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0-16 13:03:34

這十年,重慶大學深入貫徹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面向”,以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全面推進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優化科研管理體系、構建三層次科技創新模式、建立多元評價考核機制,打造科技創新生态,推動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實力顯著提升。


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動力引擎。

近年來,重慶大學不斷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優秀創新人才,讓科技創新成為助推“雙一流”建設的強大引擎。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1

構建并優化“1 5”科技創新體系

如何發揮高校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不斷提升高校科研創新能力?

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重慶大學構建并不斷優化“1 5”科研管理體系,打通科技創新鍊條。逐步創建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1個管理機構和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研究院、産業技術研究院、國際聯合研究院5個科研實體組成的管理體系。

這是學校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這項改革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實施科技創新體系的重構。通過強化科研統籌管理和頂層設計,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成果轉化、産業培育的科研全鍊條組織模式,實現從原始創新到應用實踐的全覆蓋。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2

新的體制機制促進了高質量成果産出,學校牽頭研制的嫦娥四号生物實驗載荷“月面微型生态圈”,獲評“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務突出貢獻單位”。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陳兵奎教授團隊研發攻關的阿爾法對日定向驅動機構“對構齒輪傳動”,為保障問天艙的成功發射和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近五年,學校獲國家級科技獎9項,其中牽頭3項,“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牽頭獲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8項、重慶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58項(含2021年度進入拟獎名單未授獎一等獎成果15項)……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3

前瞻布局,謀劃建設新的科研平台

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設對科技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重慶大學加強科研前瞻布局,高質量謀劃建設新的科研平台,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國家戰略,深度融入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核心地區高質量建設重慶大學科學中心;開展預研工作,啟動建設超瞬态實驗裝置;加快推進環重慶大學創新生态圈建設,已形成“一校兩區六圈多點”空間布局;牽頭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廣泛開展成渝地區校地、校企合作。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4

學校依托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瞄準世界學科前沿,凝練出20個科學問題,組建了“先進電能源化學”“量子材料與器件”“跨尺度多孔材料”“超瞬态科學”等5個前沿科學中心。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梳理出20個“卡脖子”關鍵技術,成立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碳中和”“智能腫瘤學”“鄉村振興”“綠色智慧供應鍊”等7個交叉學科研究院;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為契機,緊扣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先進制造”“智慧能源”“低碳技術”“先進材料”“電子器件”“人工智能”科學領域打造重慶大學科學中心。搭建“未來芯片”“量子材料”“合成生物學”綜合性實驗平台,實現創新主體聚合,創新資源彙聚。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5

此外,針對行業、領域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重慶大學正着手打造極端環境高端裝備研發與試驗平台等行業服務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帶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服務社會、引領行業發展。

發揮高校服務國家和地方的重要作用

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所高校的重要使命和擔當。多年來,重慶大學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始終以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為國家和區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團隊牽頭“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相關成果被10餘部标準采用,為高層混合結構工程應用提供了解決方案。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這項技術可節省約40%—50%的混凝土,可節省約30%—40%的用鋼量,綜合成本也降低約30%。目前,其成果應用于30多個國家的300餘項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6

潘複生院士是中國千億鎂産業的開拓者之一。在20多年來,潘複生和他的團隊重點緻力于解決鎂合金材料塑性差、加工成形難、純淨度低等關鍵難題,承擔并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國家項目和多個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在高塑性鎂合金、先進成形加工技術和深度純淨化等領域取得重要創新成果,在他的帶領下,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經成長為全球較大的鎂合金研究中心,在推動我國鎂合金産業的發展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五月,在輕合金研究不斷創新突破的基礎上,學校與兩江新區共同建立重慶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不僅對實現“雙碳”戰略目标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國家和重慶市能源轉型和節能減排,對推動重慶大學儲能學科的發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重慶大學儲能學科布局較早,在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将持續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全面深化與兩江新區的合作,為重慶市乃至國家儲能材料與裝備産業發展,能源産業轉型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7

被譽為“科研之眼”的電子顯微技術及設備,是衆多基礎科學新發現及革命性技術突破的關鍵,對工程學發展至關重要。多年前,劉慶、黃曉旭、唐文新、吳桂林等一批相關領域專家集聚重慶大學,開始了電子顯微技術及設備的基礎前沿研究工作。2015年,重慶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成立。在追求科技創新同時,該中心還積極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建立了自主研發超瞬态電子顯微鏡團隊,為建設超瞬态實驗裝置打下良好基礎,有效推動高新産業的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8

科技創新成為學校發展的新引擎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重慶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牽頭承擔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中的“嚴寒山地地基處理及大面積高容量臨時設施安全運維關鍵技術”“面向冬奧的京張高鐵配套視覺全方案設計技術示範”“雪上項目場地環境要素影響評估與臨場決策輔助支持系統”等多項課題和任務。

2022智博會上,重慶大學攜40餘項科技創新成果亮相,線上線下同時開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重要科技成果。基于納米發電的空氣自淨系統、面向健康“智”家的集成電子織物新技術、空氣放電自由基果蔬保鮮系統、八足輪腿式特種機器人、新冠肺炎智慧預警與監測系統、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及智能傳感器、能量寶——新型固态金屬空氣電池等一批新産品、新技術紛紛亮相。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9

一些國際國内的高精尖技術難題也逐步攻破。重慶大學首次合成阿波黴素,可對付超級細菌。在腫瘤抑制因子調控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一種轉錄因子的非剪切體對腫瘤抑制因子P53具有重要調控功能,為癌症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年來,重慶大學正是搶抓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機遇,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和國家及區域重大需求,學校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才得以不斷增強,原創性高水平學術成果才得以快速增長。

10年來,學校承擔國家重大項目能力顯著提升,其中2018年國家自然基金申報量突破千項;到校科研經費實現快速增長,并持續創下新高;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各類獎勵,其中榮獲國家科技獎勵22項;發表在SCI一區和二區等期刊上的高水平論文保持快速增長。專利申請數量逐年增加。

重慶大學雙一流總結會專家報告(非凡十年重慶大學)10

“十四五”開局以來,學校原始創新、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成效顯著,今年以來,新增國家級千萬元以上重大重點項目10餘項,其中超億元項目1項;轉化科技成果100項,轉化經費6000萬元,吸引投資超過3億元;首次成功剝離得到約2.3nm厚度的微米級單層2D納米片,研究成果在《Nature》發表。

編者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這十年,重慶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成績突出,辦學實力、影響力進步明顯,學校發展潛能不斷釋放,發展優勢更加凸顯,發展後勁顯著增強,發展态勢向上向好,全面達成了首輪“雙一流”建設預期目标和成效。學校官微推出“非凡十年”系列報道,全面展示學校在黨建、思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來源:重慶大學微信公衆号

編輯:易以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