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了解自己,就越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在一次節目中,馬東問蔡康永:什麼是情商?
蔡康永回答到:所謂情商,就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好好和它相處。
很多人認為“高情商”就是面帶微笑,沒有脾氣,八面玲珑。但是,這些隻能稱為教養;而真正的情商是你自己要覺得舒服,有情緒但喜怒哀樂呈現出來的時候并不會讓人覺得被冒犯。
我十分贊同這段說法,生活中哪有一直沒有脾氣的人呢,如果有,那也隻能是機器人。
無數個瞬間,大家都特别想爆粗口,但是,很多時候都克制住了。
長期的壓抑多對不起自己啊,讀了很多書的人照樣會罵人,因為越是了解自己,就越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從古到今,有很多罵人的藝術,讓人頻頻稱贊。
魯迅: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莎士比亞:你的舌頭能毒死尼羅河所有的蟲子。
餘光中:初見你這張吞象的巨口,我曾經幻想其中的深廣。不幸你後來每次張嘴,總讓人直窺見你的肚腸——既無黑墨汁,也無藍墨水,你患的原來是營養不良。而你偏偏愛随地吐痰,以表示你的慷慨大量。
當然除了這些名人的吐槽,現在的人想法也是很多。
學文科的,會很冷靜的來一句:你就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
說明白點,就是“滞脹”(智障)。
玩網站的,百度不一定可以搜的到你,但是搜狗一定可以。
言外之意真直接。
面對别人不理你時,心情不舒服時可以這麼說:
“你為什麼不理我?想讓我變成狗不理嗎?”
“今天我不想罵人,隻想罵你。”
每次罵人别人把你罵的一愣一愣的,事後總會覺得自己沒發揮好。
當然,罵人歸根結底是不好的,當你真的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不如試試這樣:
給最後一個字來個疊字,這樣你都會被自己逗笑。
不信,你試試“我生氣氣了”,“你是不是有病病?”
莫名的萌感,可能會讓彼此都會緩解氣氛吧。
●作者:于天一,貓叫明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