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少年得意,躊躇滿志
《史記》記載:司馬相如,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蔺相如之為人,故更名相如。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是說,司馬相如是成都人,字長卿,小時候喜歡讀書,是個愛學習的娃,不但愛學習,他也熱愛健身,學習擊劍。他爹媽給他取了一個叫犬子的名,不知道他爹媽怎麼想的,是不是和現在農村裡叫狗剩、鐵蛋一樣好養活。司馬犬子呢,上完學之後,漲了見識,可能覺得這名字不好聽,就給自己改個了名叫司馬相如,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為他是蔺相如的小迷弟,跟着偶像走,一定沒問題。
都說司馬相如家境貧困,但是《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裡記載:“以赀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通俗點說,就是司馬相如曾經也做過官,而這官怎麼來的呢?拿錢買的,但是哥們不喜歡做這勞什子官。爹媽好不容易托了關系,拿了錢做個公務員,還常伴皇帝左右,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換了别人高興還來不及,但是司馬相如還是有幾分骨氣的,工作不順心,不是他想要的,于是辭職了,和梁孝帝身邊的一群散人走了,去了梁國,小日子也還過得不錯。以此證明,司馬相如初入社會時,爹媽足夠疼愛,也是躊躇滿志的一個小青年。
在梁國,司馬相如和一幫專門從事遊說業的人在一起,梁孝王還給他們安排了統一宿舍,包吃包住,沒事寫個文章,出個文案。這段時間司馬相如過得如魚得水,還寫了一篇原創作品《子虛賦》。此賦詞藻華麗,散韻相間,标志着漢大賦的完全成熟,和《上林賦》構成賦中雙姝。司馬相如不是浪得虛名,才華是有的,而且這哥們情商、智商還極高,你肯定要問,此話怎講,諸位要有興趣,那麼請聽逆風慢慢道來。
梁孝王不幸去世,司馬相如隻好離開梁國,混吃混喝的好日子算是結束了,一幫吃喝玩樂的哥們也各自天涯,餘生安好了。司馬相如隻好回成都家中去,這下回去就發現,家裡貧困無依,或許當初給他買官的錢,還是父母一起湊的呢,司馬相如此時幡然悔悟,原來家裡這麼窮啊,這幾年盡寫詩做賦,在梁國錦衣玉食了,回來也拿不起鋤頭,種不了地,司馬相如也是一聲歎息。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豔淑女在閨房,室迩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颉颃兮共翺翔!凰兮凰兮從我栖,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一曲《鳳求凰》情挑卓文君,留下撩妹絕技,令後人評說
司馬相如有一個相交甚好的朋友叫王吉,王吉在臨邛縣做縣令,王吉很是仗義,說“長卿啊,你在外面久做宦遊不順心,你過來找我啊。”于是司馬相如去投奔了王吉,一開始王吉礙于面子恭恭敬敬,天天都來拜訪,時間一長,就有些不情不願了。司馬相如也是有性格的,也自是腹诽不已,不想見我還那麼虛僞,那就不見好了,于是他也裝病,王吉再派遣人來請他,他也不見了。《史記》載:“臨邛令缪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
王吉估計也覺得自己這麼做不太好,人家千裡迢迢來投奔自己,自己這樣虛與委蛇總是有失真誠,最後司馬相如越是拒絕自己,他就越去求見于他,司馬相如這才得已與他合好。
自古文人多清高,說司馬相如一點不為過,通過這件事來看,雖然他落魄了,但是文人風骨還是沒有磨滅。臨邛多富人,“風月無邊,長安北望三千裡;江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州”。這樣的美譽就來自這個叫臨邛的地方。這地方不但風物極美,也出企業家,比如卓王孫,出生于冶鐵世家,鋼鐵制造業的大鳄,經過幾代人的積累,終于成為大富之家,華堂绮院,仆婦衆多。秦滅六國後,卓王孫随着父輩遷徙到了蜀郡,同時也把先進的冶煉技術帶過來。西漢時期放寬經濟活動,卓王孫一躍而起,成為當地的龍頭産業。
此圖為浦江發現的煉鐵遺址,卓王孫家就是當時的冶煉大戶
雖說有錢,和官府的關系也必須要打點好,于是卓王孫與當地另外一個有錢人商量了:“縣令家來貴客了,我們是不是也該表示一下,置辦個酒席,請請客。”于是就下了拜帖,把縣令王吉給請來了,不愧是富豪人家,果然氣派,好幾百人的大酒席,雞鴨魚肉一應俱全。
到中午,去請司馬相如也過來,“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司馬相如這架子是擺足了,請吃飯不去,非得王吉親自來請。相如這一招高明,欲擒故縱,先把吸引的目光拉攏到自己的身上,等他再一次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時候,風度翩翩、溫文爾雅、卓爾不群,大家都說這是一位溫潤如玉的佳公子。估計遲遲不來,也在家裡捯饬了半天,對着鏡子一抹頭發,帥啊。
