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博咨詢:HR必備的财務思維(四)
本文整理自闫靜老師主講的華博咨詢線上課程《人力資源必備的财務知識實務分享》
第二種情況叫做經濟增加值,為什麼講經濟增加值呢?比如說我們是做汽車4s店的,那麼我們這個公司能不能掙錢主要的成本就在資金成本上,因為壓貨壓一輛車就十萬、幾十萬,車企平均它的周轉率能達到1.5個月就非常好了, 一般來講差不多就是1.5-2個月的周轉。什麼意思呢?如果一年賣1200台車,一個月賣100台車,平均庫裡就有150-200台車,也就是說庫裡的貨夠他賣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那麼150台車,一台車是10萬塊的話,那也要有1500萬。所以對于這種行業來講,資金成本很重要。那就有人會說息稅前你幹脆把利息給我去掉了,這不行,我考核就是它的利息。所以我們講下一個模型叫經濟增加值模型,就是說如果我們考核職業經理人,息稅前利潤是不夠了,還要減去什麼呢?減去已投入資本乘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什麼叫已投入資本?大家理解到說資金成本是借錢才有資金成本,但是你記得剛才我們講股東的錢其實是有機會成本的,他認為把錢投給你,是因為他喪失了在别處應該賺到的錢,不管是他當業主,還是他當債權人,他本來能去掙這個錢,他沒掙,投到你這來了,所以你不要認為股東的錢是沒有成本的。
那我們把股東的錢跟銀行的錢加在一起,加權平均得到的就是加權平均的這樣的一個資本成本率,最後是要用息稅前利潤減去這個。我們接着看剛才這個例子,剛才說要不減就都不減,銀行的貸款利息不減,股東的資金成本也不減,但是如果我們要減的話,我們應該怎麼減呢?假設集團就這兩家公司,這個集團一共2個億的資産,其中1.5個億是股東的錢,還有5000萬是銀行的錢,咱們就可以加權平均的給它算一下整個公司到底這個錢成本是多少。這裡我也有一個例子,叫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比如說有一家公司的總資産是1000萬元,具體的資産負債表如下,它的總資産1000萬,欠供應商的有100萬,銀行借款是300萬,股東權益是600萬,銀行借款是7%的利息借來的,剛才講了股東的機會成本是12個點,這個時候我們算算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多少?顯然不是7加12除以2,那就不叫加權平均,那叫算術平均。如果加權平均應該是用什麼?這有個算法,300萬乘以7%等于21萬,600萬乘以12%等于72萬,WACC其實是個百分比,21 72,大家注意這裡不是除以1000萬,因為我們想算的是有利息、有資金成本的資金它的平均成本率是多少?所以100萬應付賬款是欠供應商認為是白來的,是你強迫人家給你賒賬,所以不算有資金成本,那麼就是除以900萬,不是1000萬。
所以這個時候我知道了,原來我們公司的資金成本不是7%,不是銀行的借款的成本,平均來看是10.33。那回到我們剛才的例子,也就是說公司的2個億,要不算就都不算,現在要算的就都算,也就是說A公司用了1個億,B公司用了1個億,我也不管你用的到底是股東的錢還是銀行的錢,反正你用了1個億。那我現在算出來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10.3,那就都是用1個億去乘10.3。如果算EVA的話,現在還是一樣的。但是假設同樣的生意,B公司的資金周轉慢,存貨周轉慢,而A公司可能是個快周轉。比如說同是超市,COSTCO就比沃爾瑪的周轉率要快, COSTCO平均的周轉天數可能是30天,但是沃爾瑪是40天左右。那麼周轉的越慢,是不是庫裡的貨就越多。也就是說假設A跟B都做同樣的生意量,都是做1000萬或者1個億的生意,但是某一個公司它周轉的慢,它需要的資産就會更大,這個時候去乘以剛才的10.33,它的業績是不是就變差了?所以這是我們講資金成本的一個算法。
我們再總結一下,當我們去算子公司的總經理的業績的時候,有兩種不同的算法。一種是不考慮資金成本,認為資金成本是跟融資的渠道相關的,融資渠道是子公司的總經理他所不能去控制的,所以是等于都不算。那麼介紹的第二種方法叫做經濟增加值,第一種EBIT應該叫做會計利潤,是會計上給你算出來的利潤。第二種我們算的EVA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經濟利潤,我們說的經濟利潤其實就是經濟增加值這樣的一個概念。最後我們還要講這樣的一個問題,到底應該是在做除法還是做減法?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比如說某集團的子公司總經理考慮一項投資計劃,投資額是1000萬元,每年可以獲得120萬元的利潤,這個120萬元是沒有減資金成本的,這項投資需要的資金全部由集團負責籌集,集團的資金成本是8%,就是我們剛才講的WACC的概念。假設集團對投資回報率的要求是15,是不是應該投資呢?那麼你看,投1000萬掙120萬,投資回報率是12%,沒有達到集團的要求,所以如果做除法的話,我們子公司的總經理是不是就要放棄這個項目?因為達不到公司的回報率的要求。但是你想一下集團的資金成本是8%,也就是說集團假設幫你去籌到這1000萬,不論是跟誰借的也好,還是怎麼籌到的,那麼它的成本1000萬的8%就是80萬。每年花80萬的成本,但是卻可以掙到120萬,120減去80是不是還剩下40?其實我們講減法的概念就是經濟增加值的概念。所以如果做除法的話,120除以1000是12%,可能這個項目會被放棄。如果是經濟增加值的評價方法做的是減法,減法就可以把職業經理人跟投資人之間的目标更加趨向一緻。也就是說隻要有剩下來的錢,就說明公司有賺頭,給公司做了附加的價值。
這些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要内容,挑了幾個有意思的小點跟大家進行了探讨,主要還是傾向于跟大家講一下投資回報率的問題,還有績效的分解,如何去考核我們的經理人,如何去考核我們的員工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再回顧一下,第一,公司重要的指标、盈利的指标不是利潤和利潤率,而是回報率,要看我們用了多少資産,賺了多少錢。第二,在做績效分解的時候,回報率是可以分解成利潤率跟周轉率這兩個系列的指标的,所以你在選擇你的考核指标的時候,有利潤率類似的指标,也有周轉率那樣的指标,這兩個系列的指标大家要去共同的去選擇。第三個問題,利潤是私人定制,千人千面,不同的人面對的考核同樣叫利潤,可能那個公式背後的邏輯就完全不一樣,主軸是什麼呢?他有什麼樣的責任就考核他什麼,他不負責的事你也不要去考核他。最後我們講的是資金成本到底要不要算,我們講了兩個思路,息稅前利潤就是不算,認為資金成本跟管理人員無關,那麼經濟增加值認為資金成本跟管理人員是有關的,但它是減掉的。我們最後模拟了一個減跟除有什麼不同,除是相對的,減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減是看你兜裡能落下多少錢這樣的一個概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