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質内容請關注
要想分析一個公司杠杆多少,最直接的指标是資産負債率,那背後還有什麼貓膩,讓我們撥開薄霧,看見真相。
我們分析每一個公司的償債能力時,第一梯隊看的指标一定會有資産負債率這個指标。包括去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注冊債券,針對資産負債率較高的企業,協會要求在募集說明書的投資者保護條款中,會加上“資産負債率不超過****%,按季度監測”;若觸發了這一條款,需要召開投資人會議,或豁免,或提前結清債券,或票面利率調升300BPs。
因此,從直觀上看,資産負債率确實是一個重要的制約指标。
但是,當我們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時,通過資産負債率來評估,到底評估出了什麼,這個指标背後到底有什麼隐含的意義,今天我來從特定角度分析一下。
一般式
看起來很簡單的計算方法,我們隻需要從資産負債表中找到總資産、總負債的數值帶進去就行。
但,如果不注意區分資産中的無效資産、受限資産,會讓分母虛高,從數值上降低資産負債率,顯得企業的償債能力很強。
所以,我們要注意找到分母中的水分,把水分擠掉以後,再看看企業真實的負債率到底是多少。
1、無效資産
無效資産是指企業中不能參與生産經營,不能對企業盈利能力做出貢獻的非經營性資産、閑置資産。
舉個常見的例子,比如城投企業中,存貨或者實收資本存在大量不産生經營性現金流的資産,如林權、草原使用權等。
備注: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在這個公司中,實收資本乍一看很多,有50億元,但通過科目的仔細辨别,會發現42億占比84%為林權資産。
那麼怎麼判斷是否是無效呢,我們通過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可以發現,随着林權資産劃入後,公司的收入中從未體現過跟林權收益有關的科目,足以見得,公司的資産中,存在不符合資産定義的無效資産。
那麼,真正的資産應該對公司的生産經營産生什麼樣的效果呢?
資産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可以看出,資産的定義中強調了兩點,一是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二是預計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
說的更直白點,就是說資産得産生收益,不産生收益的那就是“虛資産”,充胖了總資産的數額,顯得資産負債率很好看。但這種無效資産實際價值很低,流動性很差,僅僅是湊數用,根本無法反應企業真實的未來收益能力,杠杆水平。
為啥說他實際價值很低呢,主要是我們在做估值時,尤其是對資産進行估值時,通常采用DCF模型,即discounted cash flow 模型進行絕對數值的估計。通過一系列持續經營假設、增長性穩定性假設、折現率的假設後,将未來現金流全部折現至當前時點,推測出理論價值。
因此,這種無法産生經營收益的“虛胖”無效資産,我們自己在算資産負債率的時候一定要剔除。
2、商譽
商譽是個神奇的科目,從字面意思看起來,商業信譽?代表了企業是有誠信的?品牌價值?
統統NO
商譽英文是Goodwill,其實隻是一種在收購的時候産生的“美好願望”而已,而我們翻譯成商譽确實存在歧義。
準确來講商譽為“在企業合并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淨資産公允價值的差額。”
說的直白點,我想收購A公司,A公司經過一系列評估,公允價值應該為80億,我抱着美好的願望,認為A公司以後會茁壯成長,給我帶來豐厚的利潤,我支付了100億給A公司的股東用來買一個隻是價值80億的公司。這多出來的20億,就是商譽。
從這個商譽産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判斷,商譽雖然是資産科目,但是未來根本不會給企業帶來預計的現金流入,更甚至于給企業帶來負收益。
因此2019年開始,财政部為了進一步規範商譽及減值對企業的影響,按會計準則要求,對并購過程中産生的大量商譽進行減值。
商譽的虛高問題得以控制,有效防止大股東濫用公司控制權收購不值錢的公司,從而損害小股東利益;商譽在會計處理層面進行減值,影響了企業利潤,但是不影響現金流,屬于非付現費用,對DCF模型項下估值方式無影響。
上市公司從2019年開始頻頻因商譽問題而暴雷。
以上節選了部分公司因早年激進并購,導緻商譽大幅減值,虧損嚴重的事件。
因此,我們在計算公司的資産負債率時,一定要将那些不符合資産定義,未來不産生收益的資産剔除掉。
以及在分析公司基本面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在經濟下行階段,公允價值的下降壓力較大,商譽一旦重新測試,将存在較重的減值預期。
3、受限資産/隐形負債/或有負債/對外擔保
等等,都會影響償債能力。。。。。
留個話題,我們下次繼續~~~
更多優質内容請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