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馬奇說
編輯|黑馬奇說
他本是年入過億的酒廠老闆,卻偏偏要去惹滿身臭味的印度神牛。不僅如此,他還帶領員工一起去掏牛屁股,并依靠牛糞實現财富升值,這其中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别着急,讓我們慢慢道來。
廣西的酒廠大老闆黃炳權最近有點煩,雖然每年他都能完成一個億的小目标,但他對于造酒原料卻是十分煩惱。他所釀制的酒水,原料之一便是造價高昂的珍珠蚌肉,為了控制成本,他不惜自己收購了當地的廢棄珍珠蚌養殖場,這下好了,值得慶祝的是酒廠的原料成本控制住了 ,效益自然快速上升,酒廠的産量也是飛速上漲,但随之而來的煩惱也讓黃老闆頭疼不已,那就是釀酒加工後的廢棄酒糟。
由于酒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彼時他家酒廠的酒糟已經能來到月産50餘噸,而這如果僅僅依靠養殖豬牛的散戶來處理,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看着每天白白倒掉的多餘酒糟,黃老闆既心疼又着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處理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但方法也不是從天而降的,需要不斷地參觀學習,好在我們的黃老闆向來謙虛好學,面對讓人頭疼的酒糟問題,他不斷請教身邊的朋友同事,希望能從他們口中獲取靈感,于是乎,有一位朋友便建議他,反正酒糟賣給養殖戶也賺不了多少錢,而且她們也消化不完,倒不如自己開養殖廠廠養牛,不僅能省了飼料錢,還能解決了廢棄酒糟的問題,黃老闆聽後自然是喜上眉梢,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方法可以搞。
但謹慎的他也明白,任何事情隻有經過充足的實踐調研,才會有萬分之一的成功性。于是他開始到各地的養牛場參觀學習,即便有些牛場環境簡陋,進去便是臭氣熏天 令人作嘔,但仍擋不住他學習調研的那顆心,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黃炳權的十足努力下,他總算對此事看到了解決的希望,而這個希望便是—— 印度奶水牛,印度奶水牛食料廣泛, 胃口極佳,不僅不挑食 ,給啥吃啥,而且肉質十分鮮美,在廣州等地的市場上備受歡迎。
這個老闆太豪橫了,不僅給種牛喂養造價高昂的酒糟,還帶領員工集體給牛掏牛屁股,一心一意要給牛創造幸福的生活,原來,印度奶水牛雖然食料廣泛,但食用的大多都是固體飼料,很少吃流體型的食物,諸如黃老闆酒廠生下來的液體酒糟,為了培養印度奶水牛的飲食習慣,黃老闆找來新鮮的草料,并與其酒糟混在一起,這樣一來,印度奶水牛在吃草料的同時,多少也會吃進一些液體酒糟,由于酒糟也含有一定的酒精度,所以牛吃過之後就會犯困。更有利于它們安心地趴卧和消化,而這樣養出來的牛。毛發也更加柔順光亮,就連肉質都有了不少提升。
更誇張的是,黃老闆的這個辦法,替他節省掉了70%的養殖成本,别人上萬元的養殖飼料錢,就這樣讓他用廢棄的酒糟輕松替換,他的一頭牛,最終收益就能比普通養殖戶要多出來6萬餘元。當然,養殖也不是件輕輕松松的小事,在養殖印度奶水牛的期間,黃老闆也遇到了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溫度問題,衆所周知印度天氣炎熱,廣西冬天确實十分寒冷,印度奶水牛在十度以下的環境時,便會停止進食,有些體質較弱的小牛甚至會被凍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老闆想出了一個讓衆人啼笑皆非的方法,那便是給牛烤火。
為了保持養殖場内的溫度,他采購了30餘萬元的廢棄木材,燒火讓牛烤火來維持溫度,這一方法雖然奇葩,但多少也取得了一點成效,但溫度帶來的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牛的進食問題,很多牛天冷時不吃東西,為了給它們補充營養,黃老闆便找來了花生殼來給牛吃,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由于花生殼木質素較高,很多吃了花生殼的牛,最終便有了便秘的症狀,正所謂人有三急,牛也不例外。
