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04:51:16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相信秦始皇兵馬俑會)1

秦始皇兵馬俑。視覺中國供圖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相信秦始皇兵馬俑會)2

2013年5月24日, 張衛星在百戲俑坑發掘時整理出土陶俑。張衛星供圖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相信秦始皇兵馬俑會)3

2016年,秦始皇帝陵遺址道路發掘現場。張衛星供圖

秦始皇兵馬俑裡有真人(相信秦始皇兵馬俑會)4

2019年3月14日,張衛星在研究新發現的泡釘俑。張衛星供圖

我從1995年參加工作就在秦始皇陵,參與發掘過兵馬俑二号坑。2009年之後的10年,我負責主持秦皇陵園的考古工作。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張國立評價我是“最浪漫的考古人”,因為我說相信這些陶俑會複活,陵園的一切都會複活。盡管在現代人眼裡,這些隻是不能動的明器,但考古需要追求一種代入感。

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來理解這些遺物遺迹,它們一定是會活起來的。秦始皇設置了各種陪葬坑,有軍隊、車馬、百戲、水禽等,想在死後的世界享用。陵墓是秦始皇死後的家,他把兵馬俑設在一個相對較偏的位置,是因為家裡不應該有戰争的紛擾。代入古人的視角,才能發現我們用現代人的眼睛看不到的曆史細節。

和劉邦是“老鄉”,曾想學外語和經貿

1970年,我出生在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漢高祖劉邦就是從這兒發迹,自稱“沛公”。當地人對這個事情津津樂道。

我的曆史啟蒙是從爺爺的故事開始的。他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師,我在他身上看到,讀書是受人尊重的一件事。那個年代一般人家不會主動買書,我到現在還保留着他的一套《古代文選》,很厚的兩本,應該是他當時花了大價錢買的。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傍晚人們就在房前屋後乘涼。小孩愛聽故事,老人就在這時候講給他們聽。那時候我對“祖先”很好奇,就問我爺爺,“我們祖上是幹啥的”“我們張姓的祖先有沒有啥名人”……他就聊到,我們有一個祖先是元朝的大将,身份地位很高,嫉惡如仇。

從小學起,我就很愛學習,到了高年級甚至覺得走讀浪費時間,搬去和學校的一位老師一起住。後來,我母親花了很大力氣把我從村小轉到了城鎮小學。雖然上學路程變遠了,要一路小跑40分鐘,但我也因此有了考上沛縣最好中學的可能。

到了高中,我的曆史成績很好。那時候喜歡曆史,是覺得它有一定的邏輯,甚至還可以把前因後果串聯起來。但高考後填志願,我沒有選曆史專業。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和外語是最熱門的專業,我就想選這兩個,覺得比較風光,同時蘇南、上海一帶的大學是優先選擇。

結果拿到錄取通知書,我傻眼了,被調劑到了西北大學考古專業。這壓根兒不是我想去的學校,也不是我想學的專業,我甚至不知道西北大學在哪兒。後來上大學的表哥告訴我,有一個著名的曆史學家(侯外廬)當過西北大學的校長,我才覺得這學校還是不差的。

1991年,我離開徐州,在綠皮火車上“哐當”了一夜,來到西安上學。我深刻地記得,那一年冬天特别冷,冷到沒辦法了,隻好叫家裡再給我寄一床被子過來,蓋兩床被子才能睡覺。

“稀裡糊塗”學考古,一開始就是挖土

我入學的時候,考古是小衆又冷門的專業。西北大學考古專業那一年共錄取了14人,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是服從調劑來的。大家不知道考古具體是幹啥,第一年稀裡糊塗的,甚至有些抱怨。

我雖然對曆史感興趣,但考古和曆史不一樣。考古專業除了曆史年代、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是和曆史專業一樣學之外,其他就“分道揚镳”了。比如仰韶文化,我們就要學它在哪個地方分布、發現哪些遺址、遺址多大面積、出土了什麼器物……還要學攝影繪圖這些技術。我中學喜歡的曆史是“紙”,而考古學的是“物”。

