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陶瓷信息網的書面允許,禁止轉載本文,否則視為侵權。
買瓷磚,一定要買優等品?先來看三則今年的陶瓷磚買賣糾紛判決。
“優等品”瓷磚頻現質量問題去年10月份,河南扶溝縣孫某向丁某購買瓷磚500箱,每箱3片,每片15.5元,共計23450元,約定為湖北某陶瓷企業生産的優等品瓷磚。
丁某以11250元的價格在某瓷磚經銷商處購買安徽某企業生産的一級品交付給孫某。孫某發現瓷磚質量不符合雙方約定,将該批瓷磚退還給丁某,并要求退還貨款,但丁某并未退還貨款。
孫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今年7月,法院審理後,判決丁某返還貨款及相應利息。
同樣的糾紛還發生在山東淄博。付某今年1月與魏某約定購買其優等品315箱瓷磚,用于所承攬裝修業務使用,每箱7片,每片價格7.8元,貨款總價17199元。付某收到貨後,在使用過程中發現282箱質量不合格,認為魏某以次充好,造成其工期延誤,要求退還貨款、賠償損失。
法院審理後認為,付某提出所購買瓷磚存在的質量問題不構成《産品質量法》中所稱的産品缺陷,但不能滿足付某裝修要求,緻使其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其行為構成根本違約,最終判決魏某返還全部貨款,并賠償付某經濟損失4298元。
而去年11月,湖南泸溪縣毛某向向某訂購600×1200mm優等品瓷磚700件,3片一件,每片16.7元,總價35210元。毛某收到貨後發現貨物為一級品,與約定不一緻,向某答應協調,但久拖不決。毛某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向某退還貨款,并支付運費、卸車費3000元。
形象展示 圖文無關
《陶瓷磚》國标已經沒有産品等級上述3起案件中,均涉及一個共同點:以次充好,約定優等品瓷磚卻依然出現質量問題。那麼怎麼判斷瓷磚是優等品、一級品和合格品?
1997年,當時的國家建材局發布了一個建材行業标準JC/T 665-1997《瓷質磚》,這也是彼時陶瓷行業瓷質磚執行的“國标”。其中有一條:瓷質磚按表面質量和變形程度分為優等品、一級品和合格品。并且規格包裝應有等級标識。
JC/T 665-1997《瓷質磚》中瓷質磚表面質量的産品分級。
但是到1999年,國家标準——GB/T4100-1999《幹壓陶瓷磚》發布,包括《瓷質磚》、《陶質磚》、《炻質磚》、《炻瓷磚》《細炻磚》等5個部分。關于産品等級的規定是:根據平整度、直角度、表面質量有偏差大小,瓷磚産品等級分為優等品、合格品。是的,沒有一級品。
同時規定,該标準替代JC/T 665-1997《瓷質磚》,同時替代的還有GB/T 4100-1992 《釉面内牆磚》,也就是說,無論内牆陶質磚還是瓷質地磚都執行新的标準。
GB/T4100-1999《幹壓陶瓷磚》中《瓷質磚》産品等級規定,沒有了一級品的概念。
到了2006年,GB/T 4100-2006《陶瓷磚》,成為陶瓷行業更為完善的新國标,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取消了産品等級。也就是說,再也沒有了優等品、一級品和合格品之分。無論什麼瓷磚,隻有合格和不合格。
關于取消産品等級後,還有一個相關新聞。2008年,一位消費者購買某瓷磚優等品後出現質量問題,以欺騙消費者為由,将經銷商和生産廠家雙雙告上法庭。
現行國标是2015年實施的GB/T 4100-2015 《陶瓷磚》,也沒有恢複産品等級。任何新的國家标準修訂,都有一個前提,原有标準不再适合行業發展需要,新标準自實施之日起,自動替代原标準。
也就是說,現在陶瓷磚行業,按照國标,并沒有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之分,隻有合格和不合格的區别,那麼現在滿大街所謂的優等品,又是哪來的?
當然,無論是上述哪一個标準,均為推薦性标準,陶瓷行業并未出現強制性國家标準,因此生産企業可以不執行國标,但一旦标注本産品執行國标,則相應标準應符合國标。
企業也可以執行其他的行業标準、團體标準甚至企業标準,但所執行标準也必須具有合法備案才有法律效力。但如今既标注執行國标,但又标注新國标并不存在的産品等級,造成消費者混淆的現象比比皆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