排洩順暢對于生物保持好的心情十分重要,而那些得了便秘的小牛,脾氣自然是十分暴躁,為了緩解他們的狀态,黃老闆竟然帶上員工,用手掏的方式替小牛們解決生理問題。那畫面,想想都讓人覺得刺激,但就是這種讓人覺得奇葩的方式,讓黃老闆的小牛們度過了艱難時期。
後來,随着養牛數量的不斷提升,黃老闆也開始為了小牛們的飼料問題發愁,這時它無意間得知水果加工廠有很多廢棄的果皮,這些果皮也是小牛們十分喜歡吃的食物,是他便采購了一批果皮給牛吃做試驗,但沒想到問題馬上又來了,由于果皮中含有部分菠蘿皮,這種菠蘿皮中含有一種酶原素,會導緻小牛們口舌生瘡 ,難以進食。而且 ,果皮很容易腐爛變質 不易保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老闆也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覺。
最終,還是華東農大的教授們給了他建議那就是将果皮發酵,并将經過發酵的果皮跟幹皮混合保存 ,混合喂養。這樣下來,不僅解決了食料問題,還解決了保存周期短的問題。而本來一頭牛一天要22元的飼料成本,也通過用果皮喂養,直接将飼料成本降到了3元一天,更讓人驚喜的是,由于黃老闆每次需要的果皮數量很多,而這種東西在水果加工廠本來就是廢棄材料,自己處理還需要一定的人工金錢成本,于是很多加工廠幹脆做順水人情,隻要黃老闆幫其處理,甚至連一分錢都不要他的,這樣的情況下 黃老闆的養牛事業迅速發展。
為了養好印度奶水牛,他不惜親自帶領員工手工掏牛糞。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掏出來的這些臭牛糞,竟然變廢為寶成為價值百萬的香饽饽,随着黃老闆養牛事業的不斷擴大。2010年,他所養殖的小牛數量已經來到兩千餘頭,隻要将這2000餘頭小牛宰殺販賣,他便能賺得盆滿缽滿,但這個時候,他卻舍不得賣掉這些讓他付出心血的小牛,不僅如此他還為了這些小牛,花費千萬承包了廢棄鹽場,做起了海魚生意,那麼,牛糞跟海魚又有着什麼直接關系呢?
其實沒有,海魚又不能直接食用牛糞,但世間萬物皆有聯系,通過海藻,牛糞跟海魚便有了親密關系,黃老闆将小牛産出的牛糞發酵,除去氨氮,并将其堆放在魚塘邊上,随着雨水沖刷,牛糞裡的營養物質進入魚塘,滋養了藻類植物的生長,并進而提高了魚塘裡小魚小蝦的數量。正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魚兒不缺吃的,質量和數量自然便得到了保證和提升,這樣算來,因為這些魚兒,黃老闆每年又多了百餘萬元的收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年,黃老闆魚兒便也不養了,牛也不多賣了,整天鑽在牛糞堆裡愁眉苦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随着養牛數量的不斷提升,之前的舊辦法已經不足以讓黃老闆來處理日益增長的牛糞了,他所飼養的奶水牛,每天都能有100餘噸的牛糞産出,這個量級,讓他必須重新思考處理牛糞的方法,俗話常說,鮮花插在牛糞上,其實這其中并非沒有科學道理。要知道牛糞之中營養元素豐富,是很多植物都喜歡生長的地方,但如果真用臭烘烘的牛糞來種植養花,效益肯定也是不太樂觀的。
但這句話給了黃老闆其實,面對着面前百餘噸的牛糞财富,他思考着如何将這些牛糞變廢為寶?最終,還是農業的科研人員給了他建議,建議他可以在牛糞上種植菌種,食用菌市場廣泛,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食物,而且有的菌種價格高昂,一頓就能賣出3000餘元于是乎,那些臭烘烘的牛糞,轉身之間變成了香饽饽的财富密碼。
經過核算,黃老闆的奶水牛一般三年出欄入市,養殖成本卻不到4000,市場上一頭牛卻幾乎是兩萬餘元的售價,這其中便有一萬六的利潤,再加上牛糞種植的菌種,飼養的魚類,産出的牛奶等,以及最後生成的有機肥,一頭奶水牛可以為黃老闆創造六萬元的收益。那麼你可以算算,養了4000頭牛的黃老闆,一年能賺多少錢呢?而黃老闆之所以能實現财富自由,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其敢想敢做,善于學習請教懂得用科學的方式創新解決養殖難題,這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