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8日訊(記者陶常甯 通訊員李軍)18日下午4時,王家墩東地鐵站A出口,單車運維人員正把停放在“應急中轉區”的一輛輛共享單車搬上運輸車輛,準備投放至周邊的寫字樓、商圈區域,滿足市民下班騎行需求。據悉,江漢區城管執法局與美團單車企業進行聯動,通過設置“停放示範區”“禁停嚴管區”“應急中轉區”,開啟“三區一聯動”單車秩序管理新模式。
江漢區設8個示範片區
保證單車好看還好騎

位于地鐵2号線王家墩東站附近的共享單車中轉站,車輛擺放整齊有序。記者劉斌 攝
共享單車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但因其“随騎随停”的特點,帶來亂停亂放、車輛淤積等一系列管理問題。今年,市城綜委辦聯合市文明辦在全市開展100個市容環境示範片區創建和100個問題集中點位達标整治活動(簡稱“雙百”活動),其中就包括通過亮點片區示範引領,有效解決共享單車的停放秩序問題。
江漢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江漢區設置有8個示範片區,包括西北湖廣場、江漢路、漢口火車站等核心片區,其中包括30個停放示範區,21個禁停嚴管區與5個應急中轉區。

下午3時許,長江日報記者在西北湖廣場看到,這裡設有一處“停放示範區”,在廣場散步的市民正在這裡借車還車。大家普遍反映,此處單車停放有序,完美融入西北湖美景,成為一道亮麗文明風景線。
美團單車湖北省公共事務經理鄭欣欣介紹,示範區内設有停放标識牌,并有專崗運維人員在附近點位進行保障作業,确保示範區的規範标準,包括車輛定點入框停放、車頭車尾朝向一緻、不淤積、車身幹淨衛生、好騎好看。
增加“應急中轉區”
解決單車潮汐問題

工作人員根據高峰時段,調配轉運車輛。記者劉斌 攝
早上去地鐵站,小區門口卻沒有單車;下班後,公司樓下的單車也都被騎走了,想必不少上班族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為了解決“車輛潮汐”問題,江漢區城管執法局聯合美團單車設置了5個單車“應急中轉區”,分别是循禮門中轉區、雲飛路中轉區、王家墩地鐵站A出口中轉區、後襄河北路中轉區、珠江路中轉區。
下午4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王家墩地鐵站A出口外,這裡有一片空地劃有停車線,一排排單車整齊停放在此,運維人員正在把一輛輛車運上運輸車輛。

位于西北湖廣場的共享單車停放示範區,車輛幹淨整潔,擺放有序。記者劉斌 攝
現場,美團單車江漢區運營負責人夏宇介紹,中轉區是為了緩解早晚高峰各點位的停車壓力,及時轉運附近淤積的單車。“王家墩東站A出口外面的中轉區可以容納約500輛單車,每天早上7點至9點,我們把西北湖、武廣商圈、解放大道沿線淤積的單車轉運過來,下午4點至晚上9點,把單車再陸續轉運到各寫字樓、商圈的停放點,方便市民下班用車。”夏宇解釋說,中轉區就像一個“蓄水池”,可有效應對共享單車的潮汐現象。
市民黃先生平均每天要騎行共享單車1個多小時,他說,現在用車确實方便多了。以前小區門口早上一到8點多基本沒車了,現在小區門口一般都有充足的單車。
鄭欣欣介紹,在江漢區還設了21個“禁停嚴管區”,設有禁停标識立牌,有運維人員在現場進行勸導和轉運,保證禁停區内無車輛停放。若用戶在禁停區内停車,會收到短信提醒,同時平台會收取5元調度費。“通過這種方式引導用戶主動将共享單車停放至規定地點,真正做到文明騎行、規範停放。”
地圖定位 人工巡視
建群實時發現“落單”單車

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維護保養、消毒。記者劉斌 攝
如何及時發現淤積車輛和路邊零散亂停車輛?夏宇介紹,首先他們會進行地圖定位,通過大數據發現哪裡缺車,哪裡有車輛淤積,然後及時轉運。“同時,運維人員不間斷巡線,對沿路發現的零散車輛進行歸集”。
記者在城管隊員的手機中看到有一個群,名為“江漢區城管共享單車群”。“城管隊員日常巡邏時,如果發現了亂停放的車輛,會立刻通知單車運維人員進行處理。”江漢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江漢區将以“雙百”創建活動為契機,持續推動“三區一聯動”共享單車管理模式。按照黨建引領、以管為主、連片治理的思路,紮實推進市容環境示範片區創建和問題集中點位整治,讓城市環境更加有序、安全、幹淨、文明。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