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非常重要的節日,是農曆最後一天的晚上。有些時候這一天是年三十,有些時候是年二十九,但不管如何都是在陰曆年的最後一天。
關于除夕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呂氏春秋.季冬記》裡,主要記載先秦時期在新的一年裡前一天舉行的驅逐習俗,驅逐“疫疬之鬼”。最早有提到除夕這一名詞是在西晉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
相傳遠古時候陰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就會出來一種叫做“夕”的猛獸,頭上長有犄角,兇猛無比,經常傷害人類的性命。我們的祖先與“夕”鬥争多年,發現它就怕三種東西,紅顔色,火光,響聲。所以在這一天,人們就喜歡紅紅火火,挂上紅燈籠,貼紅色的春聯、年畫、門神,在家裡敲敲打打,燃放紅色的鞭炮。
關于除夕有哪些習俗?各地方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八點。
1.貼春聯
2.挂紅燈籠
3.貼年畫
4.祭祖
5.吃年夜飯
6.燃放鞭炮
7.發壓歲錢
8.守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