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連日來,兩則跟慰問相關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先是青島某街道辦慰問的困難戶家裡擺茅台酒瓶,後是東莞長安鎮社區幹部慰問“住别墅”的困難家庭。
相形之下,東莞這起風波,被不少網友認為解釋起來更難——畢竟,茅台酒瓶可以是撿的,烏龍茶禮盒可以是空的,但别墅總不會是憑空得來的。
就在慰問“住别墅”的困難家庭引發質疑後,東莞長安鎮社區進行了道歉。但道歉的事由,不是針對慰問錯了對象,而是當地官方公号推送文章中表述不當。
當地社區的發布情況說明稱,被慰問的社區居民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或低保對象,但因為患有高血壓且曾有中風史,去年還遭遇了交通事故,所以被列入了春節送溫暖走訪慰問對象。引發誤解的推送宣傳文章“表述不當”,沒有将困難人員與重大疾病群衆歸類劃分。
在網民看來,“住着别墅”跟“困難戶”是無法兼容的。在當地官方的解釋裡,“困難戶”跟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不是一回事。
問題來了:到底是慰問在幫扶對象上篩查不準,還是人們對困難戶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就目前看,症結也許就在于:對于“慰問”與“困難戶”,很多人或許從一開始就有所誤解。
慰問是幫扶性質的送溫暖舉措,但不等于扶貧。扶貧通常是制度性幫扶救濟,從基層實踐看,慰問經常是應景性的表達關懷動作,經常是送些米面糧油或幾百元慰問金。
雖然慰問的通常是所謂困難家庭,但不限于貧困戶與特困人群,也包括家有老弱殘障的非貧困家庭;它不同于低保的發放,考慮的更多還是當地居民相對而言的經濟水平,幫扶力度也跟扶貧的保障強度大不一樣。
正因如此,拿貧困戶認定标準去評判慰問對象“适格”與否,難免跟現實出現差池。
更關鍵的,是對“困難家庭(或人員)”的認知隔膜問題。
在許多人眼中,住别墅怎麼說都跟“困難”二字不沾邊,可當地認為,涉事家庭的人員患上疾病、去年還遭遇了車禍,已經算是“困難人員”。很多人拿“别墅”說事,但按當地的情況聲明,老人是住院兩個月後暫住在女兒家養傷,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社區便前往其女兒家中對其進行慰問。也就是說,那棟别墅并非老人自己的。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長安鎮涉事社區的回應中,還大量内容提到當地的發展成績,如已成為“億元村”,2020年社區實現總資産6.39億元,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或低保對象……
這看起來可能有些“凡爾賽”,但對于解釋“雖然住着别墅,仍是困難人員”問題頗具說服力——很多網友認為涉事家庭富裕,是拿所在地或貧困地區農村區域的一般家庭條件做對比;可結合當地整體發展水平中看,這戶家庭可能還是相對“困難”的。
換句話說,不同地區發展水平不一樣,參照标準也不盡相同。透過别墅、皮沙發等細節,在外界看來已足夠富裕的家庭,在當地的确可能處在相對“困難”狀态——尤其是家中有“鳏寡孤獨或患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困難”情形,也符合慰問的一般标準。
事實上,基層慰問對象家裡并不絕對貧困的現象,在我國發達地區并不罕見。
原因很簡單:很多沿海的村鎮,靠着村鎮經濟或集體經營早就突破了小康,其村民的富裕程度也已遙遙領先。
像此次事件中,上角社區所在的長安鎮,雖然名義上還是鎮,但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的GDP已經突破了800億元。有網友就表示,在這樣的地方,哪有貧困戶給你“扶”?發500元慰問金,真的也就是“慰問”而已。
不止如此,青島那家被慰問家庭的情況,也比部分農村地區的普通家庭要好。
這的确反映了某些現實問題,如地域間發展不夠平衡等。這其實已是另一個議題,切換到該議題上,很多網民對此不理解,隻是被現實限制了想象力——他們認為的困難家庭,還停留在“貧困戶”上,殊不知,有些發達地區的困難家庭,早就越過了扶貧意義上的貧困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節點,這一年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可以預見,那種建檔立卡貧困戶會很少見,但基層慰問依舊會存在,這會更多地轉向本地那些相對困難的人員。
正因對發達地區困難人員的想象還停留在“過去”,又将被慰問對象跟扶貧對象混同,很多人才會覺得貓膩重重。諸如此類的誤解無可厚非,一方面地方需要多做些解釋,另一方面公衆的認知也要“與時俱進”。
發達地區作為被慰問對象的“困難人員”,未必是貧困戶。這點在今後或許會被人們越來越多地感知。
□餘寒(媒體人)
編輯:陸玖 實習生:祁倩倩 校對: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