大學第一學期講舊石器考古,講一百萬年到幾十萬年之前的元謀人、藍田人、石頭、石片之類,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後來幾個學期到了夏商周、戰國秦漢、宋元明清的考古,才開始有些興趣。大三,我們有了第一次實習,去河南三門峽的班村遺址實地發掘。那裡是仰韶文化最早定名的地方,也是在那兒,我才真正了解考古是怎麼回事。

一開始就是挖土,可能所有考古人都有這個經曆。我們一開始也很興奮,自己掄着鏟子一遍遍在那兒挖。

其他同學都在遺址核心區,出土的東西特别多。仰韶時期的陶器是紅陶,同學一天能挖出幾袋子陶片,下工的時候就用架子車裝上,一車一車往回拉。為了解決遺址的邊界問題,我被老師安排到遺址的邊緣。這裡一天隻出十幾片,手提着一小袋就回去了,我也當寶貝似的。後來在我負責的那個區域,果真發現了一個大的壕溝!

我們考古隊的駐地是一所廢棄的小學校,有宿舍和食堂,食堂的夥食還不錯。當時帶隊的中國曆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要在這裡搞一塊新考古學學派的“試驗田”,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理念來解決考古問題。我們就在那個小學的教室裡聽考古大咖們的講座。

野外考古沒有工作日休息日之分,下雨天就是休息天——但也隻是意味着田野工作休息了,整理材料的工作還要做。考慮到遺址和文物的保護,野外考古一般選擇春秋兩季發掘,避開多雨暴曬的夏季和降雪凍土的冬季。于是,人也跟着沾點兒光,到了很熱的時候,我們的考古田野實習就結束了。

初遇兵馬俑,清理出土文物和挖紅薯有什麼相似之處

對考古而言,西安有天然的優勢。大四那年,聽老師說秦始皇兵馬俑那兒在做考古,我們幾個同學就打算過去幫忙。到了才知道,竟然是兵馬俑二号坑的正式發掘!他們從1993年年底就開始,1994年迎來了大規模發掘。

二号坑的面積特别大,有6000多平方米。我們去的時候,坑上方建了一個巨大的展廳,施工還沒有結束,燈光照明也不好,就像一個大建築工地。當時二号坑還在取上層表土的階段,我們就在這個展廳之下跟着老師做清理和發掘,蹲在那兒,拿一個小手鏟,一鏟一鏟慢慢清理,斷斷續續在這兒待了半年。

在休息時間,我才去看了壯觀的一号坑。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見到兵馬俑,跟課本上看到圖片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麼大體量,給人的震撼和沖擊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當時一号坑中間還穿過一道懸空的人行通道,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兵馬俑。

如果說挖土是考古第一個層次的工作,那清理就是第二個層次,也就是精細地挖土。挖到一定程度,快發現遺物遺迹了,土會有一些變化。我們會先用鐵鍬把土鏟平,鏟出一個光滑的面,然後用手鏟把它刮平。在鏟和刮的過程中,就能分辨土的顔色、質地、密度的不同,土中有沒有夾雜物,然後根據這些來判斷哪裡是遺迹、哪裡是自然堆積。

一鏟下去,如果土很實在,那它可能沒有被動過;如果土是虛的,說明有可能被人為翻動過。那就要先把它的範圍找出來,然後用小鏟子和小竹簽把它的形狀清理和剝離出來;器物暴露後,不能動,先畫圖照相;采集完資料,繼續從上往下一層層挖,直到器物完全暴露,再将其全部收集。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有人用考古的方法挖紅薯:先把紅薯秧子弄到一邊,然後慢慢往下挖;紅薯露頭後,判斷這一堆大概有多大,慢慢把周圍的土從上往下一層層挖掉,清理完周圍的土後,這一堆紅薯就全部露出來,一提,這堆紅薯就提走了,不能紅薯剛露個頭,就整個兒從地裡薅起來。考古清理器物,大概就是這個原理。

外行人可能會想,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在考古發掘之前穿透地面去探測遺迹遺物有多深?我們其實一直在發展這種技術,但目前都不理想。技術探測隻能探到大概位置,至于這個文物具體啥樣子,隻能通過發掘得知,就跟現在大家說的開盲盒一樣。

到了大學畢業,我的想法已經轉變,覺得幹考古有意思,比學曆史還有意思。我進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作,當時班上14個同學,留在陝西的外省人就我一個。記得當時老師說,“歡迎你留下來支援陝西”,沒想到我就在陝西待了快一輩子。

