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曾說過:
“外表精緻是女人的尊嚴,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内在。”
這話表面上是針對女人來說的,當然這個“公式”對男人也不例外。
人的第一感觀就是打量對方的長相和整體着裝,再次才是内在。
往往如果别人連門都沒開,也就更無從知曉你家裡的狀況了,就算把家内裝飾得再怎樣豪華也無濟于事。
長相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但氣質是可以後天塑造的,氣質哪來?當然是從認知上而來。
我們時常會發現,某些人身上自帶着一種獨具一格的非凡氣質,比如,我國的外交部部長王毅,這種氣場,我們隔着電視屏幕就能明顯感受到。
這是一個人通過長期不斷的學習,并且秉持着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再通過漫長的人生曆練所構造的一種寶貴精神。
所以說,無論你處在何種年齡階段,都要懂得用怎樣一種正确的價值觀去欣賞一個人。這對之後的人生交友、擇偶、為人處事都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
有顔值是一種幸運,但不代表人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現在這個社會是看臉的時代。
确實,無論你對這樣說法是不屑一顧還是嗤之以鼻,都不能否認顔值在交際中的重要性。
縱觀現在社會倡導内心的富足,不去崇尚表面的美豔,但樣貌的出衆确實可以在很多事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就拿空姐來說,航空公司在選拔空姐的要求中,第一條就是要求樣貌較好,然後再從各項素質考核中擇優錄取,想必,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樣貌,連考核都沒機會。
但有些人卻誤入歧途,以為樣貌就是一切,不惜花重金給自己一次次整容,把大量時間花在修飾臉上。結果不僅僅是自己身心受到社會現實的重創,也耽誤了本可以提升自身價值的學習機會。
記得曾經的一部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有這麼一個細節。
羅子君的兒子問陳俊生:“爸爸,角膜是什麼呀?
一旁的羅子君一聽立馬随口說道:“腳膜,就是腳上貼的膜啊。”
這還不算,又自以為是的解釋道,你爸爸沒去過美容院,不知道啥是面膜,所以腳膜肯定也不知道是什麼。
可以想象這種有着非常局限性認識的女人,把一切理所當然地活在了自己的認知裡,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在家庭裡都處在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那所處的社會地位,想必大家就更明了了。這就是無知帶來的代價。而羅子君恰恰就扮演着這麼一個實實在在的花瓶角色。
通過一次看起來,仿佛是萬劫不複的毀滅性離婚事件,卻給了這個曾經是僞名媛的女人,一次重獲新生的機會。
最後通過她努力,一步步進入到了人生正軌,而此時她身上散發出來的魅力,甚至把女人們心中的男神賀涵,也深深地吸引進來。
所以,一個人有着天生的好顔值是一種幸運,而真正能讓旁人從心底感到迷戀的,那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
才華是一種能力,但不代表人品
打小時,我就一直存在着一種誤區,理所當然地認為高學曆,能力強的人,人品也肯定優秀。自以為這是一種等價的平衡對稱關系。
後來,漸漸地才發現,這兩者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就為什麼,在學校裡,要推崇德智體美共向發展。
記得,我原來公司二樓,基本上招聘的員工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曆,疫情期間公司食堂未開,這段時間大家都自帶盒飯。
有一天,我如往常一樣,乘電梯來到二樓,走到冰箱旁,把帶的盒飯準備放進去,由于冰箱快擺滿了,我就順手推了一下最外面的盒飯,沒想到搞了一手的油,原來其中一個員工用塑料袋包的盒飯外漏了很多菜油。
之後,到了中午,我再從冰箱裡把自己的盒飯拿出來,準備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可是讓我氣憤的是,冰箱整個一層都是那個人盒飯裡漏的菜油。
這還不算,再看看微波爐的底盤,也是一層菜油,那時我就想,盒飯漏油實屬不可控,但在公共擺放區,既然把設施污染了就應該及時擦幹淨,而不是對這一切視而不見。
這是一種無知,還是一種冷漠,我無從判斷,但讓我明白,學曆和素質确實是兩碼事。
在一則新聞裡,曾報道過,一位從清華留學的博士,拿着國家的錢,受着國家的培養,最後不僅把自己國籍轉變成美國國籍,還不斷的污蔑自己祖國,成為了現代版的大漢奸。這一度讓全國人民為之憤慨。
所以說,才華是一種能力,但絕不代表人品。而有些名人的一言一行卻體現了才與德的兼備。
主持人汪涵非常喜歡閱讀,他的閱讀量龐大到常人難以想象,從中國曆史到西方文史等等,無不涉及。
記得在一檔節目裡,汪涵朋友沈夢辰到他家做客,在吃飯的時候,他兒子小沐沐吃了幾口想去出玩,汪涵耐心地問:“你忘記牆上寫的是什麼了嗎?”
沐沐說:“碗淨福至”。随後就又乖乖跑回飯桌,把剩下的飯吃完了。
著名文學家梁曉聲關于“文化”給過一個很靠譜的解釋:
“為他人着想的善良,植根于内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所以,才華就像一個武功高手,如果沒有德存内心,那也隻不過是一介屠夫,而隻有向少林高僧那樣,用功養德,再用德修功,這才能得到世人的真正敬仰。才能真正發揮出自身的價值。給社會帶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内心寬廣豁達與人為善,才是真正的君子
古人言:“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其意思就是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天命不可違抗,所以不敬畏它,輕視王公大人,侮慢聖人的言論。”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就用他的一生诠釋了何為真正的君子。
蘇轼與朋友章敦因政見不合,屢次被他陷害,先後被貶黃州、惠州、儋州,一生颠沛流離。
他在被貶到儋州之前,甚至已經自己準備好了棺木。
可以這麼說,蘇轼的後半生悲慘命運,幾乎都是拜章敦所賜。
讓人從榮華富貴到颠沛流離的生活,這樣的人應是恨之入骨。
然而命運時來運轉,蘇轼遇到大赦,皇帝召他回京,重新重用。
此時的章敦,惶恐不安,怕他打擊報複,便讓兒子寫信,希望蘇轼可以網開一面。
沒想到的是,蘇轼信中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意思就是事情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蘇轼還安慰他,好好養病,身體重要。
蘇轼這種,擁有着博大胸襟的才子,對于曾經算計他的仇人既往不咎,這種肚量不是常人能所為。這種格局也注定他必成大事。
古人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一個人的胸襟不夠寬闊,整天被生活中雞毛蒜皮的雜事所牽繞,那他注定成不了大事,也無法稱之為君子。
隻有去除雜念,把一門心思都用在怎樣提高自己的認知上,怎樣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有意義的事上,久而久之身邊才會吸引志同道合的真正知己,才會受到世人的尊敬,也才能真正稱得上君子。
聽過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與人交往,必先看人品——心不善,不處,品不正,不交。
所以,欣賞一個人,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
這才是真正打開擇友、擇偶、塑己的方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