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01 13:07:50

#21天圖文打卡挑戰(第二期)#

用一個詞來形容蘇轼,你會說什麼?我以為可愛。且不說他的博學與才藝,單單他的性格,就有很多讓我們感覺親切。比如天真爛漫、淳樸自然,诙諧幽默、豁達超然、狂放不羁

和他在一起,你會感到快樂。因為他是生活的樂天派,他是老百姓的朋友。他說過,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1

蘇轼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他不僅為百姓辦事,更願意和他們在一起,沒有一點架子。這是在徐州求雨歸來的情景。

其實何止在徐州呢,他到哪都願意和老百姓在一起,與民同樂,潇灑不羁

《吉祥寺賞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裡珠簾半上鈎。

這首詩寫于蘇轼到杭州做通判的第二年,熙甯五年即1072年的三月,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2

牡丹園

當時的杭州太守是沈立。三月二十三日蘇轼跟随太守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圃中賞牡丹。據說那裡的牡丹特别多,有千餘株,種類達幾百種。

那天是賞花盛會,太守與衆人

“酒酣樂作,州人大集,金盤彩籃以獻于坐者,五十有三人。飲酒樂甚,素不飲者皆醉。”

人們真是玩得太嗨了。吉祥寺内張帷布幕,管樂其中,百面鑼鼓響聲如雷,樂師們一遍遍演奏《涼州》曲。場上不斷有人向沈立、蘇轼獻上盛開的牡丹,以金盤彩籃載牡丹獻花者竟有五十三人之多。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3

吉祥寺

好多人都醉了。在回來的路上,也許他們在遊行吧。“自輿台皂隸插花以從,觀者數萬人”大大小小的官員差役每個人都頭上插花,周圍有數萬人觀看。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4

人老簪花不自羞

而其中最顯眼的是位老者。

人老簪花不自羞

他人老了,還把鮮花戴在頭上,卻看上去一點也不害羞。簪(zān)花:在頭上插花、戴花。

這老人是誰呢?沈立?1007—1078,北宋水利專家、藏書家。《河防通議》是我國河工技術最早的著作。具有藏書之名,史稱:曆陽沈谏議家,昔号藏書甚多者。當時已65歲了。蘇轼,1037年生,當時35歲了。他在38歲時就說出了“老夫聊發少年狂。”也或許兼而有之吧,或者隊伍中的老人吧。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5

蘇轼

花應羞上老人頭

倒是花兒應該為自己在我頭上而害羞。

羞:難為情。  

這前面兩句是寫簪花之趣。雖然當時依禮俗士大夫集會時可以簪花,但老人簪花成群結隊走在街市上,終覺有些不好意思。說花不願上老人的頭。而其實是不管花願意與否,還是簪上了老人的頭,這就無形中增添了不少情趣。

兩個“羞”字,一說人,一說花,相映成趣,堪稱妙語。同時說明蘇轼沈立是樂于在百姓面前亮相的。這兩句讓花活了,人更活了。也進一步縮小了官民距離,更有意義,體現了與民同樂的崇高境界。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6

牡丹

醉歸扶路人應笑

賞花醉歸,相攜而行,沿路引得路人哄笑。扶路意思是相攜于路;沿途。這句典化自

《晉書·謝安傳》載:羊昙,謝安之甥,為謝安所愛重,謝安死後,辍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嘗因石頭大醉,扶路唱樂,不覺至州門。

十裡珠簾半上鈎

十裡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珠簾:珍珠綴成的簾子。半上鈎:簾子全部卷起來。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7

牡丹

詩的兩句是寫蘇轼和太守等人醉歸而路人圍笑的場景。第四句化用了杜牧之詩:“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裡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子卷上,或者走出門來觀看這支浩蕩的插花隊伍的經過,圍觀的群衆足有數萬人之多。這是一個多麼盛大的場景呀。

這首詩前兩句的老與羞的反複,構成了回環往複之美,突出了自己的情趣,狂放不羁,享受生活的美感與自在。而後兩句,巧妙的化用了《謝安傳》與杜牧的詩句,強化了與民同樂的氛圍,使主旨深化,有很強的感染力。

蘇轼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蘇轼醉了提筆寫詩一首)8

蘇轼


這就是蘇轼和他的《吉祥寺賞牡丹》,率真,放達,自在,永遠與人在一起,這也許就是我們喜歡和愛戴他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