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5歲有必要做胃腸鏡檢查嗎

45歲有必要做胃腸鏡檢查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04:38

健康大家談

在中國的所有惡性腫瘤中,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占據了總量的1/3。

如果在适當的時候接受胃腸鏡的篩查,就可以在疾病早期發現它們的端倪,根除早期腫瘤。

切除早期消化道腫瘤,也是消化内鏡醫生擅長的。術後患者的生活工作可以快速恢複如初,由此,這些消化道腫瘤僅僅是患者生命長河中的一段小插曲。

45歲有必要做胃腸鏡檢查嗎(是時候了解一下胃腸鏡了)1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内鏡中心戎龍教授日前做客健康大家談直播間,針對公衆關心的胃腸鏡檢查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健康中國帶您快速浏覽核心要點。

誰需要做胃腸鏡?

經常出現消化道不适的人。

長期存在反酸、嗳氣的人。經常腹部疼痛的人,尤其是在空腹或飯後出現腹部疼痛。經常腹脹、腹部不适的人。大便習慣改變的人和便秘、腹瀉交替出現的人。出現黏液便、膿血便的人。

有消化道基礎疾病的人。

包括萎縮性胃炎、胃腸息肉、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胃食管反流等。

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

比如經常吃麻辣燙、燒烤等超辣、超燙食物的人。

年齡達标的人。

由于消化道腫瘤的高發人群是中老年人,因此指南建議所有超過40歲的人進行胃鏡篩查,45歲以後要進行腸鏡篩查。當然,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和有前面三種情況的人,胃腸鏡的篩查年齡應該适當提前。

複查的人。

和所有的身體檢查一樣,胃腸鏡檢查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胃鏡檢查後,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間隔3~5年再次檢查。腸鏡檢查後,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間隔5~10年再次檢查。

如果發現問題,何時複查胃腸鏡要聽醫生的建議。

做胃腸鏡是不是很麻煩?

在胃腸鏡的檢查過程中,受檢者多少會有些不适感,這是很多人遲遲沒有下定決心接受檢查的原因,如今這個問題已經可以通過無痛胃腸鏡檢查解決了。

還有更多人不願做檢查的原因則是怕麻煩。确實相對于抽血化驗、超聲、CT等檢查,胃腸鏡檢查确實會麻煩一些。需要受檢者提前抽血化驗、做胃腸道準備,有時候還需要進行麻醉評估。一套流程走下來,可能要往醫院跑2~3趟,時間也占用比較多。

但古語有雲:上醫治未病。在消化道腫瘤這個領域,消化内鏡的出現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了“治未病”的機會,而這個“上醫”第一位就是不怕麻煩的您自己。

如果您還在猶豫,請接着看看消化内鏡有多強大。

45歲有必要做胃腸鏡檢查嗎(是時候了解一下胃腸鏡了)2

消化内鏡能幹什麼?

在大多數人看來,以胃腸鏡為代表的消化内鏡,就是幫助醫生到消化道裡去看看。其實,近些年醫學科技發展那麼快,消化内鏡早就是“全能型選手”了,它即能“診”也能“治”。

用消化内鏡篩查腫瘤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哪裡有腫瘤。如果你以為每個腫瘤上面都寫着“我是腫瘤”,那就大錯特錯了。很多腫瘤,尤其是早期腫瘤和正常的消化道組織幾乎一模一樣,在鏡下的改變非常細微,不僅顔色和周圍正常組織相同,而且表面平整光滑。

那怎麼辦呢?

消化内鏡可以幫忙“放大了看”。特殊的放大内鏡在放大100倍的時候,醫生就可以看到腫瘤組織不一樣的組織結構。放大500倍的時候,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細胞的樣子,這時長相特殊的腫瘤細胞就藏不住了。

消化内鏡還可以“染上顔色看”。根據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别,醫生們通過特殊染料或特殊波長的光照射,能讓腫瘤細胞呈現不同的顔色,進而暴露在内鏡下。

更厲害的是,消化内鏡還能“透視着看”。最經典的是胰腺,這是一個藏在腹腔深處的重要器官,常規的超聲檢查常常會受到其他腹腔髒器的影響而“看”不準。如今的消化内鏡搭載了超聲探頭,在腸道内距離胰腺僅1厘米的地方,近距離為胰腺做超聲檢查,自然能把胰腺“看”得更清晰。

相對于篩查早期腫瘤,對于很多疾病的治療是消化内鏡近些年“功力大漲”的領域,從入口到出口,整個消化道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最常用的是取東西。消化道内被發現的胃腸息肉、疑似腫瘤的病理活檢,甚至膽囊中的結石,都可以通過消化内鏡取出來。還記得剛剛提到的胰腺嗎,在超聲探頭的指引下,醫生還可以從胃腸道内用一根細針穿刺到胰腺中,取到一些活體組織用來判斷病情。

性價比最高的是切東西。經過醫生們不斷努力,很多早期食管癌、胃癌等,都可以通過消化内鏡精準切除。手術後,僅僅切除了局限在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的腫瘤組織,胃還是原來那個胃,食管還是原來那個食管,不僅創傷小,而且患者大多能夠快速回歸以往的生活工作中。

除了切掉多餘的東西,消化内鏡醫生也能利用它切開其他組織,比如肌肉。有一種叫做贲門失弛緩症的疾病,是患者食管和胃接口的地方,也叫贲門,由于局部肌肉過于緊繃,就好像被系了一圈“緊箍咒”。由于每一口食物咽下去都異常困難,常令患者痛不欲生。如今有了消化内鏡,醫生可以先在贲門周圍的黏膜下層和肌肉層中間打通一條隧道,然後精準切斷緊繃的肌肉。這樣做既保留了消化道内側黏膜層的完整性,去除病因的同時也不會讓患者因為手術傷筋動骨。要知道,以往治療這種病可是需要切斷兩根肋骨再開胸的大手術。

消化内鏡還有一些比較令人意外的特色治療,比如治療内痔。内痔是由肛門周圍靜脈曲張造成的,消化内鏡那麼能幹,結紮或注射硬化劑治療内痔對它來說不在話下。這種治療手段是從治療食管靜脈曲張演變而來的。靜脈曲張看似傷害不大,但因為肝硬化等原因繼發的食管靜脈曲張,會讓食管内壁布滿迂曲的血管,它們一旦被較硬的食物劃破,就會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因此,消化内鏡對于這些患者而言,是标準的“小藥治大病”。

還有膽結石、胰腺囊腫、腸梗阻……都是消化内鏡能提供幫助的疾病。而且,還有更多功能在不斷被開發。

所以,要不要去約個檢查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