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不甜是多數消費者選購以水果為主的農産品的重要參考指标,在這個導向下,培育甜度高的品種也就成為很多育種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對生産者來說,通過調整施肥結構,改善光照、溫度、水分等生産條件來提升産品的糖度,也成為主要的栽培目标。
對高糖度農産品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這些年來,不斷有通過施用“甜蜜素”來提高産品甜度的報道,尤其以西瓜、柑橘等居多,其中多數是子虛烏有的謠傳,但是也有些并非空穴來風,比如柑橘類的水果,現在有些種植戶為提高甜度,迎合采購商和消費者的需要就使用了“科技與狠活”。
用得較多的其實不是增甜劑,而是降酸劑。降酸劑以砷酸鉛為主,噴施過後,果實的酸度下降,這也是我們吃到的柑橘,沒有以前那麼酸甚至酸味消失的原因。我們的味蕾特點決定了,在對酸度刺激降低的情況下,對甜度的感覺就自然上升,所以即便是含糖量不變的情況下,吃起來也會更甜。但是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而鉛也是典型的重金屬。
由此可見,砷酸鉛這類“科技與狠活”在滿足味蕾偏好的同時,确實存在食用安全問題。農産品裡面,水果的甜度是偏高的,比如砂糖橘的糖度一般介于14-20、果凍橙的糖度一般介于14-15,蘋果的糖度高的也能達到14左右,而近幾年比較受追捧的高甜葡萄品種晴王,糖度則最高能達到30,在水果裡面堪稱“糖王”,而普通葡萄能達到15已經很難得。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有些紅薯的糖度卻能輕而易舉地超過晴王,甚至能達到50,這超乎很多人的想象,這樣的紅薯裡面是不是用了科技與狠活呢?
紅薯糖度高過葡萄,是科技與狠活加持?
近日,為卿畫眉說三農在河北邯鄲做紅薯經銷的朋友測了幾個紅薯品種的糖度,包括瑪莎莉、紅瑤、哈密和煙薯25等時下較受歡迎的品種,如上一張圖和下一張圖所示,其中糖度最低的也達到25,最高的則高達51,不過,這麼高的糖度确實有“科技與狠活”的加持,隻不過這裡的科技與狠活不是像砷酸鉛那樣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種植技術。具體來說,無怪乎兩點:種苗和栽培技術。
種苗自身的基因,是決定包括産量、抗逆性和最終産品糖度範圍等指标的遺傳密碼,就糖度這一單一指标來說,目前表現較為突出的包括煙薯25、西瓜紅、瑪莎莉、蘇薯8号等,不過在選擇種苗的時候,必須考慮栽培地的積溫等環境狀況。比如煙薯25,生育期不宜低于120天,在黑龍江等一些高緯度的地區就不适合種植,否則産量和甜度等都達不到應有的水平。
在确定品種的基礎上,種苗的質量也很重要。紅薯在生産上基本都是采用營養繁殖(扡插),經連續多代繁殖後的種苗,會出現性狀退化,不僅産量降低,而且糖度等風味指标也都會降低,并且抗病性、抗逆性也将減弱。因此,用于栽培的種苗質量要有保障,最好選用信譽度較高、規模較大并有較長經營年限的專業苗場培育出來的秧苗,如果是規模化商品栽培,在薯苗投入這一塊,不要貪圖便宜。
紅薯收獲的是地下的塊根,這類作物适合沙地種植,這是一個普遍的共識,原因很好理解,沙土地疏松透氣,更有利于塊根伸紮和膨大,産量高、薯型也更規則好看,這些都屬實。但如果單純從提高紅薯甜度和口感的角度來說,黏性土壤卻比沙性土地更有優勢,這一點在河北邯鄲和唐山的紅薯種植戶那裡也得到了證實。
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在黏性土壤中紅薯的根系生長更為困難,紅薯在生長過程中為了适應這種不良環境,會在生理代謝上發生一些變化,比如積累更多糖分從而薯塊膨大提供更多能量支撐,同時,次生代謝物的含量也會因此增加,這就提高了紅薯的風味。不過,黏性的增強,會增大紅薯畸形的幾率,降低薯塊的商品性。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對紅薯來說也是這樣,施肥充足這一點很容易做到,種植戶在這一塊也舍得投入,但真要做到合理施肥卻并不容易做到,生産上,如果施肥不當不但不利于提高糖度和産量,還有可能适得其反。
紅薯科學施肥首先要做好的一點是施肥好基肥,這是紅薯整個生育期能順利生長的養分基礎,基肥需要以農家肥、餅肥為主(盡量不用雞糞),并且要經過充分的發酵,不然裡面的蛴螬、蝼蛄、金針蟲等等,日後都可能啃食薯塊。
磷元素對紅薯根系的發育影響較大,但磷肥容易在土壤中變為無效态而難以被根系吸收,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将磷肥與農家肥混合在一起然後撒施,同時可以按照說明施入巨大芽孢杆菌等具有解磷作用的菌肥,對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有一定幫助。
鉀肥對提高紅薯的甜度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鉀肥有促進養分積累改善品質的作用,鉀肥供給仍以底肥為主,底肥中的鉀肥可采用草木灰,或者硫酸鉀等化肥,但是不要用氯化鉀,因為氯離子對紅薯的根系有傷害作用,不但會降低紅薯的甜度還會降低紅薯的産量。但是要想甜度、産量達到理想狀态,在生長中期還應适當沖施鉀肥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
有些種植過“西瓜紅”這個品種的農戶提到,“西瓜紅”不容易結薯,比較難種。造成不結薯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常見的是秧子旺長。在氮肥施用過量、水分供給過多等情況下,紅薯就容易發生生理失調,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營養物質大部分被供給到莖蔓和葉片,運輸到根部的營養自然就會大幅減少,結果就是産量低品質不好。不僅西瓜紅這個品種,其它紅薯品種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紅薯要想甜度高、産量好,控旺就一定要重視,傳統控旺的方法是翻秧子,這樣也可以避免莖蔓生根造成養分浪費,但是這個過程費工不說,還會對莖蔓和葉片造成一定傷害,會耽誤生長,比較好的做法首先是合理追施氮肥,尤其進入生長中後期,盡量避免施用氮肥,另外還要讓土壤保持适度幹旱;其次是通過噴施多效唑等來化學控旺,一般分兩次,第一次在莖蔓35cm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在莖蔓80cm左右,薯田已經封壟的時候進行。
結語
總結來說,選好品種、選好種苗是種出高甜度、高産量優質紅薯的基礎,在此前提下,加強水肥和植株等田間管理,尤其是科學施肥,是獲得好品質的重要保障。農技科學其實才是好品質農産品的真正“科技與狠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