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6 22:06:08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

當然算廢話了,就好像:有人問你:“每個月的生活費夠不夠用啊?”

每個人的回答差别非常地大,有的人節約一點,1000就夠了;有的人3000、4000,根本就是花不過來。

小城市、大城市,差别也是非常明顯。

車子動力夠不夠用,也是要從多方面來進行判斷的:用途、路況……其實除這些之外,我們的駕駛經曆,甚至每個人的性格,都是有影響的。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2

每個人性格不同,對動力的要求不同

首先,我們來講講性格。

東南大學期刊論文,《駕駛經驗和氣質類型對駕駛行為的影響分析》上面講。

人的氣質分成4種: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前2種是外向型性格,後2種是内向型性格。

不同的氣質、不同的性格的駕駛員,駕駛風格差别挺大的。

比如說,膽汁質的駕駛員朋友們,特點就是: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但是容易急躁、沖動,愛開快車、愛超車。

黏液質的駕駛員特點是:性情安靜、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起步和刹車很平穩,不會輕易地超車或者是開快車,但是應變能力就差一些。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3

實驗數據上說,内向型的專業駕駛員,平均行駛速度、起步、刹車時的加減速度,都是明顯小于外向型的駕駛員的。

所以說,不同人、不同性格,本身開車偏好就不同,有的人稍微沖一點的;有的人就是安穩一點的。

别人所謂說的“動力夠用了”,很難說得清楚了,每個人不一樣。

上輛車的動力水平影響對下輛的判斷

除了性格不同之外,每個人之前開過的車子,動力水平也會不一樣,其實會影響到我們對下一個車子動力的判斷。

就好像:有的朋友在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出生的,從小就是習慣吃辣的。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4

同樣一盤辣子雞端上來,我杭州人吃的:“「咳咳啧嘶哦哦」辣辣辣辣。”他有可能說:“今天味道是不是淡了點?”

所以說,我們有時候去餐館就很困惑,尤其是不同地方的朋友一起聚餐。

他說:輕辣、中辣、重辣。或者是:多辣、少辣、夠辣。說不清楚了,對不對?

放到車子的動力上來講,也是一樣一樣的。

如果說,之前開過、坐過動力比較強的車子了,已經習慣了「嘩」一下,就這麼過去了,對不對?

那後面選車、買車的時候,你試到一台動力不太行、比前面的差一點的,也有可能會産生“動力不夠用”的感覺。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5

電動車、燃油車,是吧?我們之前視頻做過的,《為什麼開慣了電動車就再也不願開燃油車》這個視頻裡面講過的。

由于電機本身的特性,電動車加速的感受和燃油車的區别就大。

就算是普通的家用混動車,隻要有電機的輔助,加速成績都是挺好的,也不錯。

各位朋友坐新能源網約車的時候,應該也能感覺到,對吧?

平常紅綠燈起步的時候,「額拱」一下就:“「哦喲」。”是吧?還有點暈或者怎麼樣。

基本上普通燃油車不太會有這種感覺,對不對?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6

我們可以拿什麼作參考

說了一堆,什麼方法可以去參考,讓我們來判斷,大緻上了解一下這個動力到底夠用不夠用呢?

其實還是有一些可以參考的準繩的,分成3步。

  • 判斷自己的用車場景和習慣

首先,我們要判斷自己的用車場景、習慣等等。就是:我們對于動力的要求高不高,是由我們買來幹什麼來決定的。

比如說:我是個賽車手,那動力要求和買菜車應該不一樣,對不對?

從數據上來看,其實隻有一小部分的車主對動力的主觀要求比較高。

益派咨詢針對潛在消費者購車原因的調查,隻有16.86%的人因為“酷愛開車,喜歡駕駛的感覺”,這樣才想要買車。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7

這部分人對動力要求會高一些。

但是有43.71%的消費者,買車就是為了上下班、接送家人的,就是這麼個作用。

除了主觀上的偏好,也有一些客觀上的因素對動力會提出額外需求。

比如說,在“3D魔幻城市”——重慶,道路坡度挺大的,買車的時候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全國性标準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上面講:城市道路允許的最大縱坡坡度是8%。

但是在重慶,由于地勢問題,很多路本身就是超出國标的。

所以他們單獨有一個地方标準的,DBJ50-064-2007《重慶市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及路線設計規範》,上面允許的最大的縱坡坡度達到12%的。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8

除了重慶這種山區,雲貴高原、青藏高原這種海拔高的地方,同樣也是要重視動力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爬坡爬得更厲害,動力就得高一點,表現說不定才和人家差不多。

  • 比功率比發動機排量、馬力更有參考價值

判斷完自己的需求,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動力參數,把自己考慮的幾款車型相互比較一下。

很多朋友看動力參數就是看馬力、扭矩、排量,其實對于不同級别的車型來說,是不太好對比的。

就好像:有一句土話我們經常會說的“美女體重不過百”,不靠譜的,身高不一樣的,體重差異也很大的。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9

而且,如果我們去健身房,稍微科學一點,會知道有一個叫做“BMI”的東西的,是不是?

