準媽媽和新媽媽:
營養充分,合理搭配,配合纖維,才是對自己和寶寶最負責任的飲食習慣。暴飲暴食,攝入過多肉食,隻會造成直腸壓力過大,另外,多喝水、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也會減少便秘發生。
2、堅持養成排便習慣。每天早晨保證充足的時間、舒适的心情醞釀便意,不要用力,排便期間盡量不要看書、看ipad、看手機等,既分散精力,拖延便便時間,增加痔瘡發作率,又容易導緻大量諾如病毒、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等病原體粘在手機、ipad等常用物上。
3、堅持每天适當運動。很多新媽媽坐月子,直接成了“躺月子”,一躺躺一月,這除了不利于産後各器官恢複及惡露排出,也是便秘、痔瘡等肛腸疾病的幫兇。月子期間,從能下床開始,逐漸增加鍛煉,堅持每天适當運動,是促進腸道蠕動的基礎。
4、堅持保持外陰清潔。注意局部清潔,用淋浴,最好用流水沖洗外陰。
經過調理,便秘沒有緩解的媽媽們,可以用一些滲透性的藥,如乳果糖等,使糞便軟化排出;也可以偶爾用開塞露,但不能長期使用。
三、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無論是孕期還是哺乳期,很多食物都會導緻肛腸疾病,而且對奶水和寶寶都有影響。
建議多吃高纖維飲食,如全麥谷類,全麥面包,水果和蔬菜。每餐前吃一些生的蔬菜或水果沙拉,每天的三餐中盡量能夠包含以下食物:新鮮水果,如梨子、橙子,柚子,橘子和葡萄;水果幹,尤其是西梅幹;蔬菜,如芹菜,豆瓣菜,卷心菜和菠菜;豆角,扁豆和幹豆等。
不建議攝取的食物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甜食,如奶油蛋糕、巧克力;腌制食物;油炸食物油以及酒、茶、咖啡飲品,這些均會導緻腸道水分減少,特别容易引起便秘痔瘡。
月小咖說
孕期及産後便秘、痔瘡、肛裂,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麻煩,加上懷孕和哺乳期的特殊性,多數媽媽選擇“能忍則忍”,不願用藥,不願就醫。因此做好自我調節,做到“4個堅持”,另外,多喝酸奶也可以适當調節便秘症狀哦~(切忌不能喝冰鎮酸奶!!)
搜索QQ群(226079905),加入月子彙所育兒交流群,和經驗寶媽一起交流育兒經驗,關注寶寶健康成長!
了解更多知識,請去往各大應用商店搜索“月子彙所”,下載月子彙所APP!
版權聲明:文章由《月子彙所》作者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歡迎轉發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系月小咖(yuezihuisuo_)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