博物館的駐地在一個偏遠鄉村,離臨潼縣城還有七八公裡。我1997年結婚,和妻子住在博物館,一直到2010年左右才搬出來。

秦始皇陵有群穿“超短裙”的陶俑

參加工作以來,我印象最深的是百戲俑坑的發掘。在這之前,我們都習慣性地以為秦始皇陵的陶俑就是兵馬俑那個樣子;結果1999年試掘出土的陶俑,多數隻穿了一條短褲、短裙,甚至是超短裙。有的體型特别魁梧,雖然沒有發現頭部,但已高達一米八,肌肉也很發達,一看就是大力士的形象;有的體型瘦小,不加頭部隻有一米五。無論高大的還是瘦小的,都在做各種動作,這就比較奇怪了。

不過,在秦始皇陵做考古,發現再特殊、再精美的東西都不足為奇。

從2010年起,我們對陪葬坑進行整體發掘,又發現了一批陶俑,到現在還沒有修複完。最近幾件修複好的陶俑中,有一個姿态像坐在椅子上,小腿和大腿、大腿和上身都呈90度。這種坐姿在今天很常見,但秦漢時期的坐一般是跪坐、席地而坐,像這樣有坐具的“高坐”非常少見。還有一件陶俑在做鯉魚打挺的動作,仰面跪伏在地上,腰部拱起來。

根據文獻記載,秦朝宮廷有一種叫作“角抵”的遊戲,類似今天的摔跤遊戲,到了東漢發展成為“百戲”,相當于現在的雜技,有倒立、爬竿等。後來我們判斷,這批陶俑很可能是在宮廷裡面從事表演活動的人員,因此定名為“百戲俑”。

百戲俑坑後來的發掘是我全程帶隊參與,雖然很興奮,但也惴惴不安。雖然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沒有挖開,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始終抱着一種謹慎的态度、誠惶誠恐地工作。百戲俑坑有三條坑道,其中兩條坑道出土的文物都沒有想象中多。

考古其實是一個可以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的領域——當然得是合理的想象。我們用遺迹遺物去鍊接古人,這中間有無數個環節,你可以去一一驗證自己的想象。百戲俑出土後,有一些西方學者就猜想,這些接近裸體的陶俑是不是和古希臘的雕塑有關,BBC拍的紀錄片就腦洞大開,設計了一個環節——讓秦始皇看到了古希臘雕塑。

考古不是“挖寶”,終極目的是複原曆史

考古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發掘,把遺物遺迹客觀地呈現出來,這是考古發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考古發現的遺迹遺物比較少,需要在全國各地通過大量的考古發掘來建立研究的譜系和序列,比如,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東北的紅山文化等。當這些空白填補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去研究了。

考古界有一個說法,“考古并不是挖寶”。并不是發現的越多越好,我們工作的目的是怎樣把這些發現串聯起來、解釋清楚。1996年以後,兵馬俑二号坑大規模的發掘就停了,當時的老館長袁仲一先生說,挖掘到現在這個狀态就可以了。

他提出過一個考古的“三三制”原則:整體上發掘三分之一,把它研究透,剩下的三分之二保留下來,留給子孫後代,等到有了更完備的研究和技術,再進一步發掘。因為考古發掘有帶來破壞的風險,層層揭開的物理過程是不可逆的。

秦始皇陵60多年來發現了600多個遺迹,包括建築遺址、陪葬坑、陪葬墓等,這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考古闡釋。考古的終極目的是複原曆史,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物隻是一個表面現象,考古歸根結底,是一個認識人的學科。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對秦始皇陵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也是颠覆性的,不僅彌補了遺存布局等方面的空白,也糾正了一些錯誤的認識,在闡釋的層面上比前人走得更遠了一步。

來西安旅遊過的朋友可能知道,涼皮、肉夾馍和冰峰汽水被稱為“三秦套餐”。我一直想做出一份自己的“三秦套餐”,是對秦始皇陵、秦始皇、秦帝國的深入研究。在這一點上,我不知疲倦。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杜佳冰根據張衛星口述整理)

張衛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館員,曾任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