或者我再換個土一點的角度來說:同樣是1斤肉,1斤肥肉這麼大,1斤精肉才這麼點,看起來身材也會相差很多,對吧?

汽車也有個類似于“BMI”的東西,叫做“比功率”。簡單地說就是:最大功率除以車重,它的參考價值會更大一些。

土話說就是:拉不拉得動,對不對?

一般來講,比功率越高,車子的動力表現也就是越好。

愛卡汽車對比功率進行了個分級,我們參考了一下,是:0到40kW/T叫“微弱”;40到60kW/T叫“小馬拉大車”。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0

60到80kW/T叫“适中”;80到100kW/T是“大馬拉小車”了。

所以說,100kW/T往上,就是“強勁”。

我們舉個例子感受一下:1.2T的卡羅拉,最大功率85kW,整備質量1335kg,比功率就是85kW除以1.335T,對吧?就是63.67kW/T。

1.3T的奔馳GLB 180,比功率是61.58kW/T,基本上是考試剛過及格線。

比如說:寶馬的325i,比功率是83.85kW/T,已經剛好算得上是“大馬拉小車”了。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1

如果是330i,比功率就是118kW/T了,算是“強勁”級别。

所以這個分級還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參考一下的,同樣的力氣,你拉的貨不一樣,表現肯定不同,對吧?

  • 最後試駕,結合自己的主觀評價

用比功率初篩一遍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第3個環節了:試駕,肯定要開,對不對?

評價一台車子動力夠不夠,你不能光看數據、光看紙面,還是要實際體驗一下的。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2

就好像:你網上買東西,看了這件衣服長、寬、高、胸圍什麼的,都看完了,對不對?

那麼,你總要套一套的了,買回來你還要套一下看一看的,對不對?有機會套肯定是更好一點。

合肥工業大學有篇碩士論文分享給你,《車輛動力性主觀評價及改進方法研究》上面講。

廠家在對車輛動力性進行評價的時候,就包括了客觀和主觀2種方式的。

客觀評價是通過專業儀器了,全油門加速曲線、最高車速、零百加速時間等等指标,可以測出來。

從一定程度上反映這輛車子的“極限動力性能”。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3

但是我們買個菜,不會油門踩到底的吧?一般不會吧?是不是?

所以說,極限性能平時我們也用不到,主觀評價就要上馬了。

這個是通過駕駛員的道路試駕,直觀地反饋日常駕駛過程中的動力表現。

我們去試駕,也是差不多道理,廠家這麼幹,我們也是這麼幹的,就是:我們用自己的駕駛習慣去開,表現到底是怎麼樣。

按照這3步進行下來,基本上就可以讓我們了解清楚,這一輛車的動力水平“夠不夠我們用了”。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4

你說“一輛車動力夠不夠用”,那是廢話,對不對?但“夠不夠我用”、“夠不夠我們用”,顯得更實在。

要按實際需求去判斷

所以總得來講,每個人心裡的标準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車子還不同,是不是?

我們要說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什麼車子就一定是夠用,很難去判斷。

我們還是要根據實際的需求來出發,按照這3步來試試看。

動力夠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說動力夠用)15

渦輪增壓的家用車,多大排量才夠用

讨論動力的時候,不少朋友聊天,或者是車友也好、普通人也好,買車時候的銷售員也好,都喜歡用百公裡加速需要多少秒,來進行互相比較。

到底是幾秒,對我們家用車來說叫做“夠用”呢?

我說:“我不夠用。”要想爽一點,百公裡加速需要是幾秒以内?

不是都說平時開車的時候,渦輪車有遲滞的、自然吸氣好了或者怎麼樣了,渦輪雖然是小,但是動力又很好。

現在市面上渦輪的車子,也是越來越多,甚至占據主流了,排量也是奇奇怪怪的:1.0T的、1.2T的、1.3T的、1.4T的各種都有,還有1.6T的,對不對?

要多大的排量,對于我們家用車來說,剛好是達到我們剛才說的“夠用”的那根線呢?油耗到底和自然吸氣的比相差多少呢?這個是有争議的。

我給你資料查完了,案例也給你找到了。

  • 關鍵詞:動力

想看的話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動力」就可以了。

關于動力相關的資料,給你準備了8篇還有餘。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幹貨,文字版、音頻版、視頻版都可以。

你要看,你要聽,在車上看看也是不錯的,對吧?「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