相如的第一步走得很穩,第二步就該是才藝表演了,光長得好看有什麼用?重要的是得有點才華嘛,席間他口綻蓮花,學識淵博,即興一首《鳳求凰》,引得少女思春,衆人膜拜。
或許司馬相如早就做足了功課,特意修飾打扮一番,他或許早知道卓王孫家裡有一位才貌雙全的新寡之女,一個心機boy的進擊之路,當然需要動一下腦子的。司馬相如的出場已經很拉風了,衆人都說,今天來了一位帥哥,琴彈得特别好,卓文君一個新寡之人,又好音律,聽說琴彈得好,還是帥哥,得去看看。不看則已,一看就完全淪陷了,司馬相如臨風彈奏,風撩琴聲,琴聲也撩了文君的芳心。
月夜私奔,回到蜀都當垆賣酒,成就千古佳話司馬相如把這些功課做足了,知道已經成事一半,宴會完畢,最後的表白開始了,他用重金收買卓文君身邊的小丫鬟,叫小丫鬟傳達自己的心意,此時文君已經芳心暗許,小鹿亂撞,哪裡還經得起司馬相如頻送秋波,她最後一道心理防線早就被打破。
當天晚上,對着雲,對着月,對着風發誓和司馬相如生死相随,貧困富貴不離不棄,“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卓文君就和窮小子司馬相如私奔了,一個富家小姐愛上窮小子的戲上演了,沒車沒房沒存款,怎麼生活?總不能靠風花雪月,吟詩作對吧,生計問題乃人生大事。于是一個才子,一個佳人,賣了車馬,借了錢,當垆賣酒,引起一時轟動。當時是沒有媒體報道,像如今這樣的風月佳話,早就上了新聞頭條。
卓王孫覺得這事丢臉,本來想私奔已經夠出格了,一個女人還抛頭露面去賣酒,我這老臉哪裡放,這不争氣的妮子,别想找我要一分錢。但是也有人勸說卓王孫,你家又不缺錢,補貼補貼吧,已經生米做成熟飯了,還能有什麼辦法。卓王孫想想也是這個理,于是送錢财,買田宅,司馬相如通過妻子娘家的關系,又成為了富人。不得不說,司馬相如确實是心機boy,攀龍附鳳之心雖然沒有具體考證,但是從他琴挑卓文君這件事來說,這樣的嫌疑也是脫不了的。
有史學家認為,這段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的史話,是上不得正史的,王闿運認為“史公欲為古今女子開一奇局,使皆能自拔耳”。王闿運弟子陳銳說:“史記,疑相如文君事不可入國史,推司馬意,蓋取其開擇婿一法耳。”
司馬相如棄文君不見正史,野史多有提及,見于《西京雜記》,茂陵女并無考證《史記》 中記載,司馬相如後來因為《子虛賦》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大boss沒事也翻翻微博,上上頭條,一看到《子虛賦》就驚訝萬分,這誰啊,文采飛揚,辭賦優美,甚得朕心,漢武帝身邊有察言觀色之人楊得意,說,這是我的老鄉,叫司馬相如。于是,相如得見天顔,皇天不負有心人,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司馬相如因為這篇文章被武帝賞識,升任郎官,但是司馬相如有口吃的毛病,善寫文章,并不善表達,家裡也不缺錢,所以也不願意和朝中那些官員相從過密,隻一心做個閑官,這麼看起來,才子的要求确實不高,衣食無憂,有穩定職業就好。
《史記》裡記載,司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那麼問題來了,書中并沒有記載司馬相如欲納茂陵女一事,隻說司馬相如因病免官而已,那麼說司馬相如欲納妾這事從何而來呢?
此事見于《西京雜記》,這本書相當于現在的雜志,裡面有小道消息,娛樂绯聞,是一本娛樂性質的小說筆記。看來,古人也很樂意聽八卦的嘛,就連唐太宗都考據過這本書是誰寫的,最後也不得而知,我們暫且認定是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編輯的。
說司馬相如得勢之後,想要抛棄發妻,寫了十三字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一見沒有億,知道這是丈夫說對她“無憶”,已經忘記當初患難與共的日子了,于是回他《怨郎詩》,并附一首《訣别詩》。司馬相如一見妻子如此才華,深悔自己的行為,于是再不提納妾之事。
此事出于一本小道雜志,真實性不可考證,《史記》中說司馬相如因病去了茂陵,沒過多久就亡故了,司馬相如病得都快起不來了,哪裡有心思納妾,再說,他是靠妻子娘家才過上富足生活的,他沒有那麼傻,心機boy的名頭不是白來的。
或許曆史上會對他情挑卓文君有無數種看法,但是司馬相如的才華不可否定,且讓我們相信一下愛情,一種志趣相投的感情。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當紅顔老去,守住本心的已經不是皮相,是一起經曆過的風雨和歲月,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本是平常夫妻,因為人們向往美好的愛情,所以他們的故事才會被後世所接受、所贊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