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20:15:13

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眼下的“五一”小長假,人們可以去大自然中撒歡兒了,感受自然風景,體驗擁抱山水的樂趣回想起疫情期間在家的光景,我們忽然發覺,人對自然的依賴是如此的無法割斷人們沒有辦法離開自然,哪怕是身邊的花草樹木,這可能是從遠古祖先遺傳來的本能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古人更熱愛大自然)1

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眼下的“五一”小長假,人們可以去大自然中撒歡兒了,感受自然風景,體驗擁抱山水的樂趣。回想起疫情期間在家的光景,我們忽然發覺,人對自然的依賴是如此的無法割斷。人們沒有辦法離開自然,哪怕是身邊的花草樹木,這可能是從遠古祖先遺傳來的本能吧。

何止我們離不開,中國古人更愛大自然,更愛在春天外出遊玩。《論語》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連孔子這位嚴肅的文化大V,也喜歡在和暖的暮春時節與至交舊友一起到郊外玩玩水、洗洗澡、唱唱歌、順便再抒發内心感受。每次讀到這段,都有神清氣爽的共鳴。

除了孔子,兩千多年前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中也有相關詩篇,《詩經·國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瀉)我憂。”古人喜歡駕着馬車去旅行,借此排解憂愁。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遊”為“旌旗之流”。在逐步流變過程中“遊”的含義不斷拓展和變化。今天的“遊”字多了遊玩、遊覽,引申為有目的的旅行之意。

縱觀曆史,我國自春秋戰國以來就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旅遊。彼時的旅遊多半都被寄托了一定的目的性。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旅遊活動更加豐富多樣,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在山林中飲酒煮茶,對大自然心之摹之、詩之詠之、畫之繪之。從《穆天子傳》中的周穆王到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可謂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深度的浸潤于自然山川的大美之中。并将路途之中的所見所感,一一記錄。使後人能夠借助文字,體驗到古人的精神空間。

翻看旅遊的曆史,發現古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古人旅遊也看“攻略”。這類以介紹風景名勝為主的遊記興起于魏晉南北朝;自唐代起,記錄“旅遊路線”的書籍也開始繁盛起來,有的“旅遊攻略”中還配有圖畫。除了介紹路線和沿途風景名勝,甚至還有食宿交通等收費标準,可謂貼心至極。這些旅遊書籍在當時不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誘發了許多人出遊的熱情和決心。

古代文人,他們在自然山水中流連忘返,感受自然,體悟天地山川中蘊含的哲理,增長智慧、調達身心。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古人将人的品格、胸懷、志趣與自然山水聯系起來,将個人的審美情趣與道德修養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讓山水人格化,以此來比喻智慧的人懂得變通,閱盡世間萬物而悠然、淡泊、崇高、安甯。

在中華文化中始終貫穿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思想。莊子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天地萬物都具有雄渾壯美的力量和自身運行的規律,從天地自然中聖哲的人,洞察到其中偉大的力量,通曉和利用萬物生長的道理。

“遊山玩水”是古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修身養性,感悟和體驗天人合一的途徑。更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外化和象征。幽谷深澗、飛瀑流泉、枕石聽松……這樣惬意的景象從古至今都是身在城市人的夢想。從“悠然見南山”到“小橋流水人家”,山水意象蘊含的是人們對精神與心靈栖息地的向往與追尋。

時代在變,玩心不變。像古人一樣出遊在外,寄情于山水,感受自然的恩惠。熱愛自然、感恩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以自然為師,從中獲取無盡的智慧和養分。一個人能否沐浴在天地萬物中,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關乎于内心。有靈性的我們會和自然更和諧、更融洽、受益終身。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獲驚喜】

作 者:燕楓

編 輯:黃 今

王 冉

簽 審:魯 光

制作人:汪鑫

監 制:洪 琳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來源: CCTV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