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藍色音量圖标播放
1971年的秋,劉長安與剛從部隊轉業的詞作者鄭南一道來到汕頭北部的一個漁村寫生。在這裡,劉長安看到了他終生難忘的美景——傍晚時分,夕陽餘輝下,海面被鍍上了一層金裝,一隊身着戒裝的邊防戰士巡邏在祖國的海防線上,肩頭鋼槍上的槍剌在夕陽中閃着耀眼的光芒,他們步伐整齊,氣勢昂揚,絲毫不被身旁美景所吸引。此情此景,令劉長安與鄭南進發出創作的激情,當夜在漁民老鄉家的昏黃油燈下,一鋪而就創作出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經典名曲。表達了人民戰士對鄉土的熱愛,更寄寓了對革命先輩的懷念和崇敬。在優美深情的歌聲中,展現了革命戰士繼承革命傳統,為人民守衛國土的精神風貌。
這支《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首唱卻并不是李雙江,而是另一個名叫遊國屏的男高音歌唱家。《戰地新歌》第二輯發行時,其中的歌曲都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陸續播出,播出前還要報出詞曲作者、演唱者及其單位。在《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前面報出的演唱者是“廣州歌舞團遊國屏,廣州歌舞團小樂隊伴奏”。遊國屏版本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有三個月之久。
而李雙江對《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演繹,則更有力地推動了這支歌曲的傳播。他的演唱熱情奔放,富有樂感,吐字清晰,聲音流暢,高音穩定透明,輝煌而華麗,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尤金·奧曼迪稱贊李雙江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樣的熱情”。為了達到演出效果,李雙江經常把歌曲原調提升1—3度,最為典型的就是這首《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原唱遊國屏是用F調,但李雙江用降A調演唱後,使其最高音落在High C(音樂術語,大概意指男高音中的高c大調)上,大大提升了歌曲内涵。《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最早刊發于《戰地新歌》第二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在這輯歌曲中選中了這首歌,他熱情似火、高亢嘹亮的傳唱,使這首歌曲如同插上了矯健的翅膀,飛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